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及中国中部农村政治发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及中国中部农村政治发展研究
  • 汪恩键负责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71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及中国中部农村政治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政治推动是农村发展的巨大动力2

第一章 实现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2

一、农村是我国社会的主体2

二、现代化是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4

(一)现代化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4

(二)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物质、制度和观念多因素、多层面的整体动态结构5

(三)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7

三、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8

(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8

(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新路9

(三)“三步走”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步骤10

四、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11

第二章 农村现代化的内容和途径14

一、经济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14

(一)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14

(二)市场化是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的现实选择15

(三)城市化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9

(四)城乡一体化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21

二、制度、观念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内容26

(一)制度、观念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因素26

(二)农村现代化不仅是单纯物质现代化28

(三)走出对政治恐惧、冷漠、忽视政治作用的误区32

三、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出路和途径34

(一)改革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4

(二)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39

(三)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交通、邮电、通讯、科技文教和卫生事业44

第三章 政治推动是后发展国家农村发展的巨大动力46

一、实现农村发展必须开发农村内在资源与动力46

(一)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46

(二)推动农村发展关键是开发农村内在资源和动力47

(三)政治是激发、调动农民这一主动力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因素49

二、政治推动作用的二重性54

(一)政治推动能够消除制度障碍,解放原动力54

(二)政治通过一定的战略、制度和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培植和激发原动力56

三、政治对农村发展的导向作用58

(一)政权性质决定着乡村发展走向58

(二)没有政治现代化,就不会有生产、观念现代化58

(三)政府的保护发展等政策导向对农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60

(四)优化政治社会生态使农村发展真正成为全体农民的自觉行动63

第二编 河南农村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当前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障碍72

第四章 河南农村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和影响72

一、沉重的历史包袱——典型的自然经济及其所造成的浓厚的封建传统72

(一)自然经济漫长而又稳固73

(二)双重的历史恶运延缓了河南农村的发展74

(三)浓厚的封建传统和小农意识76

二、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农村政治制度、观念和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77

(一)解放初期农村的巨大变化77

(二)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河南农村政治、经济组织的逐步高度集中化78

三、改革开放至今,河南农村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和观念的演变81

(一)政治制度的变革81

(二)经济组织的变革82

(三)观念、意识的变革83

第五章 阻碍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制度性障碍86

一、政治制度性障碍86

(一)现行政治制度中不完善的环节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障碍作用87

(二)旧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90

(三)“左”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91

二、经济制度性障碍93

(一)分散而又微小的家庭经营难以从小农经济走上社会主义大市场93

(二)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办法94

(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残缺不全,且行政化倾向严重,不利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95

(四)乡镇企业经济十几年粗放式的迅猛发展之后,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体企业产权不明晰,发展后劲不足97

三、社会文化制度的阻碍作用98

(一)宗教、宗族和封建迷信等社会组织的出现及其对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99

(二)“左”的社会体制对当前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101

(三)农村社会文化活动的无序化不利于农村社会主义化事业的健康发展102

第六章 阻碍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体性障碍104

一、旧的封建意识和小农意识对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104

(一)封建意识对农村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消极作用105

(二)小农意识之一:自给自足的离散性意识对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107

(三)小农意识之二:重农轻商的意识阻碍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108

(四)小农意识之三:因循守旧的无风险意识滞缓了河南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110

(五)小农意识之四:恬于安静的封闭意识妨碍了河南农村的对外开放110

二、“左”的思想观念对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111

(一)对姓“资”姓“社”的恐惧感影响了农村多种经济成份、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112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112

(三)急燥冒进的“左”倾思潮仍在河南农村广为流行,引发了诸多矛盾113

三、金钱拜物教、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观念对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114

(一)金钱拜物教使个别农民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扰乱了市场秩序114

(二)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引诱部分农民超前消费,影响了农村扩大再生产115

(三)一些乡村干部在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以权谋私,行贿受贿,逐渐腐化堕落下去,严重妨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116

四、低下的农民素质使河南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主体动力116

(一)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下,延缓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117

(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17

(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难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118

第三编 政治推动农村现代化的政策选择120

第七章 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120

一、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120

(一)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看120

(二)从农村阶级结构的变化看122

二、加强基民主法制建设的思路与对策122

(一)完善并加强基层民主自治123

(二)推进基层经济组织民主化126

(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28

第八章 改革农村政治体制,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131

一、重构县乡村关系131

(一)县乡村关系的现状与弊端131

(二)调整县乡村关系的对策133

二、按照党政分开的原则,理顺县乡内部各政治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135

(一)县级各政治组织关系136

(二)乡镇各政治组织关系137

三、精简机构,转变县乡村职能139

(一)基层政府机构弊端139

(二)措施与办法140

四、推行“村企合一”体制,加强村级组织建设142

(一)“村企合一”体制的内涵及作用143

(二)“村企合一”体制的模式选择144

(三)“村企合一”的实施程序145

五、积极发挥农村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145

(一)加强农村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145

(二)正确处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147

(三)积极推进农村各项制度创新149

第九章 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54

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54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154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现实要求155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与载体155

(一)坚持并用好传统形式156

(二)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56

(三)坚持文化上山下乡活动与发挥基层作用相结合156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157

(一)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157

(二)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纪律教育,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157

(三)移风易俗,树立新时期农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158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方法与方式159

(一)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159

(二)辩证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160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161

第十章 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开改进党的农村基层领导162

一、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162

(一)转变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163

(二)把推行村务民主管理作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内容165

(三)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65

二、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166

(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农村党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166

(二)坚持并完善民主集中集,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167

(三)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169

三、加强监督,深入开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169

(一)强化监督,建立权力制约机制169

(二)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列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1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