图书介绍
西南边疆史丛书 中国民族发展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文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6757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78页
- 文件大小:1MB
- 文件页数:15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历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南边疆史丛书 中国民族发展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编 隋唐五代:经济文化的繁荣与中国民族的大发展459
第一章 隋唐五代与融合中快速发展的汉民族461
第一节 隋唐五代概述461
一、隋朝461
二、唐朝462
三、五代十国463
四、隋唐五代时期中国民族发展的特点464
第二节 在民族融合中快速发展的汉民族466
一、北方兄弟民族的汉化467
二、北方汉族南迁与汉民族分布区的进一步扩大478
第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周边民族480
第一节 东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480
一、肃慎系的靺鞨族群480
二、多源合流的渤海人482
三、以东胡后裔为主体的民族483
第二节 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486
一、铁勒族群486
二、回纥人488
三、突厥490
四、黠戛斯491
第三节 西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493
一、羌族493
二、吐谷浑族496
三、西突厥与西域各族498
第四节 西南地区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500
一、氐羌系民族500
(一)氐族500
(二)吐蕃族500
(三)氐羌系的其他民族505
二、百越系各民族509
三、近代孟高棉民族的先民510
第五节 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512
一、百越后裔各族512
二、苗蛮系后裔各族514
三、流求人515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民族关系517
第一节 东北各民族的民族关系517
一、高丽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517
二、渤海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522
三、契丹、奚、室韦与周边各族的关系525
第二节 北方各民族的民族关系531
一、突厥族与周边各族的关系531
(一)隋王朝与突厥的关系531
(二)东突厥与周边各族的关系536
(三)西突厥与周边各族的关系539
二、回纥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542
三、铁勒人与周边各族的关系547
四、黠戛斯人与周边各族的关系550
第三节 吐谷浑与周边民族的民族关系552
一、隋代吐谷浑的民族关系552
二、唐代吐谷浑的民族关系554
第四节 吐蕃与周边民族的民族关系557
一、松赞干布时期的民族关系557
二、噶尔家族专权时期的民族关系559
三、墀德祖赞时期的民族关系562
四、墀松德赞时期的民族关系565
五、唐朝后期的汉藏民族关系567
第五节 南诏的民族关系569
一、南诏与唐的民族关系569
二、南诏与吐蕃的民族关系575
三、南诏与周边其他民族的关系577
第六节 南方的民族关系579
第四章 本时期的民族文化585
第一节 东北各民族的文化585
一、靺鞨文化585
二、东胡系各族的文化588
第二节 北方各民族的文化589
一、铁勒族群文化589
二、突厥族文化591
三、回纥、黠戛斯的文化596
第三节 西北各民族的文化598
一、党项羌的文化598
二、西域各族的文化599
第四节 吐蕃文化601
第五节 南诏境内各民族文化606
一、南诏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生活习俗606
二、南诏统治下的其他各民族文化609
第六节 南方民族的文化613
一、百越后裔的文化613
二、流求人文化615
三、苗蛮后裔的文化617
第五章 隋唐时期中国民族与域外民族的交往620
第一节 与东北部域外民族的交往620
一、对百济的了解与交往620
二、对新罗的了解与交往622
三、对倭人的了解与交往624
第二节 与西域外民族的交往627
一、对天竺国的了解与交往627
二、对泥婆罗的了解与交往628
三、对波斯的了解与交往629
四、对大食的了解与交往631
五、对拂菻的了解与交往631
第三节 与西南部、南部域外民族的交往632
一、对林邑的了解与交往632
二、对真腊的了解与交往635
第五编 辽、宋、夏、金:中国各民族在历史的曲折迂回中继续发展639
第一章 辽、宋、夏、金与汉族641
第一节 本时期中国各民族建立的政权641
一、辽朝641
二、大理国644
三、宋朝648
四、西夏王朝650
五、金朝653
第二节 汉民族的壮大与分布地的扩展655
第二章 辽、宋、夏、金时期的周边民族662
第一节 东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662
一、肃慎系民族662
二、渤海人664
三、东胡系民族667
第二节 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671
一、突厥人671
二、鞑靼、阻卜672
三、乌古、迪烈、乃蛮等部673
第三节 西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675
一、党项羌675
二、回鹘676
三、畏兀儿677
四、吐谷浑679
第四节 吐蕃各部的社会发展情况679
一、吐蕃本部679
二、唃厮啰吐蕃681
第五节 西南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683
一、氐羌系各族683
二、金齿、白衣688
三、蒲蛮689
第六节 南方的民族及其社会发展情况690
一、百越系民族690
二、流求人695
三、与苗蛮有关的各族697
第三章 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699
第一节 东北的民族关系699
一、女真与宋、西夏的关系699
二、女真与宋、西夏以外民族的关系702
第二节 北方的民族关系703
一、契丹与汉族的关系703
二、契丹与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关系705
第三节 西北的民族关系706
一、党项羌与周边民族的关系706
二、西北各族与汉民族的关系708
第四节 西南的民族关系710
一、吐蕃各部的民族关系710
二、大理国的民族关系711
第五节 南方的民族关系713
一、苗蛮系各民族的民族关系713
二、百越后裔的民族关系715
第四章 本时期的民族文化719
第一节 东北、北方各民族文化719
一、女真族的文化719
二、契丹族的文化722
第二节 西北各民族的文化726
一、党项羌的文化726
二、回鹘的文化729
第三节 西南的民族文化732
一、吐蕃的文化732
二、大理国文化734
第四节 南方的民族文化736
一、苗蛮系民族的文化736
二、百越系民族的文化738
第六编 元、明、清:中华各民族的逐渐形成与发展743
第一章 元、明、清概述与汉民族745
第一节 元、明、清概述745
一、元朝745
二、明朝747
三、清朝749
四、元、明、清三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与民族关系751
第二节 汉民族融合速度的加快与分布区的扩大754
一、汉民族的快速融合与壮大754
二、汉民族分布区的扩大758
第二章 东北的各民族761
第一节 近代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形成与发展761
一、满族761
二、赫哲族764
三、鄂温克族766
四、鄂伦春族768
五、锡伯族770
第二节 东北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达斡尔族772
第三节 朝鲜族774
第三章 北方、西北近代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各民族的形成与发展776
第一节 蒙古族776
第二节 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形成与发展780
一、土族780
二、东乡族782
三、保安族784
四、裕固族785
第四章 西北近代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民族及其他民族的形成与发展787
第一节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民族787
一、维吾尔族787
二、撒拉族789
三、哈萨克族791
四、柯尔克孜族792
五、乌孜别克族794
六、塔塔尔族795
第二节 印欧语系民族797
一、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塔吉克族797
二、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族798
第三节 回族800
第五章 西南近代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各民族的形成与发展803
第一节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民族803
一、藏族803
二、门巴族804
三、珞巴族806
四、羌族806
五、彝族808
六、白族809
七、纳西族811
八、哈尼族812
九、傈僳族813
十、独龙族815
十一、怒族816
十二、普米族817
十三、景颇族818
十四、拉祜族819
十五、阿昌族819
十六、基诺族820
第二节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傣族822
第三节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民族824
一、佤族824
二、布朗族825
三、德昂族826
第六章 南方近代汉藏语系各民族829
第一节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族及相关民族829
一、壮族829
二、布依族830
三、侗族831
四、水族832
五、仫佬族833
六、毛南族835
七、黎族837
八、仡佬族838
九、畲族839
十、京族840
第二节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民族841
一、苗族841
二、瑶族843
第三节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土家族845
第七章 台湾省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民族847
第一节 台湾少数民族的识别问题847
一、古今学人对台湾少数民族的识别847
二、台湾少数民族的族属探源849
第二节 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851
一、传说中的台湾岛上最早的居民851
二、邹人的历史与文化854
三、泰雅人的历史与文化856
四、阿美人的历史与文化857
五、排湾人的历史与文化859
六、鲁凯人的历史与文化860
七、卑南人的历史与文化861
八、雅美人的历史与文化862
九、布农人的历史与文化864
十、赛夏人的历史与文化865
参考文献868
热门推荐
- 932023.html
- 770329.html
- 2185683.html
- 1516958.html
- 2027610.html
- 3552889.html
- 1925560.html
- 3558975.html
- 2221028.html
- 151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3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2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5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1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0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0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