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百年教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友珍,叶冬青,赵宏著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90000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教育史-研究-中国-1840~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百年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1
第一节 清末教育的衰败2
一、官学与科举制度4
二、科举考试的没落5
三、思想控制与教育内容6
第二节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改革呼声7
一、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7
二、林则徐:清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0
三、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16
第三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教育改革20
一、教育概况20
二、教育内容21
三、教育实施21
四、基本特征及历史评价23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来华与教会学校的创办24
一、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和非正规教会学校的创办24
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主要表现26
小结29
第二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31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产生和发展32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32
二、洋务教育的举措之一:创办洋务学堂33
三、洋务教育的举措之二:开展留学教育42
第二节“中体西用”思想的确立及洋务派的教育思想48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确立48
二、曾国藩的教育思想52
三、李鸿章的教育思想55
四、张之洞的教育思想59
第三节 教会教育的扩张65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65
二、教会学校领导组织机构的建立66
三、教会学校的课程67
四、教会学校的性质及影响68
小结69
第三章 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72
第一节 改良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73
一、早期改良主义者及其西学观73
二、早期改良主义者的教育主张75
三、维新派的教育实践活动78
第二节 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80
一、教育改革措施80
二、历史影响82
第三节 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83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83
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88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95
小结99
第四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00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101
一、改革科举的内容102
二、递减科举的名额103
三、完全废除科举制度103
四、废除科举制的意义105
第二节 清末近代学制的建立106
一、壬寅学制106
二、癸卯学制107
第三节 近代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及教育宗旨的颁布112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学部的设立112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113
三、教育宗旨的制定114
第四节 留学教育的再次兴起116
一、留日高潮的兴起116
二、“退款兴学”与留学潮流的转向118
三、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118
第五节 新政时期教育的特点及历史作用119
一、新政时期教育的特点120
二、新政时期教育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122
小结124
第五章 辛亥革命至民国初期的教育125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126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主张126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129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130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期的教育改革131
一、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及教育方针的确立132
二、整顿封建教育,稳定全国教育秩序134
三、壬子癸丑学制的制定135
四、课程及课程标准136
五、民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139
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想140
一、蔡元培及其生平140
二、对教育目标的论述——“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41
三、“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146
四、大学管理思想——对北京大学的改革147
五、教育独立思想155
小结156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教育158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和变革159
一、封建教育的回潮159
二、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传统教育的批判161
三、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传播162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想165
五、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166
第二节1922年的新学制——壬戌学制170
一、新学制产生的过程170
二、新学制的学制系统及课程标准173
三、新学制的特点和意义174
第三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思潮175
一、平民教育思潮175
二、职业教育思潮177
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78
四、工读主义教育思潮179
五、国家主义教育思潮181
六、科学教育思潮184
七、勤工俭学运动185
第四节 收回教育权运动187
一、教会教育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及教会学校网的扩大187
二、教会教育团体的发展189
三、向教会收回教育权的斗争190
小结193
第七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统区的教育195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及方针政策195
一、“党化教育”提法的终止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行195
二、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197
三、“新县制”的实施及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201
第二节 国民政府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及学校教育的发展202
一、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202
二、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204
三、国民政府对学制系统的调整207
四、教学改革实验211
第三节 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的管理控制措施212
一、政治压制与强化传统伦理213
二、建立严密的训育制度213
三、强化对学生的军事训练214
四、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215
五、毕业会考制度216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216
一、杨贤江的教育思想216
二、乡村教育运动及其代表人物的教育活动与思想219
三、幼儿教育的开拓者——陈鹤琴的教育思想232
四、职业教育的首倡者——黄炎培的教育思想240
小结247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教育24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产生250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250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提出254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运动256
四、早期革命干部学校258
五、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260
第二节 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教育261
一、苏维埃教育总方针和苏区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262
二、苏区教育的实施263
第三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266
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267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实施268
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270
四、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273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274
一、紧密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274
二、新型的教育体制275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的紧密结合276
四、多种形式的办学途径——依靠群众办学277
五、教学制度和方式的改革278
第五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279
一、陈独秀的教育思想280
二、李大钊的教育思想288
三、鲁迅的教育思想293
小结299
主要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
- 1748592.html
- 2929331.html
- 969118.html
- 3885228.html
- 3029617.html
- 3343825.html
- 3024065.html
- 461552.html
- 2941559.html
- 407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2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6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8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5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4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8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2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