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跃进运动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跃进运动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
  • 姚桂荣著 著
  • 出版社: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8520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大跃进运动-社会心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跃进运动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此课题的研究动态和研究价值1

(一)以往学术界对此课题的研究动态1

(二)研究此课题的学术价值8

(三)研究此课题的现实意义17

二 与研究相关的概念和范畴释义18

(一)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8

(二)个体心理和群体社会心理21

(三)政治心理和民族心理24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25

(一)研究的主要思路25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25

第一章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心理动因29

一 把社会主义建设好——自我实现的成就动机30

(一)自我实现是毛泽东的人生理想31

(二)毛泽东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2

(三)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好社会主义是毛泽东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33

(四)“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自我实现的一次尝试36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反映了毛泽东的新村主义情结41

(一)早年毛泽东的新村主义信仰和实验41

(二)毛泽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心理动因:把早年的新村梦想变成现实44

(三)新村主义与人民公社理想的契合之处45

三 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使毛泽东试图通过“大跃进”运动让中国快速富强52

(一)旧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使毛泽东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悲情意识52

(二)毛泽东希望中国迅速强大起来,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54

四 国际环境导致的紧迫感——“大跃进”运动的外部激励因素57

(一)中国的落后和西方国家及苏联的强大使毛泽东产生了只争朝夕的紧迫感58

(二)实施赶超战略以冲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和包围63

(三)在社会主义阵营内赶超热潮驱动下产生的与其他国家竞争的心理68

五 毛泽东超越资本主义的精神使他决心发动“大跃进”运动战胜资本主义73

(一)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否定态度73

(二)国内国际资本主义的表现使毛泽东试图通过“大跃进”运动超越资本主义83

六 独立个性和创新意识使毛泽东决心走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84

(一)毛泽东独立的个性与独立自主地搞革命的经验和思路85

(二)毛泽东对苏联轻视和干涉中国心存不满88

(三)毛泽东对照抄苏联模式不满意,决定走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89

(四)中国“自己的方法”所包含的内容92

七 藐视一切困难的个性、成功的经验导致的乐观和自信103

第二章 毛泽东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及其对“大跃进”运动的影响106

一 急于求成的心理106

(一)在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方面一度追求高速度106

(二)在生产关系上一度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和提前过渡到共产主义110

(三)在经济发展的具体进程上一度追求高指标111

二“人定胜天”的心理114

(一)毛泽东具有向困难挑战的意志品质114

(二)“人定胜天”的心理变成“大跃进”的精神力量117

三 怀旧情结和思维定势,使毛泽东习惯用战争年代的“运动”方式搞经济建设118

(一)用战争年代搞人海战术、大兵团作战方式搞“大跃进”121

(二)迷恋革命战争年代的军事共产主义,肯定人民公社的“三化”124

(三)用抓革命的方法来促进经济建设127

四 毛泽东对社会心理的错误识别128

(一)毛泽东过高估计了干部和民众的积极性与热情128

(二)对干部和民众的动机和意愿有错误识别的成分129

五 毛泽东的自我反省意识和纠“左”行为133

(一)自我意识和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的反省134

(二)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生产力发展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138

(三)纠正生产关系急于过渡的盲目心理和“左”的做法141

(四)纠正“五风”144

六 毛泽东的个体心理对“大跃进”运动的影响152

(一)毛泽东的个体心理对社会心理的影响152

(二)毛泽东的领导心理和行为对“大跃进”运动的影响156

第三章 影响“大跃进”运动期间社会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因素159

一 社会制度的变迁对“大跃进”期间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59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干部和民众对新生活充满期待160

(二)由对新制度的拥护变为对“大跃进”运动的拥护162

二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生活体制的影响165

三 群体规范造成的群体压力的影响167

(一)群体的主要价值标准:热爱党和社会主义168

(二)群体行为规范:是否冒进和搞“五风”171

四 中国传统政治心理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175

(一)好面子、求同、法不治众的传统文化心理对“大跃进”期间的从众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77

(二)“唯上是从”的政治心理对盲从心理的影响178

(三)传统的感恩心理与干部和民众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献身精神180

(四)平均主义的小农心理的影响184

五 大众传播和社会舆论对“大跃进”期间从众心理的影响185

(一)传播者传播了有关“大跃进”运动的失实的信息186

(二)失实的信息暗示和诱导了干部和民众,并导致了他们的从众行为192

第四章 干部和民众在“大跃进”期间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及其影响198

一 干部和民众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和冲天的干劲198

(一)对“大跃进”运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198

(二)积极的劳动态度和感人的劳动场景199

二 群体合作与竞争:“大跃进”运动中的劳动竞赛和共产主义大协作205

(一)群体合作与群体竞争的社会心理学释义205

(二)劳动竞赛和共产主义协作场景206

三 宁“左”勿右的政治心理210

(一)宁“左”勿右的政治心理的历史缘由和思维定势210

(二)宁“左”勿右的政治心理在“大跃进”运动中的表现211

(三)宁“左”勿右的政治心理对“大跃进”运动的影响215

四 模仿、暗示与感染导致的盲目攀比和极度浮夸216

(一)群体压力和群体间的模仿与感染导致高指标216

(二)各行各业极度浮夸的非理性狂热221

(三)“跑步奔向共产主义”的狂热232

(四)对浮夸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233

五“大跃进”运动中的从众心理和行为及其对运动的影响237

(一)从众的社会心理学释义238

(二)导致“大跃进”运动中从众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239

(三)“大跃进”期间的从众行为及其社会心理学分析244

(四)“大跃进”运动中从众心理和行为的特点251

(五)从众行为对“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及其当代启示253

六“大跃进”运动中的盲从行为及其对运动的影响254

(一)服从的社会心理学释义254

(二)“大跃进”期间干部和民众对毛泽东盲目服从的原因255

(三)对毛泽东盲目服从的心理和行为表现257

(四)盲目服从行为对“大跃进”运动的影响261

第五章 历史的结论和启示263

一 历史的结论264

(一)“大跃进”运动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264

(二)从社会心理对“大跃进”运动的反作用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269

二 历史的启示274

(一)民众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欲求、情绪和意愿274

(二)各级领导要准确识别社会心理以制定符合民意的政策275

(三)优化社会心理是人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要求276

参考文献282

一 中文著作282

二 外文著作290

三 报纸、杂志291

后记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