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旭主编;于淑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11816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1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3
一、凯恩斯之前的宏观经济学3
二、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和学说4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8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8
二、主要研究方法9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11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3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13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13
二、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14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指标18
一、国民生产总值18
二、国内生产净值18
三、国民收入19
四、个人收入19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19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其他重要变量19
一、流量与存量20
二、储蓄与财富20
三、投资与资本存量20
四、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20
五、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23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23
一、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24
二、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24
三、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25
第五节 全面认识国内生产总值25
第三章 简单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9
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9
一、总需求不变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9
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1
三、两部门模型36
四、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38
第二节 乘数理论40
一、乘数的含义40
二、推导乘数的计算公式40
三、乘数效应的图形说明41
四、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42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42
一、三部门模型43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44
第四节 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45
一、四部门模型46
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47
第四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IS - LM模型49
第一节IS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49
一、投资函数49
二、IS曲线50
第二节 货币市场及均衡利率的决定56
一、利率取决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56
二、货币需求动机57
三、流动性陷阱58
四、货币需求函数59
五、货币供求均衡和均衡利率的决定60
第三节LM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62
一、LM曲线及其推导62
二、LM曲线的斜率63
三、LM曲线的移动65
四、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失衡66
第四节IS-LM分析67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67
二、均衡的调节过程68
三、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69
第五章 需求管理政策分析:IS - LM模型的运用73
第一节 财政政策分析73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73
二、财政政策效应分析75
三、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因素76
四、两种极端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78
五、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其他因素81
第二节 货币政策分析81
一、货币政策效应分析81
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83
三、两种极端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效应84
四、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其他因素86
第三节 两种政策的配合与选择87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87
二、政策选择88
第六章 消费理论92
第一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92
一、绝对收入假说93
二、对绝对收入假说的评价94
三、消费函数之谜95
第二节 费雪的跨期选择理论95
一、跨期预算约束96
二、消费者的偏好97
三、跨期消费均衡98
四、收入和利率变动对消费的影响99
五、信贷约束100
第三节 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101
一、生命周期假说101
二、生命周期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102
三、对生命周期假说的评价103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104
一、持久收入假说104
二、持久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105
三、对持久收入假说的评价106
四、理性预期与随机行走消费107
第七章 投资理论109
第一节 企业固定投资110
一、意愿资本存量的确定110
二、资本成本112
三、投资的决定113
四、税收和投资115
五、股票市场和托宾的q理论116
六、实际投资决策117
七、融资约束118
第二节 住房投资119
一、住房价格的决定119
二、住房投资的决定121
三、货币政策对住房投资的影响122
四、税收对住房投资的影响122
第三节 存货投资123
一、产生存货的原因123
二、计划和非计划的存货投资123
三、存货的加速模型124
四、存货投资成本与存货管理124
第八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127
第一节 货币的基本知识127
一、货币的含义与货币总量的构成127
二、货币的职能128
三、货币需求与货币幻觉129
第二节 货币需求129
一、新古典货币需求理论130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31
三、鲍谟和托宾的现金管理模型132
四、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134
五、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135
第三节 货币供给137
一、货币供给量的定义137
二、货币乘数模型137
三、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单位139
四、货币供给函数142
第四节 金融创新与准货币143
第九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45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145
一、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145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146
三、总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147
第二节 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149
一、长期与短期有什么不同149
二、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149
第三节 稳定政策153
一、总需求冲击153
二、总供给冲击154
第四节 四种总供给模型155
一、黏性工资模型155
二、黏性价格模型158
三、工人错觉模型160
四、不完全信息模型162
五、总结164
第十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167
第一节 国际收支167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167
二、国际收支平衡与均衡171
第二节 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172
一、汇率与汇率制度172
二、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的推导173
三、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含义175
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调节及政策效应176
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政策效应176
二、运用IS-LM-BP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180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186
第一节 通货膨胀186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186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187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189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191
五、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193
第二节 失业194
一、失业的含义与衡量195
二、失业的类型与原因195
三、自然失业率及其影响因素196
四、失业的损失与奥肯定律198
五、治理失业的对策198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199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199
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200
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201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204
第一节 经济周期及其一般特征204
一、经济周期的概念204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205
三、经济周期的类型206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原因206
一、需求冲击型经济周期207
二、供给冲击型经济周期208
三、政策冲击型经济周期209
第三节 经济周期理论212
一、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212
二、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213
第四节 政府运用政策稳定经济217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219
第一节 经济增长概述219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19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220
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220
四、经济增长概况和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221
五、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222
第二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225
一、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225
二、索洛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226
三、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227
第三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228
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230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230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232
三、稳态分析233
四、储蓄率的增加234
五、人口增长235
六、资本积累的黄金律236
七、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238
第五节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239
一、基本模型239
二、两部门模型240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243
第一节 古典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244
一、古典学派与二分法244
二、凯恩斯学派及其主要论点246
三、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比较247
第二节 货币主义学派249
一、货币主义与货币需求函数249
二、自然失业率250
三、适应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250
第三节 理性预期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252
一、理性预期学说252
二、卢卡斯总供给曲线253
三、政策主张254
第四节 新凯恩斯主义255
一、非均衡理论255
二、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258
参考文献261
热门推荐
- 3719913.html
- 2497457.html
- 1691656.html
- 1734417.html
- 665161.html
- 215151.html
- 3459225.html
- 2841403.html
- 755548.html
- 3784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2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5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7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1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3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2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