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协商民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协商民主
  • 刘彦昌,孙琼欢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6294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民主协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协商民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协商民主的中国文化基因与实践探索1

第一节 中国文化基因中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1

一、“以民为本”的思维方式1

二、“贵和执中”的为政智慧2

三、“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4

四、“和衷共济”的奋斗目标5

五、“实现大同”的最高理想6

第二节 中国文化语境中协商民主的历史实践7

一、民众参与的乡校议政7

二、朝堂之上的朝议制度8

三、监督王权的言官制度9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语境中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9

一、中国近代协商民主思想及制度的萌芽9

二、新中国成立后协商民主制度的建立13

三、新时期协商民主的发展与特点16

第二章 协商民主的理论脉络与中国解读19

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脉络19

一、西方民主的起源及民主形式19

二、西方民主理论范式的协商民主转向21

三、西方协商民主产生的历史逻辑23

第二节 中国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27

一、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响应及研究27

二、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协商政治实践的衔接29

三、协商民主自身面临的困境34

第三节 协商民主是现代民主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36

一、协商民主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完善36

二、协商民主的领域具有广泛性39

第三章 协商民主与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41

第一节 治理现代化引领治理新模式41

一、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新走向41

二、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指标具有多元性44

第二节 协商民主与治理现代化的内在理论逻辑45

一、协商民主是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45

二、协商民主与治理现代化具有共同的价值意蕴47

第三节 协商民主与治理现代化的外在实践逻辑50

一、协商民主推动治理主体的发育50

二、协商民主有助于提升治理的合法性50

三、协商民主有助于提升治理的有效性52

四、协商民主有助于提升治理的协调性53

第四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协商民主的发展领域与政治价值54

一、政党协商与治理现代化54

二、立法协商与治理现代化55

三、政协协商与治理现代化56

四、行政协商与治理现代化57

五、社会协商与治理现代化57

六、党内协商与治理现代化58

第四章 政党协商:从单向走向互动59

第一节 政党协商概述59

一、政党协商的作用与地位59

二、政党协商的基本要素61

三、中西政党协商制度的比较67

四、我国地方政党协商的主要探索69

五、当前地方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72

第二节 宁波市政党协商的主要实践:从单向走向互动76

一、政党协商从单向走向互动的宁波实践76

二、对口联系:增进政党协商互动的重要基础77

三、建言资政:参政党主动参与协商的重要途径79

第三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政党协商的新走向80

一、由党法规定向法律保障发展80

二、探索政党协商的新形式81

三、完善政党协商的工作机制83

四、提升政党协商能力84

第五章 立法协商:从封闭走向开放85

第一节 立法协商概述85

一、立法协商的内涵与形式85

二、立法协商的价值与目标90

三、当前立法协商存在的问题93

第二节 宁波市立法协商的新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94

一、立法协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宁波实践94

二、宁波市开放式立法协商的成效96

三、宁波市开放式立法协商的案例剖析98

第三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立法协商的新走向100

一、立法协商从封闭走向开放100

二、开放式立法协商的国内外经验102

三、进一步推进开放式立法协商的路径选择108

第六章 政协协商:从原则走向细节113

第一节 政协协商概述113

一、政协协商的内涵、形式与特征113

二、政协协商的价值118

三、当前政协协商存在的问题120

第二节 宁波市政协协商的新趋势:从原则走向细节123

一、政协协商从原则走向细节的宁波实践123

二、宁波市政协协商细节化的成效125

三、宁波市政协协商细节化的案例剖析126

第三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政协协商的新走向128

一、政协协商从原则走向细节129

二、进一步推进政协协商细节化的路径选择130

第七章 行政协商:从探索走向规范135

第一节 行政协商概述135

一、行政协商的内涵与特征135

二、行政协商的本质意义与价值体现137

三、当前行政协商存在的问题140

第二节 宁波市行政协商实践:从探索走向规范141

一、行政协商从探索走向规范的宁波实践141

二、宁波市行政协商规范化的成效143

三、宁波市行政协商规范化的案例剖析144

第三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行政协商的新走向146

一、行政协商从探索走向规范146

二、进一步推进行政协商规范化的路径选择148

第八章 社会协商:从碎片走向系统151

第一节 社会协商概述151

一、社会协商的内涵、要素与特征151

二、社会协商的价值154

三、当前社会协商存在的问题157

第二节 宁波市社会协商的新气象:从碎片走向系统159

一、社会协商从碎片走向系统的宁波实践159

二、宁波市社会协商系统化的成效161

三、宁波市社会协商系统化的案例剖析163

第三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社会协商的新走向165

一、社会协商从碎片走向系统165

二、社会协商的中西比较及借鉴168

三、进一步推进社会协商系统化的路径选择172

第九章 党内协商:从隐现走向明晰176

第一节 党内协商概述176

一、党内协商的性质与运行机理176

二、当前党内协商存在的问题178

第二节 宁波市党内协商的新探索:从隐现走向明晰179

一、宁波市北仑区村事决策“四个一”制度179

二、宁波余姚市泗门镇“村务阳光八步法”181

三、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183

第三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党内协商的新走向187

一、党内协商从隐现走向明晰187

二、党内协商的国外经验188

三、进一步推进党内协商明晰化的路径选择189

第十章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协商民主的未来192

第一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协商民主的发展趋势193

一、协商民主的范围和领域将进一步扩大193

二、协商民主主体多元化196

三、协商民主方式多样化196

四、协商民主程序规范化198

第二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推进协商民主的原则199

一、严守宪法和法律199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与中国民主实践相结合200

三、借鉴人类协商民主发展的优秀成果202

四、广开言路、双向互动203

第三节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推进协商民主科学化的路径205

一、深刻认识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推进协商民主理论创新205

二、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建设规范化207

三、培育协商主体,提高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208

四、加强党的领导,为推进协商民主提供组织保障209

参考文献211

附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3号)217

索引224

后记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