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
  • 赵子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3621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 论 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意义1

第一章 不断增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3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文化建设根本指导思想的客观必然性38

一、马克思主义使中国文化获得了新生39

二、正确理解文化多元化与指导思想一元论的关系43

三、发展繁荣当代中国文化必须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45

第二节 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48

一、始终保持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48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龙头,积极推进理论创新51

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56

第三节 深刻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58

一、从思想理论建设上看“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58

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及其新发展62

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66

第四节 切实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分析和引导70

一、社会思潮及其演变特点71

二、深入认识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客观形势73

三、当前需要密切关注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75

四、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的影响82

五、进一步做好对社会思潮的分析和引导工作84

第五节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86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卓越成果和集中体现86

二、科学发展观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88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90

第二章 坚持“三贴近”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92

第一节 宣传思想工作的神圣使命92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93

二、宣传思想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95

第二节 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98

一、“三贴近”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98

二、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必须继承和发扬以往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100

三、抓住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机遇,抢占舆论制高点103

四、切实改进文风106

第三节 主流媒体的影响力108

一、主流媒体及其在舆论引导中的地位和作用109

二、客观审视我国主流媒体影响力现状110

三、从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能力高度切实增强我国主流媒体影响力115

第四节 舆情信息工作121

一、新形势下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地位及其任务121

二、我国开展舆情信息工作的现状及有待改进的主要环节124

三、建立健全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127

第三章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31

第一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31

一、伟大变革时代的道德共识132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新发展134

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社会风气136

第二节 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138

一、党员干部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排头兵139

二、思想道德风范是党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140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修养141

第三节 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44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44

二、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146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49

第四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53

一、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纽带153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155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157

第四章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161

第一节 新的文化发展观161

一、新的文化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162

二、深刻把握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发展趋势164

三、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167

第二节 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69

一、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170

二、产品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差171

三、文化产业各环节孤立、断层、不成体系171

第三节 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172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72

二、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某些做法174

三、政府应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179

第四节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181

一、文化资源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182

二、巨额文化贸易逆差的背后185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归根到底要用实力来说话187

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189

第五章 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文化软实力191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191

一、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191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化了人们的认识,从而扩大了人们的道德视野192

三、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内核192

第二节 自主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194

一、科技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195

二、走自主创新之路是中央领导集体的科学抉择196

第三节 走中国特色的科技自主创新之路196

一、正确选择创新方式,是落实科技自主创新方针的关键197

二、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是落实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保障198

三、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是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198

第六章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202

第一节 和谐文化建设呼唤文艺的繁荣202

一、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繁荣的文艺203

二、文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大有可为204

第二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06

一、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206

二、警惕文艺“非意识形态化”倾向209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中国文艺发展212

第七章 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215

第一节 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崛起的客观必然性215

一、新型媒体兴起的时代背景216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218

第二节 新型媒体与和谐文化建设218

一、互联网等新型媒体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生力军219

二、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221

三、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崛起对人们的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影响225

第三节 新型媒体的作用228

一、重在建设,因势利导228

二、坚持依法管理,净化网络环境231

三、倡导文明办网,共建和谐网络233

第四节 他山之石:国外管理互联网的一些做法236

一、政府主导,根治网隐236

二、分级控制,便于操作236

三、有法必依,课以重罪237

四、注重预防,“先发制人”237

五、严明法纪,严惩不贷238

第八章 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239

第一节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39

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240

二、当今世界,宗教的影响日愈广泛241

第二节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42

一、发挥宗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243

二、妥善处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宗教问题246

第九章 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249

第一节 农村复杂文化现象的挑战249

一、农村是当前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250

二、现有农村文化体系菁芜并存252

三、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54

第二节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55

一、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几种须转变的认识误区256

二、从农村文化现状出发,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57

第十章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和谐文化建设的营养260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文化建设260

一、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自我发展和追求和谐生活的精神支柱261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264

三、尊重历史文化传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266

第二节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67

一、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现代延续268

二、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不容乐观269

三、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73

四、正确看待当前的“国学热”275

第十一章 立足中国国情 科学对待西方文化279

第一节 文化优劣的判断标准279

一、从文化本身来判别其先进与否是一个严重的误区280

二、文化的优劣最终还是要由社会实践来说话281

第二节 建设和谐文化与借鉴西方文化282

一、借鉴西方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实际需要283

二、借鉴西方文化应注意的问题284

第三节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实质及其应对284

一、西方霸权主义的实质285

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应对287

第十二章 努力塑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289

第一节 和平发展谱新篇289

一、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的本质290

二、和谐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92

三、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295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297

一、深入认识我国面临的复杂、险恶的国际舆论环境298

二、深刻把握当今世界舆论斗争的实质301

三、努力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303

结束语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307

参考文献318

后记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