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终极关怀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终极关怀论
  • 陶富源著 著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62280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终极关怀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的现世智慧的追求1

一、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理论1

(一)哲学是人类作为存在一般本性的理论2

(二)哲学是以人类现实存在为根据的理论4

(三)哲学是对人类现实性终极关怀的理论7

二、人学是关于人本身一般本性的理论11

(一)哲学不能片面地归结为人学11

(二)人学是关于人本身的哲学理论13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人本身一般本性的科学17

(一)人对自身认识的逻辑行程17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人学21

(三)人学发展全新前景的开创24

第二章 人的存在形态的理解27

一、人类的个体与群体27

(一)人类的个体27

(二)人类的群体33

二、个体群体发展的片面历史模式38

(一)中国传统中的整体主义39

(二)西方近现代的个体主义43

三、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关系49

(一)个人与社会互为前提49

(二)个人与社会相互制约52

(三)个人与社会互促共荣56

第三章 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62

一、人的本质的整体存在63

(一)人的生理本质特性63

(二)人的心理本质特性65

(三)人的社会实践本质特性68

二、人的本质的生成根据72

(一)马克思以前人的本质的生成根据论73

(二)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生成根据论78

三、人的本质的现实内容83

(一)关于人的劳动特性与社会特性割裂理解的局限83

(二)马克思对人的劳动特性与社会特性的统一理解89

(三)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现实规定的重要方法论意义94

四、人性的一般与特殊97

(一)什么是人性97

(二)一般的人性101

(三)特殊的人性107

第四章 人的需要与利益激励111

一、人的需要的层次结构111

(一)人的需要的特点111

(二)人的需要的分类116

(三)人的需要的提升123

二、人的需要与利益追求130

(一)利益是人对需要满足的实现和维护130

(二)利益追求是人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134

(三)不同利益对不同主体激励作用不同138

三、主体活力的利益激励141

(一)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体人的活力141

(二)保障正当利益,激发主体活力144

(三)发挥系统利益原则的综合效应146

(四)坚持效率公平统一原则,激发群众主体活力148

第五章 人的价值及人生选择152

一、人的价值152

(一)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152

(二)人的价值的目的性手段性159

二、人生价值164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164

(二)人生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过程169

(三)劳动是人生一切价值的核心和集中表现171

三、人生价值选择175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176

(二)反对错误的人生价值观181

第六章 人权的社会实现189

一、人权的本质190

(一)人权及“天赋人权论”190

(二)马克思主义人权论193

二、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202

(一)人权主体理论的一次革命202

(二)维护集体人权的首要内容206

(三)人权高于主权的伪善霸道210

三、中国社会主义人权213

(一)社会主义是追求人权全面发展的事业213

(二)中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巨大成就215

(三)为中国人权事业进一步发展而奋斗220

第七章 人的主体性与人格完善223

一、主体及主体性223

(一)主体是人223

(二)人的主体性227

二、人的主体性建设235

(一)加强人的主体性建设的重要性235

(二)人的主体性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240

三、主体的理想人格塑造246

(一)人格的本质内涵246

(二)理想人格的追求249

(三)注重人格的修养254

第八章 人生旅程的大事观照259

一、求学树人259

(一)读书与成人259

(二)读书与成才261

(三)掌握读书艺术264

二、交往友谊266

(一)友谊是朋友真情266

(二)友谊是人生至宝268

(三)友谊的培植巩固269

三、恋爱婚姻271

(一)爱情意味着奉献271

(二)爱情与一夫一妻制婚姻275

四、立业安身279

(一)事业是人生主旋律279

(二)要追求事业的成功281

五、贵生安死284

(一)生死自然284

(二)生死以义286

(三)珍惜人生288

第九章 人才开发与制度创新291

一、关于人才观念291

(一)什么是人才291

(二)人才观念的历史考察295

(三)马克思主义人才观300

二、中国古代及现代各国的人才制度302

(一)中国古代的人才制度302

(二)现代各国的人才制度308

三、我国人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12

(一)我国人才制度改革的方针原则312

(二)我国选人用人方式的创新发展318

第十章 杰出个人的作用与历史人物评价322

一、杰出人物的产生322

(一)用群众史观看待杰出人物的产生322

(二)杰出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325

(三)杰出人物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造就328

(四)杰出人物都是某种进步力量的代表330

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333

(一)杰出人物对群众实践的领导作用334

(二)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340

三、用历史态度评价历史人物344

(一)重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性活动345

(二)对历史人物生平史实持尊重态度347

(三)就历史可能幅度去评价历史人物作用349

(四)就历史人物活动当时和长远影响全面考察351

第十一章 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353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354

(一)马克思主义始终一贯的基本思想354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类和个人统一的全面发展357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360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364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365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68

三、坚持“三个代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74

(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375

(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精神条件378

(三)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人民福祉382

主要参考文献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