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雁南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3936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7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经学(学科: 历史 地点: 中国) 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一、孔子与六经1
二、经学的特点7
三、经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15
第一章 西汉的今文经学38
第一节 汉初的经学思潮38
一、“过秦”38
二、儒家学派的复兴43
三、汉初儒经的传习48
第二节 今文经学的形成54
一、从儒道互黜到独尊儒术54
二、一代儒宗董仲舒58
三、春秋公羊学派64
四、五经博士68
五、汉代训诂学的价值75
六、汉武帝以后的诸子之学82
一、霸王道政治向儒家政治的转化85
第三节 今文经学的嬗变85
二、石渠阁会议——齐学向鲁学的转化88
三、谶纬——今文经学的神学化92
第二章 东汉今古文经学之争98
第一节 古文经学的兴起98
一、古文经的来源98
二、今古文经学的异同102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107
一、对谶纬之学的批判111
第二节 今古文经学之争111
二、今古文经学派的两军对垒120
三、《白虎通德论》125
第三节 汉末经学的统一128
一、东汉后期政局的紊乱128
二、今文经学的衰亡131
三、郑学的小一统137
附录 经学与汉代社会144
一、经学的昌盛144
二、汉代的经学教育149
三、以经义决狱153
四、汉代经学的救世良方159
五、经学与社会生活166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多元倾向172
第一节 三国西晋经学的衰落172
一、王学与郑学之争172
二、儒学式微与玄学兴起175
三、衰落中的经学179
第二节 东晋南朝经学的变化187
一、经学的转机187
二、经学的玄化193
三、经学的佛化196
第三节 北学与南学199
一、十六国、北朝经学的复兴199
二、南北经学的异同208
三、魏晋南北朝经学的地位218
第四章 隋唐经学的统一和变异225
第一节 经学的统一225
一、隋唐大统一与三教并立格局225
二、刘焯、刘炫的学兼南北232
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233
四、《五经正义》与“九经注疏”236
第二节 经学思想的活跃248
一、王通的“儒风变古”248
二、唐代学人对《五经正义》的驳议253
三、刘知几的经学思想255
四、啖助、赵匡、陆淳的驳诘三《传》259
第三节 中唐以后的经学新风262
一、韩愈的“道统说”262
二、李翱的《复性书》265
三、五代经学的低落267
第五章 宋代经世致用的功利派经学269
第一节 经学复兴269
一、中央集权与祀孔崇经269
二、宋初三先生274
三、宋学之兴280
第二节 疑古辨经285
一、经世致用与解经新风285
二、文士解经289
三、总论群经296
一、变法运动与经学流变301
第三节 新学、朔学、蜀学与事功之学301
二、荆公新学303
三、温公朔学308
四、苏氏蜀学313
五、事功之学318
第六章 宋代经学的性理阐释324
第一节 经学与理学324
一、理学——“诂经之说”324
二、理学家的依经明理、依经明道332
三、理学家解经特点及对经义的改造341
第二节 理学解经源流351
一、理学家解经溯源352
二、二程洛学363
第三节 理学体系的确立373
一、朱熹集理学大成374
二、陆氏心学388
附录 经学与宋代社会396
一、学术风气396
二、书院与科举398
三、婚姻403
四、重建宗法制度405
第七章 元明时期理学的衰微和心学的兴起410
第一节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经学410
一、崇儒尊经的文教政策410
二、金元之际的经学416
三、理学在北方的传播422
四、许谦与吴澄427
第二节 明代理学的式微432
一、程朱理学官学地位的确立432
二、明代理学的衰微437
三、心学的兴起443
第三节 风靡百年的王学448
一、“经学即心学”448
二、王门后学462
第八章 清代前期经学的异彩469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解放潮流469
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469
二、清初王门后学的崇实经世思想475
三、王夫之、颜元等对理学的全面清算482
一、程朱理学的复起488
第二节 理学的务实倾向488
二、官方正学的确立493
第三节 汉学的发端500
一、顾炎武、黄宗羲的汉宋兼采500
二、阎若璩、胡渭等的考据学508
第九章 乾嘉时期经学的兴盛517
第一节 汉学的形成517
一、汉学形成的条件517
二、惠栋与汉学的奠基520
三、吴派其他学者523
第二节 汉学的鼎盛527
一、江永——开皖派经学研究风气之先528
二、戴震——汉学之集大成者530
三、戴震的后继者537
四、朱筠、纪昀及其他汉学家543
第三节 今文经学的崛起547
一、今文经学复兴的原因547
二、常州学派的崛起551
一、乾嘉理学的特点560
第四节 理学的衰落560
二、翁方纲、姚鼐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学562
三、唐鉴、方东树的固守门户566
四、许宗彦的兼长宋、汉569
第十章 晚清的正统经学与经学异端572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兴盛572
一、龚自珍与魏源572
二、今文经学的兴盛及延续584
一、康有为与今文经学599
第二节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599
二、《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603
三、《大同书》612
第三节 汉学的衰落和异端的突起618
一、汉学的延续与衰落618
二、汉学异端的突起629
三、章太炎与刘师培的汉学639
第四节 理学的复兴与异端的萌发651
一、曾国藩与湖湘学派651
二、湖湘以外的理学家661
三、理学异端与清末政潮665
热门推荐
- 1110181.html
- 1763671.html
- 293633.html
- 3660248.html
- 2348272.html
- 1835199.html
- 2418739.html
- 3388039.html
- 907779.html
- 196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8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4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9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3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0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2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7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