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监管理论与政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府监管理论与政策
  • 肖兴志,宋晶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4974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监督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监管理论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政府监管的经济分析1

1.1 政府监管的内涵分析1

1.1.1 政府监管的含义1

1.1.2 政府监管的分类3

1.1.3 政府监管的公共产品属性6

1.2 政府监管职能与组织10

1.2.1 政府监管的职能界定10

1.2.2 监管机构的设置原理12

1.2.3 监管机构的组织设计17

1.3 政府监管的动机分析22

1.3.1 监管公共利益理论22

1.3.2 监管俘虏理论24

1.3.3 监管经济理论25

1.4 政府监管的影响评价29

1.4.1 监管影响评价的理论29

1.4.2 监管影响评价的方法35

1.4.3 监管影响评价的应用36

第2章 政府监管理论与政策体系38

2.1 政府监管的基本理论38

2.1.1 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38

2.1.2 政府监管失灵的分析40

2.1.3 监管改革的重新审视42

2.2 信息约束下的政府监管47

2.2.1 委托代理与信息约束47

2.2.2 隐藏信息监管与隐藏行动监管51

2.2.3 信息不对称监管模型的评价53

2.3 政府监管的激励与承诺54

2.3.1 激励与抽租的基本权衡54

2.3.2 激励性监管方案的强度分析56

2.3.3 激励效能的制约因素58

2.4 政府监管的政策体系59

2.4.1 经济性监管的主要手段59

2.4.2 社会性监管的主要手段62

2.4.3 政府监管的政策体系63

第3章 公用事业监管理论与政策66

3.1 公用事业监管的经济基础66

3.1.1 公用事业的经济属性66

3.1.2 公用事业监管的必要性71

3.2 公用事业监管的理论与模型74

3.2.1 公用事业的价格监管74

3.2.2 公用事业的激励性监管76

3.2.3 公用事业监管博弈模型79

3.3 公用事业监管的政策分析81

3.3.1 公用事业的进入政策81

3.3.2 公用事业的价格政策82

3.4 公用事业的普遍服务政策84

3.4.1 公用事业普遍服务的产生84

3.4.2 公用事业普遍服务的实现机制85

第4章 电力监管理论与政策93

4.1 电力监管的经济基础93

4.1.1 电力产业的特性93

4.1.2 电力监管的必要性95

4.1.3 电力监管的发展过程96

4.2 电力监管的理论与模型98

4.2.1 电力监管理论演进98

4.2.2 电力监管的激励性模型99

4.2.3 电力监管的博弈分析101

4.3 电力监管的政策分析103

4.3.1 电力市场的准入监管103

4.3.2 电力市场的价格监管105

4.3.3 电力产业的社会性监管107

4.4 电力监管的主体构建108

4.4.1 电力监管机构的属性108

4.4.2 电力监管机构的构建109

第5章 电信监管理论与政策113

5.1 电信监管的经济基础113

5.1.1 电信产业的特性113

5.1.2 电信监管的必要性114

5.1.3 电信监管的发展过程115

5.2 电信监管的理论分析118

5.2.1 有效竞争与准入监管118

5.2.2 电信资费监管的理论模型119

5.2.3 电信的激励性监管123

5.3 电信监管的政策分析124

5.3.1 电信市场的准入监管124

5.3.2 电信市场的资费监管126

5.3.3 电信网络的互联互通政策129

5.3.4 电信普遍服务政策分析130

5.4 电信监管政策的改进与创新131

5.4.1 改进电信监管政策131

5.4.2 创新电信监管政策132

5.4.3 产业融合与电信监管134

第6章 银行监管理论与政策136

6.1 商业银行与监管136

6.1.1 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特性136

6.1.2 现代商业银行的监管139

6.2 商业银行监管的理论140

6.2.1 银行内在脆弱说140

6.2.2 监管公共利益说142

6.2.3 银行监管成本分析144

6.3 商业银行监管的基本方法147

6.3.1 市场准入监管147

6.3.2 日常经营监管151

6.3.3 市场退出监管154

6.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银行监管157

6.4.1 巴塞尔协议157

6.4.2 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158

6.4.3 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159

第7章 证券监管理论与政策161

7.1 证券监管的内涵与体系161

7.1.1 证券监管的内涵161

7.1.2 证券监管的体系162

7.2 证券监管理论与模型165

7.2.1 证券监管的基本理论165

7.2.2 证券监管的博弈分析168

7.3 证券监管的基本政策171

7.3.1 证券机构监管171

7.3.2 证券市场行为监管174

7.3.3 上市公司监管176

7.4 信息披露与证券监管178

7.4.1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178

7.4.2 信息披露的标准或要求180

7.4.3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监管180

第8章 保险监管理论与政策183

8.1 保险监管的内涵与动因183

8.1.1 保险监管的内涵183

8.1.2 保险监管的必要性185

8.2 保险监管的理论分析187

8.2.1 公众利益论187

8.2.2 公众选择论188

8.2.3 监管经济理论189

8.2.4 保险监管的博弈模型190

8.3 保险监管的政策分析194

8.3.1 偿付能力监管194

8.3.2 资金运用监管196

8.3.3 保险公司财务监管197

8.3.4 保险机构监管198

8.3.5 保险业务监管200

8.4 保险资金入市与保险监管201

8.4.1 保险投资现状评价201

8.4.2 保险资金入市的风险分析203

8.4.3 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的宏观监管204

第9章 市场监管理论与政策206

9.1 市场监管的内涵与动因206

9.1.1 市场监管的内涵206

9.1.2 市场监管的必要性208

9.1.3 市场监管在政府监管体系中的地位210

9.2 市场主体进入、市场交易与竞争监管211

9.2.1 市场主体进入监管211

9.2.2 市场交易监管215

9.2.3 市场竞争监管219

9.3 垄断监管理论与政策224

9.3.1 垄断的内涵与种类224

9.3.2 垄断监管的理论基础226

9.3.3 经济垄断监管229

9.3.4 行政垄断监管233

9.4 市场监管政策的核心问题236

9.4.1 市场监管理论体系的构建236

9.4.2 市场监管体制与监管方法的创新238

9.4.3 垄断监管的正确指向240

第10章 药品监管理论与政策243

10.1 药品监管对象与监管动因243

10.1.1 药品监管对象分析243

10.1.2 药品监管及其动因分析249

10.2 药品监管的理论分析251

10.2.1 药品监管的基本理论251

10.2.2 信息约束下的药品监管252

10.2.3 药品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253

10.3 药品监管体制演进与评价255

10.3.1 中国药品监管体制演进255

10.3.2 各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257

10.3.3 中国药品监管体制评价259

10.4 药品监管的基本方法265

10.4.1 市场准入监管265

10.4.2 药品价格监管266

10.4.3 药品安全监管267

10.5 药品监管政策的核心问题269

10.5.1 药品价格虚高的监管269

10.5.2 药品试验过程的安全监管271

10.5.3 药品不良反应的安全监管274

第11章 食品监管理论与政策276

11.1 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管276

11.1.1 食品安全失范276

11.1.2 食品监管的必要性279

11.1.3 食品监管成本282

11.2 食品监管的理论综述282

11.2.1 食品安全经济学282

11.2.2 食品供求行为分析284

11.3 发达国家食品监管政策286

11.3.1 食品监管国际标准286

11.3.2 美国的食品监管288

11.3.3 欧盟的食品监管289

11.3.4 日韩的食品监管290

11.4. 中国食品监管政策研究291

11.4.1 中国食品质量与监管评述291

11.4.2 中国食品监管政策完善297

第12章 安全监管理论与政策299

12.1 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299

12.1.1 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299

12.1.2 安全监管的分类与特点301

12.1.3 安全监管的基本方法303

12.2 安全监管的影响因素分析306

12.2.1 安全监管研究综述306

12.2.2 安全监管的决策过程306

12.2.3 安全监管的影响因素306

12.3 安全监管体制的演变313

12.3.1 国外安全监管体制的演变313

12.3.2 国内安全监管体制的演变317

12.4 安全监管政策的核心问题319

12.4.1 安全监管标准的制定319

12.4.2 安全监管标准的执行324

第13章 环境监管理论与政策328

13.1 环境监管及其形成背景328

13.1.1 环境监管的含义328

13.1.2 环境监管的兴起背景328

13.2 环境监管的理论基础330

13.2.1 稀缺性与环境使用的负外部性330

13.2.2 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330

13.2.3 监管失灵与公共选择理论331

13.3 环境监管模式与政策分析332

13.3.1 命令控制型环境监管333

13.3.2 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性环境监管334

13.3.3 自愿性环境管理338

13.3.4 中国环境监管的政策分析342

13.4 环境监管政策的核心问题346

13.4.1 环境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创新347

13.4.2 环境监管的有效实施347

13.4.3 环境监管与经济增长间的权衡349

13.4.4 中国环境监管的政策取向351

参考文献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