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耕等著;杨耕丛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1789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于概念史的考察与审视1
一、从“唯物主义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2
二、从“历史科学”到“历史唯物主义”14
三、从“实践人道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3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49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50
二、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54
三、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65
四、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74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82
一、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解释路线83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关系的理解87
三、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恩格斯和列宁的解释路线92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关系的理解97
五、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真实关系102
六、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真实关系108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117
一、反对形而上学与建立“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118
二、从人的存在出发与开辟“从本体论认识现实”的道路122
三、后现代语境中的马克思哲学130
四、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后现代”140
第四章 马克思早期的本体论定向:从“自我意识”到“现实的人”149
一、在费尔巴哈的“总问题”中的思想转变150
二、法哲学批判及其理论成果156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本体论意义162
四、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及其本体论成果166
第五章 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与新唯物主义世界观174
一、马克思的“实践纲领”174
二、以实践纲领为基础的本体论革命182
三、本体论革命与唯物主义辩证法192
四、本体论革命与历史唯物主义197
第六章 实践:现存世界和人的生存的本体209
一、本体论的存在及其意义210
二、本体论的“实践转向”214
三、实践活动的矛盾特征和运行机制219
四、实践的本体论意义226
五、斯大林与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解234
第七章 实践: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241
一、“有生命的个人”与“现实的个人”241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247
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249
四、“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255
五、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本质258
六、社会的整体性及其与实践的关系263
第八章 辩证法的实践基础268
一、概念辩证法: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268
二、辩证法的“实践转向”与“合理形态”辩证法的建构281
三、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288
四、人的存在与实践的内在矛盾295
五、批判的辩证法与本体论的思想内涵301
第九章 本体论批判的辩证法313
一、本体论的内在矛盾与辩证法314
二、本体论批判的辩证法史317
三、本体论批判与“合理形态”的辩证法325
第十章 社会结构:人们之间交往关系的制度化332
一、交往概念的导入与唯物主义的贯彻332
二、交往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层次339
三、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342
四、社会结构是交往关系制度化的产物345
五、交往与异化及其扬弃349
第十一章 客观过程、历史规律与社会发展道路354
一、客观过程的两种形式及其区别355
二、历史规律的形成及其特征358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代特点364
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371
五、历史的规律性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380
第十二章 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389
一、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90
二、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392
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396
四、意识的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401
五、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404
六、意识形态批判413
第十三章 认识的本质、结构和矛盾运动420
一、认识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本质421
二、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425
三、感性直观中的理性和社会性430
四、感性的存在与理性的存在432
五、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440
第十四章 思维的建构、反思与反映446
一、思维的建构性及其实质447
二、思维的反思性及其作用455
三、思维反映存在的形式461
四、实践反思与思维活动467
五、实践反思与历史认识中的“从后思索”法475
第十五章 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483
一、“拒斥形而上学”与可证实性484
二、“悖论”与无矛盾性490
三、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系统和非系统496
四、主体性原则和现代思维运动的三个层次502
第十六章 社会批判与资本批判的统一509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兴起510
二、从外在的价值批判到内在的科学批判513
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520
四、资本批判: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527
第十七章 主体性问题与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534
一、近代形而上学的主体性及其基本建制535
二、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原则与主体性问题539
三、资本:现代社会的本质根据547
四、资本与形而上学的“共谋”关系550
五、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553
六、从马克思到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557
第十八章 人类解放与人的发展565
一、自由与必然: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本原性和永恒性矛盾566
二、人类解放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573
三、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579
四、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历程587
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592
索引599
主要参考文献611
后记618
热门推荐
- 351957.html
- 806960.html
- 1634158.html
- 1239203.html
- 660584.html
- 3019241.html
- 3569942.html
- 2733744.html
- 2742170.html
- 3051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9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7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3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4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6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0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