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区预防保健医师必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区预防保健医师必读
  • 郭积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444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019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1041页
  • 主题词:社区(学科: 预防医学 学科: 基本知识) 社区(学科: 医疗保健 学科: 基本知识) 社区 预防医学 医疗保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区预防保健医师必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1

一 社区预防保健1

(一)预防保健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1

(二)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任务3

(三)社区预防保健医师的职责5

二 初级卫生保健5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5

(二)全体居民都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指标6

(三)儿童营养状况及活产婴儿死亡率指标6

(四)初级卫生保健主要评价指标7

(五)我国“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主要卫生目标7

三 社区卫生调查8

(一)调查对象及资料收集9

(二)社区卫生调查的方法12

(三)社区诊断16

(四)社区卫生评价19

四 常用统计指标24

(一)相对数24

(二)平均数与标准差26

(三)计量和计数资料常用统计方法29

五 常用流行病学及调查技术31

(一)疾病流行的基本要素31

(二)常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45

六 卫生防病检测检验55

(一)检验类别56

(二)检验样品的采集57

七 卫生法律、法规58

(一)行政法的渊源58

(二)现行的预防保健法律、法规、规章59

(三)预防保健监督内容60

(四)卫生行政处罚及其种类61

第二章 传染病防治63

一 构成传染病的流行环节63

(一)传染源64

(二)传播机制与传播途径68

(三)人群易感性75

(一)疫源地77

二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77

(二)流行过程78

三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81

(一)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81

(二)传染病的管理82

(三)传染病防治措施88

四 医院内感染的防制措施94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94

(二)医院感染的病原95

(三)传染源96

(四)传播途径96

(六)医院内感染的监测97

(五)易感人群97

(七)医院内感染的控制100

(八)发生医院内感染后的调查处理101

五 消毒、杀虫、来鼠103

(一)消毒103

(二)杀虫112

(三)灭鼠116

六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119

(一)霍乱119

(二)病毒性肝炎125

(三)细菌性痢疾139

(四)伤寒、副伤寒146

(五)脊髓灰质炎152

(六)艾滋病及HIV感染157

(七)淋病162

(八)梅毒164

(九)麻疹169

(十)百日咳173

(十一)猩红热177

(十二)白喉181

(十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7

(十四)肺结核192

(十五)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症出血热)194

(十六)流行性乙型脑炎199

(十七)疟疾202

(十八)狂犬病204

(十九)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208

(二十)流行性感冒211

(二十一)流行性腮腺炎216

(二十二)风疹219

(二十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21

七 疫情及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225

(一)应急处理内容225

(二)调查处理原则225

(三)处理程序226

(四)各部门职责分工227

(五)医疗及防疫机构在应急处理疫情和中毒事故中的职责228

(六)北京市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分级229

八、救灾防病230

(一)灾区的主要卫生防病问题230

(二)灾区易发生的传染病及防治对策231

(三)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措施232

(四)灾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措施233

(五)临时宿营地卫生管理234

第三章 计划免疫235

一 概述235

(一)免疫预防工作发展历程235

(二)计划免疫工作特点和内容237

(三)计划免疫监测与评价239

(一)免疫学概念240

二 免疫学基础知识240

(二)抗原241

(三)抗体243

(四)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46

(五)免疫应答及抗感染免疫248

(六)变态反应251

(七)免疫缺陷病253

三 预防接种255

(一)概念255

(二)计划免疫实施与管理256

四 常用生物制品在免疫预防中的应用261

(一)常用疫苗的使用261

(二)预防接种常见反应及处理原则284

第四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289

一 概述289

(一)医学模式的变化289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及死亡趋势292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294

二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296

(一)防治策略296

(二)防治措施299

三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302

(一)社区动员302

(二)社区诊断303

(四)社区干预304

(三)制定慢性疾病防治规划、计划和目标304

四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306

三 重点疾病的防治310

(一)高血压310

(二)冠心病322

(三)脑卒中333

(四)糖尿病343

(五)恶性肿瘤359

第五章 饮食卫生与环境卫生376

一 饮水卫生376

(一)饮水与人体健康376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要求378

(三)饮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383

(四)饮水污染的特片及器官检查386

(五)饮水的净化与消毒387

(六)自备供水及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防护要求及管理392

(七)各类净水装置的比较与选择394

(八)饮水染污事故的调查396

二 营养指导399

(一)各类营养素及其生理功能399

(二)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405

(三)中国膳食指南412

(四)保健食品及科学选用412

三 食品卫生414

(二)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415

(一)食品卫生基本要求415

(三)食品选购、保存和烹调的卫生418

(四)食品的污染419

(五)食物中毒的分类及特点420

(六)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422

(七)食物中毒的调查、诊断及处理426

(八)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427

四 住宅卫生429

(一)住宅的卫生学意义429

(二)住宅卫生基本要求430

(三)居室中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434

(四)居室环境的卫生评价440

(一)公共场所基本卫生要求442

五 公共场所卫生442

(二)对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443

(三)公共场所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对健康影响450

(四)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措施456

(五)从业人员的卫生防护460

(六)公众自我保护462

第六章 个人卫生与生活方式464

一 个人卫生464

(一)口腔卫生464

(二)眼鼻耳的卫生466

(三)手足卫生470

(四)游泳与洗浴卫生472

(五)化妆品卫生474

(六)外生殖器卫生478

(七)服装卫生480

(八)睡眠卫生481

(九)支除腋臭的方法482

(十)乳房卫生与健美483

(十一)头发的卫生与保健484

二 生活方式485

(一)健康的标准485

(二)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病”的预防487

(三)烟、酒、茶等嗜好与健康491

第七章 健康教育501

一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01

(一)健康教育504

(二)健康促进505

二 健康教育的相关学科508

(一)预防医学508

(二)社会医学509

(三)健康传播学512

(四)行为医学517

(五)医学心理学521

三 社区健康教育527

(一)社区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发动527

(二)开发利用社区资源530

(三)社区健康信息传播531

(四)社会教育与培训534

(五)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535

四 常用健康指标的定义及计算541

(一)死亡指标542

(二)残疾指标542

(三)疾病指标543

(四)生长发育指标544

(五)人口指标546

(六)综合指标551

第八章 学龄前儿童防病保健555

一 学龄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555

(一)体格生长的一般规律556

(二)体重、身长(高)等主要指标的测量方法558

(三)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561

(四)体重、身长(高)等主要指标的意义563

(五)影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564

二 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565

(一)神经心理发育一般规律565

(二)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高危因素567

(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一般原则及智力检查方法568

三 儿童营养569

(一)儿童的热能消耗及需求特点569

(二)婴儿喂养571

(三)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的膳食580

四 儿童常见病防治594

(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94

(三)早产儿与小于胎龄儿595

(二)新生儿脐炎595

(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597

(五)营养性缺铁性贫血599

(六)肺炎601

(七)婴幼儿腹泻602

(八)营养不良604

(九)维生素A缺乏症606

(十)锌缺乏症607

(十一)单纯性肥胖609

(十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610

(十三)笨丙酮尿症612

(十四)常见寄生虫病612

(十五)脑性瘫痪614

(十六)儿童多动综合征616

(十七)龋齿618

(十八)耳聋619

(十九)视力异常620

(二十)儿童意外事故624

(二十一)儿童疾病综合管理626

五 学龄前儿童防病保健管理626

(一)儿童保健管理要点626

(二)散居儿童保健管理631

(三)集体儿童保健管理639

(四)儿童保健信息管理660

(一)健康教育内容662

六 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内容662

(二)健康教育方式663

第九章 儿童少年防病保健667

一 童年期心理卫生667

(一)童年期心理发育特点667

(二)童年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668

(三)童年期心理保健指导669

二 青春期心理卫生670

(一)青春期心理特征670

(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672

(三)心理保健指导673

(一)心理健康标准674

三 心理咨询674

(二)心理咨询的原则675

四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680

(一)生长发育指标680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681

五 儿童少年常见病的防治683

六 儿童少年营养指导683

(一)儿童少年营养需求的特点683

(二)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687

(三)特殊营养需求689

七 意外伤害预防691

(一)意外伤害分布特征691

(二)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的预防692

(一)中年人生理特点694

第十章 中老年防病保健694

一 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694

(二)老年人生理特点695

二 养生与健康696

(一)运动健康696

(二)衣服、鞋、帽及腰带与健康701

(三)睡眠与健康705

(四)心理卫生706

(五)营养指导720

三 中老年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724

四 科学用药730

(一)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730

(二)老年人用药需要注意的问题731

(三)不要服用过期药和变质药732

(四)老年人使用解热镇痛、镇静安眠药需要注意的问题733

(五)使用抗菌素类药物应注意的问题734

(六)正确使用维生素734

第十一章 妇女防病保健736

一 女性青春期保健736

(一)青春期生理卫生736

(二)青春期心理卫生744

二、孕前期保健747

(一)婚前保健747

(二)孕前保健749

(一)妇女妊娠期的生理变化755

三、孕产期保健755

(二)孕早期保健758

(三)孕中期保健764

(四)孕晚期保健772

(五)孕晚期家庭监护的方法774

(六)临产前的临床表现及护理775

四、产褥期保健777

(一)妇女产褥期的生理变化777

(二)产褥期异常的观察与处理779

五、更年期保健781

(一)更年期妇女体内生理变化特点781

(二)更年期异常的观察与处理782

(一)女性生殖道感染787

六、妇科常见疾病的防治787

(二)常见的妇科肿瘤792

七 妇女保健管理796

(一)妊娠不同时期的保健要点796

(二)高危孕产妇管理797

(三)产后访视常规800

(四)妇女多发病防治管理802

(五)职业女性保健管理804

(六)女性青春期保健管理805

(七)妇女更年期保健管理805

(八)妇妇保健信息管理805

(一)青春期健康教育809

八、妇女防病保健健康教育内容809

(二)孕产期健康教育(参阅北京市孕妇学校教材)812

(三)妇女更年期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813

第十二章 计划生育817

一 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817

(一)计划生育基本理论与政策817

(一)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818

(二)生殖健康818

(三)优质服务820

二 计划生育指导823

(一)受孕原理823

(二)节育原理824

(三)避孕方法826

(四)各种避孕方法的特点857

(五)未避孕或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860

三 计划生育咨询服务868

(一)避孕咨询技巧868

(二)节育方法知情选择872

(三)不孕与不育877

(四)男性参与879

(五)健康教育880

四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882

(一)有关政策法规882

(二)有关制度883

(二)职业危害886

(一)职业卫生886

一 基本概念概述886

第十三章 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的防病保健886

(三)职业危害因素887

(四)职业危害的作用条件887

(五)职业性损伤888

二 常见职业病的防治888

(一)职业病的概念及职业病名单888

(二)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889

(三)粉尘与尘肺896

(四)职业性哮喘897

(五)物理因素所致疾病900

(六)视屏作业905

(七)职业病的管理908

三 职业病的预防910

(一)做好法制建设,加强监督管理910

(二)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自身管理912

(三)认真做好“三同时”912

(四)开创新技术新工艺,改善劳动条件912

(五)控制有害物质进入机体的剂量913

(六)卫生保健措施914

四 个人卫生保健措施914

(一)加强个人卫生914

(二)加强营养915

五 女职工的劳动保护917

(三)加强锻炼,促进代谢917

附录921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921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925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933

2 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参考值935

女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参考值938

3 营养评价参考标准(身高标准体重)945

4 常用食品主要营养含量952

5 一些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954

6 各类物品消毒法956

7 主要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959

8 除害药物配制使用方法一览表962

9 一些化学品急性中毒的急救要点966

10 常见农药、药品及食物等急性中毒诊断、急救一览表968

11 未吸收毒物的局部拮抗剂984

12 一、临床血液学检查(正常参考值)985

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正常参考值)986

三、体液免疫检验(正常参考值)992

13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993

14 生活饮用水水质分级要求995

15 常见食品卫生标准摘录996

16 一些常用西药使用方法简介998

17 职业病名单1015

18 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评价标准(摘录)10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