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9
  • 中国史学会《中国历史学年鉴》编辑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06113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史学界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

中国史学会章程7

中国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名单7

纪念《年鉴》创办十周年特稿10

鄙弃抱残守缺 勇敢坚持真理 刘大年10

多研究点中国历史的特点,多写点让更多人看的文章 白寿彝12

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 戴逸13

“挑战”与“反应”:历史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林甘泉15

浅议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作用 金冲及17

为世界史学科取向进一说 吴于廑22

十年的回忆 林言椒27

纪念《中国历史学年鉴》创办十周年座谈会纪要31

历史学的理论体系及层次结构35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35

史学理论·35

史学研究35

历史发展规律及与人的关系36

历史认识主体的结构和特点37

历史认识客体的特点37

历史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38

历史认识主观性与客观性38

历史认识的过程和特点39

历史思维模式的结构和特点40

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41

马克思历史观研究41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41

新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42

阶级斗争理论的再认识43

历史发展“合力”问题的争鸣43

社会发展形态的争论44

奴隶制和农奴制的关系45

西方史学研究46

史学危机及出路47

专题史·48

中国封建士地制度问题48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49

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50

历史上的重本抑末思想与政策50

社会经济史的区域性研究51

生殖崇拜文化研究52

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52

社会史研究范畴及与文化史的异同53

土的特质与作用54

中国社会史的若干问题探讨55

中国古代史学研究56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57

东夷的渊源、发展及历史贡献57

藏族族源58

藏族宗教58

西藏封建农奴制度59

满族研究59

锡伯族族源60

回族伊斯兰文化61

先秦史·61

中国的史前农业61

尧舜时代和先夏社会的认识62

龙山文化古城意义探讨62

中国奴隶制特点及有关理论问题63

夏族原居地63

史前和夏代的东方64

夏商都邑研究64

商族起源66

商代赋税制度和贝币制66

商代人牲身份67

商代的战争和兵制68

周原甲骨文族属69

中国古代的人神关系69

古代姓氏制度的源和流70

先秦时代的“里”70

西周征伐的若干史实71

古代中西方文明比较研究71

周代土地制度72

西周春秋政制72

周代官制73

周代法律73

周代宗族制度74

周代婚俗74

周代人名、赐姓与大夫称谓74

周代都城研究75

春秋战国的债务75

晋史研究75

楚史研究76

吴越史研究77

巴蜀史研究77

赵文化研究78

秦史研究78

齐鲁史研究79

《周易》研究79

孔子的思想及形象嬗变80

老子研究81

先秦典籍研究81

秦汉史·82

秦汉官制研究82

秦汉兵制研究82

秦汉赋役制度83

秦汉法律研究83

秦汉地方行政管理84

秦汉婚姻家庭制度84

秦汉时期的民族问题85

秦汉手工业研究85

秦汉时期农民战争问题86

汉代屯田新议86

“罢黜百家”异议87

魏晋南北朝史·87

奉邑制与俸禄制87

考课和监察制度88

曹魏士家制度88

曹魏的屯田与移民88

东晋南朝时期的农业与水利89

魏晋南北朝人口问题89

奴婢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90

三国时期的人才政策9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与官学9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91

魏晋和南朝的社会风尚91

若干史实和事件的再认识92

诸葛亮研究93

苻坚与桓温评价93

随唐五代史·94

隋唐五代政制研究94

隋唐土地赋役制度95

隋唐时期的战争95

隋唐人物事迹考辨及评价96

隋朝的御边方略与民族政策96

唐代的工商业与市场管理97

唐代的漕粮与食钱97

唐代司法制度98

唐代社会各阶层的变化98

唐代的水害与水利考察98

唐代的文化教育与社会风貌99

唐代西北诸族研究100

南诏归唐的原因及后果100

唐代史学研讨101

唐五代的榷盐与盐井数量101

唐五代的权力之争与政治改革102

唐五代的军制及方镇问题考察102

唐五代的宗教问题研究103

宋史·104

宋代社会研究104

宋代官制研究104

宋代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105

宋代经济问题研究106

宋代刑法研究106

宋代屯田与马社106

宋代土地制度107

宋代财政税收108

宋代货币研究108

宋代的文化和教育109

宋学研究109

清明上河图作者和内容的讨论110

宋史史料和史学110

宋代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111

宋代若干重要政治事件再研究112

王安石变法研究112

岳飞研究113

辽朝的政治体制114

辽、金、西夏、元史·114

张泳、宋祁、苏颂、蒲寿庚研究114

辽代官制研究115

辽代知识分子、儒学与礼俗115

辽夏关系115

辽代的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116

辽、金、夏时期的经济状况116

金代“驱”的身分与地位116

金代政治和文化117

金朝的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117

东真(东夏)国研究118

西夏的民族关系118

西夏文物研究118

元化政治史研究119

元代政治制度119

西夏文献研究119

蒙古攻夏战争研究119

元代的军事制度120

元代土地典卖和屯田120

元代灾荒与赈恤120

元代都市研究121

元代站赤交通121

元代流民问题121

元代国史院与知识分子121

元朝对西藏的管理122

元代的西北民族122

元代土司、土官制度122

元代实录与《元史》修撰123

少数民族文字典籍、文献研究123

元代宗教与中外文化交流123

八思巴与布敦124

明史·124

明代官制研究124

明代宗藩问题125

明代财政经济125

明代土地问题126

明代赋役制度126

明代城市经济127

明代的军屯127

明代商业和外贸128

明代的手工业128

明代人口和宗族制129

明代军事129

明代文化教育事129

明代中外关系130

明代民族关系130

明代人物研究131

明末农民战争研究131

郑和研究132

张居正及其改革132

清史·133

清代政治制度133

租佃形态与赋税制度133

清代农业经济134

清代的主佃关系134

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135

清代的商业与商人135

清代的盐政和盐商136

清代的金融财政136

清代手工业经济137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137

清代的中外贸易138

清代人口问题138

清代军事史研究138

八旗制度研究139

清代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139

清代民族贸易与经济140

清代边疆开发研究140

清代台湾研究141

清代社会思想与文化141

清代宫廷史研究141

清代的中外关系142

清代人物评价142

郎世宁研究142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与发展线索143

中国近代史·143

近代区域经济144

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变化144

清末工商思想与政策145

清末垦殖公司145

商会及其活动145

晚清金融业146

近代中外贸易147

晚清文化147

晚清学者及其著作147

晚清社会心理148

近代会党的结构和作用148

近代新式教育问题149

晚清教案149

近代西北边疆150

近代少数民族问题150

晚清驻外使领评价150

租界的发展、作用和规模151

华侨、华工151

近代台湾史、香港史中若干问题的评价和考订152

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政策153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153

太平天国历史作用新议153

太平天国与宗教154

《资政新篇》研究154

太平天国时期的清方将帅155

湘军、淮军和练军155

洋务运动评价156

洋务企业156

清末政制157

维新派和戊戌变法史研究157

康有为思想研究158

清末政团158

立宪派研究159

辛亥时期的人物159

孙中山研究160

清末民初政局161

清末民初的妇女运动161

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161

蔡元培思想研究162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若干人物评价162

第一次国共合作163

北伐战争中的福建战场和浙江战场164

五卅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作用164

中山舰事件再研究164

上海流氓势力165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165

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166

中共“六大”评价166

共产国际与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166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67

20—30年代的中苏关系167

20—40年代列强对中国的争夺16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用169

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170

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170

日伪政权的类型和相互关系171

陈独秀研究172

李大钊的思想和有关史实172

瞿秋白研究173

刘少奇研究173

周恩来研究174

蒋介石有关活动的评述174

世界古代史·175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175

古代东(中)西文明的比较研究176

古代埃及研究176

古代西亚研究176

古代希腊的社会和经济177

古代希腊的思想文化178

古代罗马研究178

西欧中古若干史实的再研究179

中古西欧社会形态179

世界中古史·179

中世纪英国史180

文艺复兴研究180

宗教改革181

中古阿拉伯教育与哲学182

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82

中世纪的东南亚183

西欧近现代史·183

西欧民族主义的形成183

英国史问题184

西欧近现代史若干总体问题研究184

法国历史人物评价185

法国宪法研究186

普鲁士军事改革和普法战争性质186

战后法国政府是否稳定的讨论186

纳粹主义研究187

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分析187

荷兰、葡萄牙、奥地利、端典诸国史研究187

西欧共产党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188

苏联、东欧近现代史·189

俄国公社与农民问题189

俄国革命的有关问题189

十月革命的发生及性质189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190

俄国党内斗争19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191

苏联农业的集体化运动191

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192

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变化192

苏联外交问题192

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194

托洛茨基评价195

斯大林及其思想研究195

赫鲁晓夫评价196

东欧史研究196

美国史·197

美国开发西部研究197

美国近代工业的发展198

美国垄断财团198

美国政治研究198

美国阶级结构的变化199

美国新右派和新左派200

美国外交政策及体制200

美国对华政策分析201

二十世纪美国史202

泰国和马来西亚史203

亚洲近现代史·203

阿拉伯民族主义203

菲律宾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问题203

东南亚的军人政权和政治发展204

英国东印度公司研究205

东盟的建立与发展205

印度民族资本和工人阶级的发展206

印度农村土地关系和合作运动206

甘地研究207

巴基斯坦40年经济建设成就和问题208

日中近代化的比较209

日本近代文化的历史特点209

日本法西斯的形成210

战后日本政治体制及其改革210

非洲近现代史·211

黑奴贸易与东非沿海贸易211

非洲国家经济的“国有化”与“私有化”212

非洲政治研究212

近代非洲种植园经济213

非洲的一党制213

南非黑人反种族主义的斗争与南非黑人工人运动214

拉美近现代史·214

拉美社会性质214

拉美工农业的发展和变化215

拉美战后经济改革评价216

古巴的社会与经济216

拉美的思潮和主义217

墨西哥外交政策评价217

拉美国际关系218

正确认识巴黎公社的经验219

关于哥伦布的讨论219

国际共运史·219

恩格斯晚年的思想220

共产国际的建立220

共产国际的理论和策略220

对考茨基“橡皮性”决议的评价220

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处的时代221

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222

欧美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和实践222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223

东西欧关系及两大社会体系224

国际组织的作用224

国际关系史·224

国际会议研究225

英国对外政策研究226

印度和苏联的关系226

考古与文物·227

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收获227

关于中石器时代的讨论228

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现与研究228

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讨论229

北方地区考古工作的进展229

良渚文化的重要发现230

早商文化研究231

晚商文化研究231

西周考古的新成果232

西北地区考古收获233

东周城市考古进展233

楚墓的发现与研究234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继续探讨235

宁夏同心县匈奴墓的发掘和研究236

秦简《日书》研究236

楼兰新发现的汉代木简和纸文书237

东汉著名艺术品再探索237

四川崖墓和崖穴悬棺葬研究238

墓志的起源及演变238

六朝城市的考古探索238

十二生肖俑的起源和发展239

扶风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物的研究240

四川石窟的调查和研究240

中国古外销陶瓷的交通路线241

明祖陵的勘查和研究241

新书选介243

中国历史研究法243

中国古代史学史243

中国小学史244

中国风俗史245

道家金石略246

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247

中国古代南方印纹陶248

中国儒学辞典248

中国历史大事典249

先秦民族史250

夏商史稿251

商代周祭制度252

郦道元与《水经注》252

突噘史253

西辽史研究254

从闭关到开放255

中国近代史新编(下册)255

赫德与近中西关系256

盛宣怀传257

康有为大传258

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259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稿26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261

郭玉堂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洛阳举行262

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262

3月·262

2月·262

史学界活动简讯262

史学界动态262

商品经济史学术讨论会在昆明举行264

4月·265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在武汉召开265

桂陵之战故址论证会在山东菏泽召开265

5月·266

布哈林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天津举行266

《史记》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267

中美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268

青年学者“孔子·儒学·传统文化”讨论会在曲阜召开268

史学理论学术讨论会在西安举行269

华岗学术讨论会在济南举行270

周秦汉唐土地问题学术讨论会在烟台举行271

柳诒徵等六位历史学家纪念会在南京举行271

6月·271

纪念陈寅恪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广州举行271

青年日本史工作者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272

东固革命根据地史学术讨论会在吉安举行273

7月·274

租界与近代中国讨论会在上海举行274

抗日战争史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74

马可·波罗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275

第五届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在烟台举行276

资本主义现代化问题研讨会在长春举行277

8月·278

大化改新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278

台湾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厦门举行279

清入关前史学术讨论会在长春召开280

中国世界史学科各研究会负责人第四次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282

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中南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在郑州召开283

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284

全国第二届契丹族史学术讨论会在阜新召开286

国际袁崇焕学术讨论会在兴城召开286

朝鲜学第二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287

中国现代史学术讨论会在呼和浩特举行288

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召开290

《蒙古秘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呼和浩特召开290

9月·291

杨锐、刘光第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绵竹——自贡举行291

全国第二届北朝史学术讨论会在邯郸召开292

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在兰州举行年会293

扬州学派学术讨论会在扬州举行293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在徐州举行294

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呼和浩特召开294

10月·295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济南召295

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在合肥举行297

共产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苏州举行297

第二届中国近代军事史讨论会在上海召开298

徐中舒学术思想讨论会在成都召开299

岳飞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河南汤阴召开299

中国先秦军事史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300

第二届会党史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301

第二次孟子学术讨论会在山东邹县举行302

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302

中国中日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303

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江西鹰潭召开304

纪念殷墟发掘6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304

11月·305

山东省历史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济南举行305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暨中国抗日战争史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306

戊戌变法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广东南海——新会举行307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厦门同安召开309

中国元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在四川举行309

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3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广东曲江举行310

刘少奇研究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310

国共两党关系史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311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和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在衡阳举行年会312

纪念侯外庐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312

12月·313

朱子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厦门举行313

黄兴研究讨论会在长沙举行314

徐润150周年诞辰纪念一研讨会在上海举行314

魏建猷逝世315

谢天佑逝世315

傅家麟逝世315

戴裔煊逝世315

李宗一逝世315

江应梁逝世315

陈旭麓逝世316

黎澍逝世316

中外学术交流简讯317

1月317

2月317

3月317

6月318

5月318

4月318

7月319

8月319

9月320

10月321

11月323

12月323

考古文物新发现325

北京市·325

北京市地下首次发现大型古船325

天津市·325

蓟县发现西周贵族墓地325

河北省·325

迁安县发现南北两处旧石器地点325

任丘市发现3艘唐代独木舟326

磁县“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326

遵化县发现一方宋代军印326

迁安县发现西周青铜器326

崇礼县出土战国铜马饰326

遵化县出土一对龙凤玉佩326

张家口市发现战国时期陶人形壶326

乐亭县发现一座辽代塔基327

卢龙县发现古兵器绊马陶筒327

山西省·327

平陆县出土一批西周车马器327

太原市郊发现春秋大墓327

长子县出土战国文物328

榆社县发现北魏石龛造像328

大同市发现北魏时期古墓群328

临猗县发现大批东周车马坑328

太原市出土春秋时代战马兵车328

左权县发现两方晋代铜印329

壶关县发现一批唐代石刻造像329

五台山发现宋代金佛像货币329

长治市发现两座北宋壁画墓329

永济县普救寺发现《莺莺故居》诗碣329

吉县发现明代地震记事碑329

内蒙古自治区·330

凉城县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330

翁牛特旗又发现一件新石器时代玉龙330

敖汉旗发现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330

敖汉旗出土新石器时代冶铜模具陶范330

凤城满族自治县发现一座西汉古城址331

本溪发现多处洞穴墓地及遗址331

岫岩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新文化类型331

辽宁省·331

阜薪县发掘一座早期辽墓332

法库县发现辽代早期墓葬332

吉林省·332

镇赉县发掘一处青铜时代古墓群332

梨树县发现战国时期古城堡332

榆树县发掘汉代少数民族基葬百余座332

柳河县罗通山城发现两柄汉代铁剑333

永吉县发现渤海国古墓葬数百座333

怀德县出土金代“放风筝”纹铜镜333

黑龙江省·333

阿城市首次出土金代服饰333

新沂县花厅古文化遗址新发现334

新沂县发现一块新石器时代玉璧334

连云港市又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34

上海市·334

江苏省·334

金山县发现4千年前墓葬334

青浦县福泉山发现3座“良渚”古墓334

常州发现新岗古文化遗址335

常熟市地下发现古代水井群遗址335

赣榆县出土两件汉代黛板盒335

仪征县发现三国早期的东吴古墓335

南京发掘一座六朝古墓335

苏州市白洋湾发现一处明代墓葬336

高邮县发现“天佑通宝”钱336

江阴市发现清代版本的苏东坡家谱336

扬州出土一件唐代青花瓷碗336

吴江县发现两座宋代石桥336

浙江省·337

宁波慈湖遗址出土新器物337

象山县发现两处古文化遗址337

海宁市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337

仙居县发现窑藏青铜器337

象山县出土一批东汉青瓷337

温州市出土唐鎏金铜带337

定海县出土唐代刻花青瓷粉盒338

温州市发现宋代摩崖石刻群338

江山县发现一方北宋官印338

杭州发现南宋皇城建筑遗迹338

杭州市发现一条南宋临安城御街338

杭州出土元代大型铜权和鬲式炉339

杭州市发现元代窖藏瓷器339

淳安县发现南宋学者钱融堂墓记339

泰顺县新发现两处文物339

三门湾海底打捞出宋元青瓷339

象山县查明明代海防遗址多处340

浙南首现明代古尸340

淳安县发现明宪宗赐给商辂的诰命340

江山市发掘一座明代父子合葬墓340

杭州市首次发现明代冷兵器341

洞头县倪屿岛发现西班牙银币341

绍兴发现太平天国铁炮341

安徽省·341

广德县发掘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341

蚌埠市发现新石器时代蚕形刻划341

铜陵市发现西汉古铜矿坑采遗址342

南陵、铜陵炳县发掘一批东周至宋代的铜矿遗址和冶炼遗址342

淮南市发掘一座西汉墓342

舒城县发现春秋时期青铜器342

枞阳县出土铜方彝342

郎溪县出土春秋青铜剑342

怀宁县出土汉代古钱币343

泾县发现少府卿之章343

怀宁县发现唐代置鸡碗343

东至县发现宋代“关子”钞版和“关子”库印343

合肥市出土宋代剪纸贴花黑釉盏343

宿松县出土一对宋代影青刻花瓷罂343

庐江县发现一方北宋时期的古墨锭343

肥东县发现李鸿章祖父基忠铭344

巢湖市发现清代正堂陈示碑344

蚌埠市发现“江南长江水师提督之印”344

肥西县发现火炮弹丸344

砀山县发现明代民房建筑344

福建省·345

云霄县仙人峰发现古岩画群345

武夷山发现古“仙”字石刻345

霞浦县发现一座三国天纪元年墓345

浦城县发现唐代窑址345

三明地区发现古代石窟345

马祖澳海底打捞出大批宋元明清文物345

长乐县发现宋代摩崖题刻346

南靖县发现元明清客家古生土楼79座346

华安县发现最古老的圆土楼346

浦城县发现明代采矿摩崖石刻346

泰宁县发现明代封山护标“县禁”碑刻346

漳浦县发现明代火炮346

宜春市发掘多处历代古墓葬347

新余市出土一批新石器时代玉石器347

瑞昌县发现战国采矿遗址347

南靖县发现两张清代房契347

江西省·347

新余市境内发掘拾年山遗址347

高安县郭家山发掘战国时期木椁墓348

赣县出土一批南朝文物348

莘县出土唐三彩炉348

泰和县发现宋明清水利碑刻348

乐平县发现宋代壁画墓348

吉安市出土一方佛家古印349

德安县发现一具南宋女尸349

瑞昌县出土八思巴文铜镜349

景德镇发现大量明正统官窑瓷器349

万安县明、清古墓群出土一批珍贵文物349

山东省·350

邹平县出土岳石文化占卜用的甲骨和水乍头盖骨350

长岛县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350

九江市发现明代城门350

乐安县发现清代左宗棠馈品与墨迹350

南城县发现明代两盒汉白玉墓志350

沂南发现秦铜诏版351

沂水县发现两座东周古墓351

梁山发现汉代建筑基址351

广饶县出土700多公斤窖藏古铜钱351

蓬莱县出土汉代石磨351

诸城市发现一批北朝石刻造像351

河南省·352

兖州山上清代巨型镇水宝剑352

内乡县发掘商代村落遗址352

枣庄市发掘中陈郝占瓷窑遗址352

蓬莱水城出土一批灰弹352

东阿县发现元代赵孟頫撰书的石碑352

蓬莱县发现一对明代大铜炮352

信阳县发现一批两周青铜器353

三门峡市发现春秋车马坑353

光山县出土春秋时期金属弹簧353

禹县发掘一处古代墓地353

新郑县发现战国青铜剑353

永城县芒砀山又发现一座西汉梁王墓354

新乡市发掘一处汉代墓群354

镇平县出土西汉古酒354

新野县发现东周青铜器354

固始县发掘大型战国木椁墓354

泌阳县发现一座秦墓354

淮阳县发现一座东汉大型王侯墓355

洛阳市发掘一座东汉砖室墓355

南阳市发现罕见汉画像石墓355

新安县出土汉代铭文铁范355

濮阳市西水坡发现唐代墓葬356

鹤壁市发现我国最早青花瓷器356

孟津县发现一处有纪年的北魏石窟356

龙门石窟新发现东王公西王母乘龙飞翔石刻图356

林县出土唐代石刻造像357

洛阳市发现唐代山鸟纹铜镜357

邓县福胜寺塔地宫出土金棺银椁357

登封县嵩阳书院发现宋黄庭坚诗碑357

伊川县发现宋代文彦博家族墓地357

淮阳县发现两件小喇嘛塔358

新野县出土根雕笔筒358

新野县发现《百柳诗》碑358

博爱县发现一座元代木构建筑358

嵩山少林寺出土元明大石碑358

沁阳县发现明末五彩瓷罐358

湖北省·359

枝江县关庙山发现大溪文化村落遗址359

天门市出土新石器时代铜块和孔雀石359

天门市出土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陶塑动物359

枣阳市首次发现商代铜尊359

沙市出土商代大型铜尊359

当阳县发掘一座春秋楚墓360

荆门市出土越王州勾剑360

钟祥县发现两处春秋炼铜遣址360

潜江县发现春秋楚灵王行宫宫殿遗址360

宜城县出土春秋早期青铜器360

江陵郢都又出土越王鹿郢剑361

宜昌市长江西陵峡发现古代军垒遗址361

郧阳发现西汉“任去疾”铜印361

石首市发现葬式奇特的古墓群361

武当山发现唐代龙纹铜镜361

武当山发现一件青釉陶寿龛361

江陵县发现明代辽简王家谱361

武当山发现明代摩崖题记361

平江县出土春秋早期甬钟362

澧县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群362

澧县彭头山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362

津市市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物362

远安县发现虎形紫砂凉枕362

湖南省·362

汨罗县出土春秋青铜礼器363

临澧县发掘一座战国大型楚墓363

攸县发现战国透光镜363

沅陵县发现秦始皇黔中都城遗址363

衡山发现摩岩石刻《还丹赋》363

宁远县九疑山紫霞岩发现大型诗壁363

华容县发掘一座宋代贵妇墓葬363

广深高速公路沿线发现重要古文化遗址364

高要县发现新石器时代屈肢葬墓群364

澄海县发现大型汉代建筑遗址364

琼山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364

广东省·364

广州出土大型汉代建筑遗址365

海康县发现南宋纪年墓3座365

海康县出土雕花陶棺和彩绘瓷棺365

始兴县发现宋代象牙朝笏365

德庆县出土明末银元宝365

始兴县发现古代崖棺葬366

汕头市发现明代海防设施碑刻366

乐昌县发掘一处大型古墓群366

南澳岛发现《港规碑记》366

南澳县发现清代佛门金漆屏风画366

广西壮族自治区·366

横县发现特大铜鼓366

西沙群岛发现古铜锭古石雕367

海南省·367

三亚市发现古代伊斯兰教徒墓群367

防城发现隋唐时期石棺墓367

兴安县发现两处古代窑址367

容县发现一处唐代瓷窑址367

靖西县新发现一处古代岩画367

四川省·368

什邡县发现最古老的“船棺葬”群368

什邡县发现战国船棺葬墓群368

青川县发现秦王政时期的铜兵器368

綦江县发现数百座汉代岩墓368

夹江县发现唐代大型石窟寺造像群369

西昌市发现大理国时期火葬墓群369

璧山县发现13具东汉画像石棺369

大足尖山子发现初唐摩崖造像369

南充市发现汉墓群369

合川县发现宋代石拱桥370

石柱县发现一处宋代摩崖碑记370

丹棱县发现宋代桃形青铜镜370

北川县发现明代古城堡遗址370

合川县发现明代石桥370

石柱县发现秦良玉墓碑371

石柱县发现一方金音石砚371

綦江、巴县发现摩崖图刻371

金堂县发现曾子族谱371

雅安市发现清代婚姻制度碑371

永胜县发现两面铜鼓372

云南省·372

元谋县小河地区发现人猿超科头骨化石372

云县又发现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372

长顺县发现多处崔葬372

贵州省·372

册亨县发现清代土地执照372

东川市发现古青铜剑373

禄丰县又出土元代青花瓶373

保山市发现蜀汉纪年砖室墓373

西藏自治区·373

贡觉县发掘5座石棺葬墓373

察雅县发现藏族工艺百科全书374

陕西省·374

南郑县发掘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公共墓地374

紫阳县发现新石器遗址和4座石棺墓374

眉县出土仰韶时代的酒具374

榆林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374

延长县出土一批晚商鬼方文化青铜器375

临潼县出土先秦砖室墓和陶印文375

延安市发现一罕见的“导流壶”375

延川县出土商代青铜器375

西安市附近发现不同寻常的商代墓葬375

延安地区发现战国时期秦长城376

陕北发现秦军事“直道”遗迹376

乾县发现两座大型秦宫殿遗址376

陕西新发现6处秦汉滨渭宫殿建筑遗址区377

旬邑县发现西汉宫殿遗址377

蓝田县发现西汉上林苑内鼎湖延寿宫遗址377

韩城市发现司马迁生葬地夏阳古城遗址377

旬阳县发现两件汉代量器377

清涧县发现大批汉代钱币377

礼泉县发掘唐代程咬金墓378

乾县新发现隋恭帝杨侑陵墓378

长安县发现唐皇室家族墓群378

延川县出土双虎铜构件378

眉县发现北周造像碑378

西安市发现一枚玉质五铢钱币378

洛川县发现唐代游骑将军杨敏基379

盛唐皇宫内道观老君殿遗址被确认379

咸阳市出土唐代陶俑艺术品2千多件379

洛川县出土唐三彩脉枕379

洛川县发现北宋时期壁画墓380

宝鸡市发现北宋画像砖墓380

安塞县发现一完整宋代石窟380

延安地区新发现60余处石窟380

城固县发现3通明代水利石碑381

志丹县发现6条古代水文题记381

吴旗县发现金与西夏划界碑381

洛川出土金代官印381

陈仓古道发现宋代铁铠甲381

城固县发现宋至清代石窟381

富县发现明代地震记事碑382

旬邑县寺沟石窟綮画中发现灾异题记382

淳化县发现清代吴大澂手迹石刻382

甘肃省·382

敦煌发现丝绸之路上一批古迹382

甘肃省图书馆清理出明代木刻本《永乐南藏》佛典383

武威市发现清代书院考生答卷383

宁夏回族自治区·383

海原县菜园村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窑洞式房屋383

西吉县发现一枚“永昌通宝”铜币384

贺兰山东麓发现游牧民族古代岩画群384

西夏陵园发掘有新发现384

银川市郊发现西夏高台寺遗址384

固原县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群3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85

于田县克里雅河上游发现细石器遗址385

呼图壁县发现罕见的“生殖崇拜”大型岩画385

呼图壁县又新发现八处岩画385

奇台县发现古代岩画长廊385

罗布泊荒漠考古新成果386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出土一枚突骑施钱386

台湾省·386

台东县发现海蚀洞人蹲踞葬遗骨386

台湾卑南遗址考古新发现386

香港出土一尊巨大古炮387

香港发掘大屿山东湾沙丘遗址387

香港·387

现代已故史学家388

柳诒徵 张文建388

曾昭燏 梁白泉390

侯外庐 黄宣民393

梁钊韬 陈梓权397

傅衣凌 杨国桢 陈支平399

黎澍 陈文桂402

书目、论文索引406

历史新书书目 中国版本图书馆 孙淑华406

一、总论、专题史406

二、考古与文物408

三、中国古代史411

四、中国近代史415

五、中国现代史419

六、世界史425

中国史论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427

一、历史学427

(一) 总论427

(二) 史学理论与方法433

(三) 专题讨论435

(四) 史学史437

二、专史442

(一) 哲学史442

(二) 经济史446

(三) 技术史450

(四) 文化史451

(五) 民族史454

(六) 历史地理、地方史462

(七) 中外关系467

(八) 考古与文物468

三、断代史471

(一)古代史471

(二) 近代史552

(三) 现代史575

世界史论文索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裴慧敏607

一、总论607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613

三、国际关系史614

四、亚洲史615

五、非洲史619

六、苏联、东欧史619

七、西欧史623

八、美国、拉丁美洲史6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