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经济资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11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经济资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一般概况1
第一节 农村经济概况1
一 耕地面积与居民密度1
二 年龄及性别3
三 生产率与死亡率6
四 农民移动9
五 家庭组织10
六 房屋13
七 土地分配15
八 土地大小与家庭大小的关系18
九 所有权及耕作20
一○ 农村职业22
A.在农业中工人之比例22
B.职业调查24
C.河北各部之棉业25
D.成安之纸业27
一一 农家经济28
A.农家收入28
B.华北贫人的界线32
C.一般之经济状况34
第二节 农民生活程度36
一 农民人口36
二 生活用品之价值38
三 生活用品之来源44
四 生活费用之分配47
五 生活程度与农民土地耕种权的关系56
第三节 农村人口60
一 人口构成60
二 同居家属之关系61
三 人口增加之徐速65
四 人口年龄之分配75
第四节 租佃制度80
一 田产权之分布及其原因80
二 农田之消长与其他要素之关系82
A.田场之大小82
B.人口之多寡84
C.地价之高低84
D.土地之耕种权87
三 纳租制度之类别与其环境之适应88
A.纳租金法89
B.纳租榖法91
C.粮食分租法93
D.帮工佃租法94
四 地主收租之多寡与标准租率之比较95
五 收租法97
A.收租之方法97
B.收租时期98
六 地主102
A.地主居住之分别102
B.地主之职业102
C.居乡与居外地主田产多寡之比较103
D.地主选租之种类104
七 佃户104
A.佃户之籍贯105
B.佃户承揽方法105
C.佃户所需之资本107
八 地主对于佃户之态度及其两者之关系108
A.地主对于佃户之态度108
B.地主与佃户之关系110
九 佃种之年限111
一○ 佃种租约111
一一 佃种与作物产量及田场管理之关系113
一二 佣工儿童升为场主之程序与年岁113
一三 地主与佃户农具牲畜之比较114
一四 农佃问题与社会问题之关系115
A.田主与佃户房屋之比较115
B.儿童教育之设施116
C.婚姻问题117
附录一 五省九处佃农调查118
附录二 全国农佃状况125
(一)佃农分布的概况125
(二)租率131
第五节 西北的旱灾137
一 西北的农业情形137
二 西北灾况概述138
三 西北灾荒的成因146
第六节 中部的水灾152
第七节 丰收成灾154
一 丰收成灾底真相155
二 丰收成灾底原因157
总附录 中国土地分配的调查163
一 各省农户田地农产及田价167
二 各省市农民生活总平均数概况229
三 七省十七区域二八六六户农家经济调查各项总平均表237
第二章 江苏省241
第一节 上海市241
一 农家之类别及其副业241
1.类别241
2.兼业242
二 家庭及人口245
1.住户之籍贯245
2.家庭之组织246
3.人口之年龄247
三 教育及智识248
四 土地250
1.土地之类别250
2.土地类别之比较257
3.土地与耕作亩258
4.土地之价格259
5.土地之来源260
6.自耕农贷出之土地261
五 房屋262
1.房屋之建筑262
2.房屋之类别263
3.房屋之大小263
4.佃耕农住屋之特况264
六 生产用具266
1.农具266
2.兼业用具268
七 家畜270
1.家畜类别及其数量270
2.家畜之价值273
八 农工274
1.农工之类别274
2.雇工之薪膳278
九 作物概况280
1.作物之类别280
2.农作物之收量284
3.作物之价格286
一○ 资本288
1.土地资本288
2.房屋资本290
3.经营资本293
一一 收入298
1.正业收入298
2.兼业收入300
3.借债302
4.其他收入308
5.收入总论308
一二 支出310
1.一年之生活费310
2.半自耕农及佃农之租金321
3.纳租323
4.支出总论324
一三 收支之比较325
一四 租制325
1.租制之类别326
2.租率之高下327
3.租额之大小328
第二节 徐海各属330
一 封建型式的持续330
二 商业经济之阻滞335
三 新兴工业之萌芽与摧折336
四 逗留于农业经济339
五 土地之集中340
六 赋税之畸重344
七 田租之高度347
八 高利贷349
九 币制及度量衡之紊乱350
一○ 水利之废弛352
一一 匪患354
一二 结论360
第三节 铜山县362
一 户口362
二 度量衡及币制364
三 赋税与人民财富366
四 田地房屋之价值368
五 农具之价值369
六 中等农户之资产价值及其他370
七 各区农户种类之分配371
八 承租之手续373
九 租额与分租373
一○ 农户所耕田亩之分配375
一一 农产之价值及其决定376
一二 农家副业之经营377
一三 农家之收支概况377
一四 农工之工资379
一五 农田利息之增减及其原因380
一六 负价之原因及现配380
一七 负债之筹偿及趋势381
一八 借贷之趋势及其用途382
一九 借贷之性质种类及利率383
二○ 借贷之成立与期限384
二一 借贷与偿还之时季384
二二 债务之偿还385
二三 原有类似合作之制度385
第四节 无锡县389
甲 第四区389
一 全区户口389
二 全区居民职业389
三 全区房屋390
四 教育390
五 耕作亩数391
六 地权392
七 耕户392
八 田地价值392
九 金融393
一○ 钱会394
一一 义庄394
一二 赋税及租额394
一三 土地卖买习惯及变迁情形396
一四 收支397
一五 损益399
乙 礼社400
一 概论400
二 近年来经济情形之变迁410
三 地主之没落与农民之破产416
附录(一) 抢米风潮422
(二) 农村概况428
第五节 江甯县434
一 每户的平均人数434
二 生产率与死亡率436
三 性比例与年龄分配439
四 职业与教育440
五 籍贯与迁徙448
附录450
(一)五洲公园450
(二)江甯各区457
(三)南京各乡463
第六节 丹阳县466
第七节 海门县473
一 佃农和地生的关系475
二 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情形476
三 农民之纳税与「包三担」的苛租478
四 农民金融流通的情形479
总附录481
一 宜兴县481
(一)农民之分布状况481
(二)农民生产收入及纳租情形484
(三)农民消费情形485
(四)农民金融流通情形486
二 淮北各县487
(一)淮农之种类及衣食住概观487
(二)农民经济状况488
(三)农民之疾苦491
三 武进县494
四 靖江县500
五 金坛及溧阳两县501
(一)坛溧两邑佣农制度述要502
(二)关于佣农实际生活问题之研究504
六 地价及人口513
七 农业概况522
八 其他534
(一)扬州田赋风潮534
(二)萧县水利风潮534
(三)业佃关系535
(四)农民疾苦537
第三章 淅江省539
第一节 浙西539
一 短期的借贷539
二 田地抵押借款——抵田546
三 田地典当——典田558
四 钱会567
第二节 临安县571
一 农户及农业经营571
二 农民兼业576
三 住房问题578
四 农民的负担581
五 雇农的待遇583
六 地价585
七 资产的分配587
八 土地的分配588
九 农地地权的分配590
第三节 平湖县593
第四节 金华等八县597
第五节 笕桥附近605
(一)第一报605
(二)第二报606
总附录609
一 崇德县609
二 平阳县611
三 吴兴县614
四 东阳县615
五 租佃制度617
(一)概况617
(二)二五减租621
六 其他625
第四章 河北省629
第一节 盐山县629
一 农场之布置629
二 佃种问题629
三 农场企业大小及其比较630
四 农场经营之情况635
五 农家情形637
六 人口643
七 其他社会经济的问题646
第二节 北平郊外649
甲 挂甲屯村649
(一)人口与家庭649
(二)家庭的收入651
三 家庭的生活状况与支出652
A.食品652
B.衣服655
C.住房656
D.燃料657
E.杂费658
乙 黑山扈村马连洼村与东村658
一 人口与家庭658
二 家庭的产业与收入660
三 家庭的生活状况与支出661
A.食品661
B.衣服与燃料663
第三节 清华园左近665
一 经济情形665
二 土地及耕种667
第四节 定县669
(一)东亭镇669
(二)大王耨村674
第五节 罗道庄676
第六节 安国悬679
第五章 河南省683
第一节 新郑县683
第二节 淮河流域690
第六章 安徽省693
第一节 芜湖县693
一 农场面积与其他生产要素之关系693
二 农产品之分配及售价698
三 农场费用之分配700
四 农家周年进款之比较701
五 家畜702
六 资本704
七 田地之价格及售地之规则706
八 农家房屋707
九 普通问题707
一○ 人口问题708
一一 租田制711
第二节 余干县713
第三节 南陵县715
第四节 潜山县717
第七章 山西省721
第一节 田价721
第二节 人口729
附录 清源县744
第三节 佃租制度754
第八章 陕西省759
第一节 概况759
一 灾前的农村经济759
二 灾荒中的农村情形769
三 灾后的农村新恐慌785
第二节 关中803
第三节 汉中810
第九章 四川省819
第一节 概况819
一 农家与农村情形819
二 军人割据与农民824
第二节 川北836
第三节 峨眉山842
一 土地及耕作842
二 人工及食料846
三 入息分配849
第四节 成都平原856
一 土地形态856
二 屋宇及资本857
三 农业经营859
四 教育860
五 农具等费用861
六 人工864
七 食料及农作物865
八 其他各项收入及开支869
第十章 福建省879
第一节 民团879
第二节 营前890
第三节 闵侯县909
第十章 广东省911
第一节 概况911
一 东江911
二 西江919
三 北江923
四 中路925
附录 一般情形927
第二节 新会县936
一 土地与人口936
二 田产权分配情形940
三 农田耕有分配情形942
四 农田分配上的几个问题945
第三节 各县概况952
第十二章 云贵两省963
第一节 概况963
第二节 宣威等八县967
第三节 马龙等二十六县972
第四节 嵩明等八县978
第五节 昆明县983
第六节 大定县985
第十三章 东三省991
第一节 概况991
一 土地关系与移民991
二 农民的负担1004
第二节 借贷制度1024
一 农家之负债状况1024
二 高利贷资本之出现状态1029
一、地主及私人高利贷1029
二、杂货店1035
三、粮行、油坊、烧锅及磨坊1037
四、当铺、押铺、及放印子钱者1042
五、讲会、请钱会、拔会、摇会1046
六、储蓄会及金融组合1052
三 高利贷资本之特徵1057
第三节 南满洲1059
一 土地区划法1059
二 升斗及斤量1060
三 土地买卖1061
四 农业金融1064
五 农业经营法1068
六 苦力1074
第四节 北满洲1082
总附录 松花江流域1101
第十四章 其他各省1111
第一节 湖南省1111
一 概况1111
二 湘中各县1115
三 黔阳县1120
四 南县1121
附录1123
第二节 湖北省1126
一 概况1126
二 西北各县1128
附录一 武昌县1132
二 阳新县1135
第三节 江西省1139
第四节 绥远省1145
第五节 甘肃省1154
第六节 广西省1158
第七节 察哈尔1161
第八节 其他1163
索引1167
热门推荐
- 1017459.html
- 1118235.html
- 1314368.html
- 3299254.html
- 1509522.html
- 876906.html
- 1667325.html
- 600526.html
- 1820636.html
- 3499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6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1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9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7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4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9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6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