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绍兴县历史 第2卷 1949-197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绍兴市柯桥区史志办公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50983345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绍兴县-1949~197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绍兴县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引言3
第 一编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949年5月—1956年9月)3
第一章 各级党组织和县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3
第一节 中共绍兴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成立3
一、绍兴县的解放3
二、县城的全面接管5
三、中共绍兴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成立6
第二节区、乡(镇)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成立9
一、区、乡(镇)党组织的成立9
二、区、乡(镇)人民政府的成立10
三、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12
第三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群团组织的建立14
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14
二、农民协会的建立16
三、工青妇组织的建立18
第二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20
第一节 落实省委“六大任务”20
一、征粮支前20
二、剿匪反霸22
三、减租减息25
四、救灾度荒26
第二节 整顿经济秩序 财政状况基本好转28
一、创建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28
二、稳定物价30
三、扶持工农业生产32
四、统一财政与财政状况基本好转35
第三节 土地改革运动37
一、土地改革的准备和试点37
二、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39
三、土地改革的复查和成果41
第四节 抗美援朝运动43
一、广泛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教育活动43
二、开展爱国增产竞赛和爱国捐献运动44
三、掀起参军参战和拥军优属热潮45
四、浙江省第二疗养院的建立47
第五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48
一、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48
二、取缔反动会道门50
三、建立治安保卫组织51
第六节 其他各项民主改革的开展53
一、开展民主建政运动53
二、改革旧的司法制度54
三、开展企业民主改革56
四、开展渔区民主改革57
五、宣传贯彻《婚姻法》60
六、禁毒、禁赌、禁娼61
第三章 各项建设的开展和国民经济的恢复63
第一节 执政初期党的建设63
一、开展整党建党工作63
二、培养教育干部66
三、开展“三反”、“五反”运动67
四、中共绍兴县纪律监察委员会的建立71
第二节 初步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72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建立及推广72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75
三、开展农业增产竞赛运动76
第三节 工商业的调整和恢复78
一、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78
二、组织“雷神会”推动城乡物资交流80
第四节 各项社会事业的初步改造和发展81
一、文化机构的建立与地方戏曲的改革复兴81
二、保护鲁迅故居和宋六陵等遗迹84
三、教育事业的改造和初步发展85
四、卫生体育事业的初步发展88
第五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91
一、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91
二、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93
第四章 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95
第一节 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实行粮油棉统购统销95
一、学习和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95
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97
三、实行油料和棉花统购统销政策101
第二节 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03
一、制定“一五”计划的实施意见103
二、毛泽东视察东湖农场104
三、加快发展农业生产106
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107
五、地方工业的起步109
六、普遍举办城乡物资交流会110
第五章 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2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112
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及整顿112
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及全面推开116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试办118
第二节 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9
一、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9
二、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3
三、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5
四、供销合作社的初步发展12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29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129
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的遗留问题130
第六章 过渡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建设132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32
一、开展选民登记和基层选举132
二、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35
第二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36
一、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36
二、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的召开138
三、加强对群众团体的领导139
第三节 过渡时期的文化和社会事业建设142
一、文化艺术的初步发展142
二、教育事业的整顿和发展143
三、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46
四、创办《绍兴报》与建立绍兴有线广播站148
第七章 过渡时期党的建设151
第一节 加强党的建设151
一、党的组织建设151
二、“新三反”运动153
三、审干工作154
四、肃反运动156
第二节 中共绍兴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58
一、大会的筹备158
二、大会的召开159
第 二编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9月一1966年5月)163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163
第一节 学习贯彻中共八大精神163
一、学习省二大决议和中共八大精神163
二、实施工作重心的转移1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良好局面的形成167
一、改进领导方法的初步尝试167
二、宣传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68
三、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169
四、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71
五、繁荣以绍剧为代表的文艺事业172
六、其他社会事业的继续发展173
七、“一五”计划的完成177
第九章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80
第一节 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180
一、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80
二、农民闹事事件的正确处理181
三、全党整风运动183
四、落实整风整改措施185
五、开展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的农村基层整风187
第二节 反右派斗争190
一、反右派斗争的开展190
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及其严重后果192
第十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
第一节“大跃进”运动195
一、贯彻省委二届二次会议精神,组织发动“大跃进”195
二、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197
三、农业从丰产竞赛到超规划运动199
四、从大办工业到大炼钢铁201
五、其他各条战线的“大跃进”204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206
一、稽江人民公社的试办206
二、人民公社化的急促实现207
三、公社化初期的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210
四、兴办公共食堂等集体福利事业212
第三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213
一、“五风”给党风和社会风气带来的影响213
二、大炼钢铁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破坏215
三、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弊端216
第四节 中共绍兴县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17
一、大会的筹备217
二、大会的召开218
第十一章 初步纠“左”的努力和50年代后期经济社会的发展220
第一节 初步纠正“左”倾错误220
一、贯彻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二届三次会议精神220
二、调整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222
三、初步调整各项建设指标225
第二节50年代后期绍兴县经济社会的发展226
一、绍兴县建制的调整226
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227
三、以平水江水库为代表的水利建设229
四、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231
五、社队企业的兴起233
六、中央血防组批转县血防组报告235
第十二章 继续“大跃进”和应对困难局面237
第一节 开展“反右倾”斗争和继续“大跃进”237
一、开展“反右倾”斗争237
二、继续“大跃进”239
三、城市人民公社的试办242
第二节 努力应对困难局面243
一、生产生活出现严重困难243
二、采取缓解粮食困难的应急措施245
第十三章 对经济、社会、政治关系的全面调整248
第一节 初步贯彻调整方针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248
一、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纠正“五风”248
二、中央调查组在绍兴县251
第二节 农村政策的全面调整253
一、贯彻“农业六十条”,调整农村政策253
二、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局面的形成256
第三节 调整工商业和城市政策258
一、调整国营工业258
二、调整手工业和社队企业260
三、调整商业政策262
四、调整财政和金融政策264
五、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265
第四节 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事业267
一、调整党的统一战线政策267
二、调整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270
第五节 在调整中加强党的建设和战备工作272
一、开展党员再教育272
二、开展党员干部的甄别平反273
三、干部参加集体劳动275
四、中共绍兴县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76
五、加强民兵和战备工作279
第十四章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初步开展282
一、学习传达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282
二、开展农村整风整社运动284
三、开展农村“四清”试点和部署城镇“五反”运动2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全面铺开287
一、学习贯彻“双十条”287
二、由点到面开展农村社教运动289
三、开展城镇“五反”运动29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进一步展开294
一、学习贯彻“后十条”修正草案和“二十三条”294
二、各级贫协组织的建立297
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教训299
第十五章 调整任务的完成和十年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教训301
第一节 调整任务的完成301
一、实施继续调整301
二、调整国民经济的成效304
三、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306
第二节 十年建设的基本成就和经验教训307
一、十年建设的基本成就307
二、十年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310
第 三编 “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对“左”倾错误的抗争(1966年5月—1976年10月)315
第十六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稳定局势的努力315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的发动315
一、“文化大革命”从文教领域开始315
二、“文化大革命”向全社会扩展319
第二节 社会局势的全面混乱321
一、红卫兵运动与破“四旧”321
二、全面夺权引发的内乱322
第三节 稳定局势的努力325
一、县委稳定局势的努力和干部群众的抵制行动325
二、县生产办公室的成立326
三、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建立328
第十七章“斗、批、改”运动的全面开展和极左方针的贯彻330
第一节 全面开展“斗、批、改”运动331
一、“砸烂公检法”331
二、“清理阶级队伍”332
三、开展“教育革命”334
四、干部下放劳动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37
五、开展“三忠于”活动339
第二节 极左方针在经济领域的贯彻341
一、推行极左的经济政策341
二、上旺大队学大寨343
三、围垦海涂及其初步开发345
四、“夺煤大会战”347
第三节 整党建党和中共绍兴县第四次党代会的召开349
一、贯彻“五十字建党方针”的整党建党349
二、中共绍兴县第四次党代会的召开352
第十八章 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和中断354
第一节 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354
一、从“批陈整风”到“批林整风”354
二、领导班子的调整和党政机构的重建357
第二节 纠正极左的成效359
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及农业生产的恢复359
二、工业企业的整顿和工业生产的恢复及发展361
三、文化教育的初步恢复362
四、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364
五、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和掀起防治血吸虫病新高潮366
第三节“批林批孔”运动和纠正极左的中断368
一、“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368
二、“突击入党,突击提干”370
三、“三全会”的召开和社会动乱局面的再次出现371
第十九章 全面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373
第一节 全面整顿及其被迫中断373
一、贯彻整顿方针,发展工农业生产373
二、贯彻中央[1975]16号文件,纠正“双突”错误375
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整顿工作的中断377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及其严重危害378
一、绍兴人民自发悼念周恩来378
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及其严重危害380
第 四编 初步拨乱反正和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1976年10月一1978年12月)385
第二十章 思想政治上的初步拨乱反正385
第一节 开展“揭批查”运动385
一、揭批“四人帮”的罪行385
二、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388
第二节 恢复和整顿各级职能机构与整党整风391
一、调整充实领导班子和党政机构的整顿与恢复391
二、群众团体的整顿及工作的开展392
三、开展整党整风运动394
第三节 落实各项政策 初步平反冤假错案396
一、落实党的各项政策396
二、初步平反冤假错案和右派复查改正397
第二十一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复苏399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99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99
二、继续围垦和开发海涂402
三、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404
四、社队企业的整顿和发展407
第二节 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409
一、科教事业的恢复和发展409
二、卫生事业的恢复和发展412
三、文化事业的恢复和发展413
第二十二章 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416
第一节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16
一、“左”倾思想的延续和影响416
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与讨论418
第二节 工作重心的转移420
一、贯彻省第六次党代会精神,逐步转变工作思路420
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工作重心转移421
结束语424
附录一:绍兴县沿革表430
附录二:绍兴县辖区沿革表431
附录三:中共绍兴县委主要领导名录(1949.6 ~ 1978.12)434
附录四:绍兴县党组织和党员总数统计表(1949—1978)437
附录五:绍兴县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一览表438
参考文献439
后记442
热门推荐
- 3246907.html
- 312850.html
- 166341.html
- 2639809.html
- 3082332.html
- 2990153.html
- 2211500.html
- 1585479.html
- 1099658.html
- 1676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0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9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2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1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5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3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0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3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