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比例尺1:250000 苏吾什杰幅 I45C002004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比例尺1:250000 苏吾什杰幅 I45C002004
  • 王永和,校培喜,潘长利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321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比例尺1:250000 苏吾什杰幅 I45C00200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1

第二节 自然地理及交通概况1

第三节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2

一、地质调查历史及其主要进展2

二、地质研究程度5

第四节 本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5

第二章 地层8

第一节 阿中地块地层12

一、原“阿尔金群”的解体与阿尔金杂岩12

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阿尔金岩群(Ar3—Pt1A.)13

三、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ChB.)23

四、蓟县系塔昔达坂群(JxT)31

五、青白口系索尔库里群(QbS)37

六、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初高压—超高压变质杂岩(Pt3—Pz1hp)46

七、奥陶系中—上统环形山组(O2-3h)50

第二节 阿南构造混杂岩带地层52

一、蛇绿岩残块53

二、蛇绿岩上覆岩系58

三、外来岩块58

四、变形基质60

第三节 柴达木南缘祁漫塔格构造带地层61

一、长城系金水口岩群小庙岩组(Chx.)61

二、奥陶系祁漫塔格群(OQ)64

第四节 中—新生代上叠盆地地层71

一、侏罗纪地层71

二、古近纪—新近纪地层77

三、第四纪地层81

第三章 岩浆岩84

第一节 阿尔金构造岩浆岩带侵入岩84

一、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侵入岩85

二、青白口纪超基性—酸性变质侵入岩89

三、古生代基性—中酸性侵入岩93

四、中—新生代侵入岩128

第二节 柴达木地块南缘构造岩浆岩带侵入岩131

一、结晶基底变质古侵入岩——阿牙克尔希布阳片麻岩(Pt1Agni)131

二、古生代巴格托喀依山中酸性侵入岩132

三、中生代红石崖泉酸性岩体(MzξγH)135

第三节 脉岩138

第四章 变质岩139

第一节 主要变质岩及其分布规律139

一、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及其相关围岩——特殊类型的区域变质岩139

二、区域变质岩149

三、动力变质岩165

四、接触变质岩170

五、变质岩石之间的接触关系及分布规律172

第二节 变质相带特征173

一、低绿片岩相175

二、绿片岩相176

三、高绿片岩相局部角闪岩相176

四、低角闪岩相176

五、角闪岩相177

六、麻粒岩相177

七、榴辉岩相178

第三节 变质作用讨论178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180

第一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180

一、区域重力场特征180

二、区域航磁异常特征182

第二节 构造格架及各构造单元特征183

一、阿尔金造山带183

二、柴达木地块南缘祁漫塔格构造带204

三、上叠盆地构造、高原隆升与构造地貌205

第三节 构造序列210

一、基底演化时期210

二、板块构造演化时期210

三、陆内演化时期213

第四节 地质构造演化213

一、新太古代—元古代基底演化时期213

二、板块构造演化时期214

三、晚古生代—陆内演化早期217

四、白垩纪末—新生代高原隆升-阿尔金断裂系发育时期217

第六章 矿产及其他国土资源概况219

第一节 矿产及成矿地质背景219

一、矿产概况219

二、测区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异常概况224

三、区域成矿区带的划分及成矿远景预测225

第二节 其他国土资源227

一、水资源概况227

二、旅游资源228

第三节 地质灾害与环境229

一、地质灾害229

二、环境变迁230

第七章 结论232

第一节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主要结论232

第二节 存在问题233

主要参考文献235

图版说明及图版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