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发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904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及其作用1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1
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3
第四节 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4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5
第一节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5
一、系统误差及其产生原因5
二、偶然误差及其产生原因6
第二节 误差的表示方法6
一、准确度和误差6
二、精密度与偏差7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9
四、误差的传递10
五、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11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13
一、有效数字的概念13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14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14
第四节 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15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15
二、有限次测量值的偶然误差和t分布17
三、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18
四、显著性检验20
五、异常值的取舍23
第五节 相关和回归简介24
一、相关分析24
二、回归分析26
思考题和习题27
第三章 重量分析法29
第一节 沉淀重量法29
一、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29
二、沉淀形态与沉淀的形成30
三、沉淀完全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32
四、沉淀的纯净及其影响因素36
五、沉淀的条件38
六、沉淀的滤过与干燥38
七、沉淀重量法的结果计算39
第二节 挥发重量法40
一、直接法40
二、间接法40
思考题和习题41
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43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43
一、滴定分析法及其有关术语43
二、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及主要方法43
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44
第二节 标准溶液45
一、标准溶液的浓度45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46
第三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47
一、滴定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关系47
二、滴定分析计算实例48
思考题和习题51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53
第一节 酸碱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53
一、酸碱的质子理论53
二、水溶液中酸碱的强度54
三、酸碱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计算55
第二节 酸碱指示剂59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59
二、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61
三、混合指示剂62
第三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63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63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66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69
四、滴定终点误差71
五、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3
第四节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法74
一、溶剂的分类和性质74
二、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79
第五节 应用与示例81
一、水溶液中酸碱滴定应用实例81
二、非水酸碱滴定应用实例83
思考题和习题84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88
第一节 银量法88
一、滴定曲线88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90
第二节 应用与示例94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94
二、应用实例94
思考题和习题95
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97
第一节 配位平衡97
一、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配合物97
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99
三、配位反应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101
四、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104
第二节 配位滴定105
一、配位滴定曲线105
二、滴定条件的选择107
三、金属指示剂109
第三节 应用与示例112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12
二、配位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113
三、应用实例114
思考题和习题115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17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117
一、电极电位117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119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20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121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122
一、滴定曲线122
二、指示剂125
第三节 碘量法126
一、碘量法基本原理126
二、指示剂和标准溶液128
三、应用实例129
第四节 高锰酸钾法131
一、高锰酸钾法基本原理131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31
三、应用实例132
第五节 亚硝酸钠法132
一、亚硝酸钠法的基本原理132
二、指示剂133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4
四、应用实例134
第六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135
一、硫酸铈法135
二、重铬酸钾法135
三、溴酸钾法和溴量法136
思考题和习题136
第九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138
第一节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138
一、化学电池138
二、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139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141
一、溶液pH的测定141
二、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146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148
一、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方法148
二、应用与示例150
第四节 永停滴定法151
一、基本原理151
二、应用与示例152
思考题和习题153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54
第一节 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154
一、电磁辐射154
二、光谱分析法154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56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概念156
二、朗伯-比尔定律160
三、影响比尔定律的因素162
四、吸光系数和吸光度的测量165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66
一、主要部件166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68
三、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及校正170
第四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171
一、定性鉴别171
二、纯度检测172
三、比色法173
四、单组分定量方法175
五、多组分定量方法178
六、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80
思考题和习题181
第十一章 分子荧光分析法183
第一节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83
一、荧光的发生过程183
二、荧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185
三、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87
第二节 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析方法191
一、荧光分光光度计191
二、荧光定量分析方法192
三、其他荧光分析技术简介194
思考题和习题194
第十二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6
第一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96
一、原子吸收线196
二、原子吸收线的轮廓和变宽197
三、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199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00
一、主要部件200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类型203
第三节 实验分析方法204
一、试样处理和测定条件选择204
二、干扰及其抑制206
三、定量分析方法207
思考题和习题208
第十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210
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210
一、红外光与红外吸收光谱210
二、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频率211
三、振动形式212
四、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213
五、吸收峰的位置216
第二节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220
一、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220
二、仪器性能221
三、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特点221
第三节 几类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222
一、脂肪烃类222
二、芳香烃类223
三、醇、酚和醚类225
四、羰基化合物226
五、含氮有机化合物228
第四节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229
一、样品制备229
二、红外光谱的解析方法230
三、红外谱图解析示例232
思考题和习题234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236
第一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236
一、核磁共振波谱仪及其工作原理236
二、原子核的自旋和自旋能级分裂238
三、原子核的共振吸收239
第二节 核磁共振氢谱与化学结构的关系240
一、化学位移与氢核的化学环境240
二、峰面积积分与氢分布244
三、自旋分裂与核间关系245
第三节 核磁共振氢谱解析示例247
思考题和习题249
第十五章 质谱法252
第一节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252
一、质谱的形成过程和原理252
二、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253
第二节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类型256
一、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256
二、亚稳离子257
三、同位素离子258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分析259
一、分子离子峰与相对分子质量260
二、几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260
思考题和习题265
第十六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266
第一节 色谱法266
一、色谱法的分类266
二、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67
第二节 经典液相柱色谱法269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269
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272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273
四、分子排阻色谱法274
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275
一、薄层色谱法基本原理276
二、吸附薄层色谱常用固定相276
三、吸附薄层色谱展开剂及其选择276
四、薄层色谱实验方法277
五、定性和定量分析279
六、应用与示例281
第四节 纸色谱法282
一、基本原理282
二、影响纸色谱Rf值的因素282
三、实验方法283
思考题和习题284
第十七章 现代色谱基本理论286
第一节 色谱基本概念286
一、色谱图及其有关概念286
二、分配系数和保留因子288
三、分离度和分离方程289
第二节 色谱的塔板理论290
一、塔板模型的分离过程290
二、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式292
三、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292
第三节 色谱的速率理论293
一、速率理论方程293
二、流动相线速度对柱效的影响293
三、影响柱效的动力学因素294
思考题和习题295
第十八章 气相色谱法298
第一节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一般流程298
一、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分类298
二、气相色谱法的仪器和一般流程298
第二节 气相色谱柱300
一、气液分配色谱填充柱300
二、气固色谱填充柱303
三、毛细管色谱柱303
第三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304
一、常用检测器304
二、检测器的性能指标308
第四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308
一、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308
二、色谱系统适用性311
三、定性分析方法311
四、定量分析方法312
思考题和习题315
第十九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318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318
第二节 固定相和流动相320
一、液固吸附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321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322
三、对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一般要求325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325
一、输液泵326
二、进样器327
三、色谱柱327
四、检测器328
五、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329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条件和应用330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速率理论和实验条件330
二、分离方法的选择331
三、应用与示例331
第六节 毛细管电泳法简介333
一、毛细管电泳的基本装置333
二、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333
思考题和习题335
附录338
附表1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338
附表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05)339
附表3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I=0)341
附表4 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344
附表5-1 常见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48
附表5-2 一些金属离子的lgαM(OH)值350
附表6 标准电极电位(25℃)350
附表7 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V)353
附表8 标准缓冲溶液的pH(0~50℃)354
附表9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354
附表10 常用显色剂及配制方法360
附表11 相对重量校正因子361
热门推荐
- 496864.html
- 1876781.html
- 2951665.html
- 3413959.html
- 2038402.html
- 1169098.html
- 1719448.html
- 717766.html
- 2015367.html
- 402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7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9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8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8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9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7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