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医学心理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医学心理学 第2版
  • 冯正真,王立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4478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90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医学心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医学心理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2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2

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3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4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5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5

三、机械论医学模式5

四、生物医学模式5

五、现代医学模式6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0

一、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1

二、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2

三、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3

第四节 医学心理学历史与现状16

一、古代医学心理学思想17

二、现代医学心理学发展18

三、当代医学心理学现状19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23

第一节 心理生理学理论23

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3

二、心理生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24

三、心理异常的心理生理学解释27

四、意义与局限29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30

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0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30

三、心理异常的精神分析解释33

四、意义和局限34

第三节 行为主义理论34

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5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35

三、心理异常的行为主义理论解释38

四、意义与局限39

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理论40

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0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41

三、心理异常的认知心理学解释43

四、意义与局限43

第五节 人本主义理论44

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4

二、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45

三、心理异常的人本主义解释46

四、意义与局限46

第六节 积极心理学观点47

一、观点的形成与发展47

二、积极心理学观点的主要内容47

三、心理异常的积极心理学观点解释48

四、意义和局限49

第三章 人脑的结构与心理机能51

第一节 脑的基本结构51

一、脑干、丘脑和小脑51

二、边缘系统52

三、大脑53

第二节 脑的基本机能系统55

一、脑的第一机能系统55

二、脑的第二机能系统56

三、脑的第三机能系统57

四、三个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57

第三节 脑的高级神经活动58

一、条件反射58

二、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60

三、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特点及相互作用61

四、大脑皮层分析综合机能61

五、信号系统62

第四节 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62

一、正常人体的研究62

二、割裂脑病人的研究63

三、脑损伤的研究65

第四章 人的心理过程与人格69

第一节 认知过程69

一、感觉70

二、知觉72

三、注意75

四、记忆与遗忘77

五、思维80

六、认知的神经生理机制84

第二节 情感过程89

一、情绪89

二、情感92

三、情绪与情感的关系92

四、情绪的神经生理机制93

第三节 意志过程96

一、概述96

二、意志过程的基本阶段96

三、意志过程中的冲突97

四、意志的神经生理机制98

第四节 人格心理98

一、概述98

二、人格结构99

三、人格的影响因素102

四、人格理论102

五、人格与健康107

六、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108

第五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112

第一节 个体心理发展112

一、人的毕生发展观112

二、婴儿期113

三、幼儿期115

四、儿童期117

五、青春期120

六、青年期122

七、中年期123

八、老年期124

第二节 社会心理125

一、人的社会化125

二、人际关系128

三、态度与改变131

四、环境与心理132

第三节 心理健康134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134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35

三、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136

第六章 应激与心身疾病140

第一节 应激概述140

一、塞里的应激概念和理论140

二、Chrousos和戈尔德的应激概念与理论142

三、McEwen应激理论的“非稳态负荷”142

四、应激的意义142

第二节 应激源144

一、应激源分类144

二、生活事件的分类145

三、生活事件研究146

第三节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149

一、认知评价149

二、应对方式150

三、社会支持152

四、人格153

第四节 应激反应155

一、应激的心理反应155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157

第五节 心身疾病159

一、心身疾病概述159

二、常见的心身疾病164

三、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168

第七章 心理异常172

第一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173

一、心理异常的概念173

二、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173

三、心理异常的分类175

第二节 心理异常的发生机制177

一、生物学模型177

二、心理学模型180

三、社会文化模型184

第三节 心境障碍186

一、心境障碍概述186

二、常见的心境障碍186

第四节 焦虑障碍190

一、焦虑障碍概述190

二、常见的焦虑障碍191

第五节 人格障碍199

一、人格障碍概述199

二、常见的人格障碍200

第六节 进食障碍205

一、进食障碍概述205

二、常见的进食障碍206

第七节 其他精神障碍206

一、性心理障碍206

二、物质使用障碍208

三、躯体形式障碍209

四、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11

第八章 心理评估216

第一节 概述216

一、心理评估的定义217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217

第二节 心理测验法218

一、心理测验的概念218

二、心理测验的功能219

三、心理测验者的条件220

四、临床心理测验评估者的职业要求220

五、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220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222

一、编制标准化223

二、实施过程标准化225

三、评分规则标准化225

四、心理测验的选择原则与合理使用225

第四节 心理测验的性质及基本原理226

一、心理测验的性质226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227

第五节 临床常用的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228

一、智力测验228

二、人格测验235

三、临床评定量表242

四、神经心理测验252

第九章 心理咨询258

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258

一、心理咨询的定义258

二、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259

三、心理咨询的对象及内容261

四、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262

五、心理咨询的目标与原则264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和分类266

一、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266

二、心理咨询的分类(范围)和形式268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270

一、资料收集271

二、资料分析272

三、综合评估与诊断273

四、制定咨询方案273

第四节 心理咨询的作用机制275

一、心理咨询的基本作用机制275

二、心理咨询作用机制的条件277

第五节 心理咨询的一般技术277

一、参与性技术277

二、影响性技术282

三、非语言技术284

第十章 心理治疗289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289

一、心理治疗的定义与分类290

二、心理治疗的发展简史290

三、心理治疗的对象和适用范围292

四、心理治疗的基本步骤293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机制295

一、心理治疗关系的作用机制296

二、心理治疗的脑机制296

三、心理治疗的认知机制297

四、心理治疗的情绪、情感机制298

五、心理治疗的行为机制298

六、心理治疗的语言机制298

第三节 精神分析疗法299

一、精神分析疗法原理与机制299

二、精神分析主要技术299

第四节 行为疗法302

一、行为疗法的原理和机制302

二、行为疗法主要技术303

第五节 认知行为疗法306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和机制307

二、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技术307

第六节 人本中心疗法310

一、人本中心疗法原理和机制310

二、人本中心疗法主要技术311

第七节 其他心理治疗313

一、森田疗法313

二、支持疗法316

三、家庭治疗318

四、叙事疗法320

第十一章 医患关系和病人心理324

第一节 医患关系324

一、医患关系的定义324

二、医患关系的性质325

三、医患关系的类型325

四、医患关系偏差的原因及对策326

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328

第二节 病人角色330

一、病人角色的定义330

二、病人的权利和义务330

三、病人角色偏差的类型331

四、病人的角色行为333

第三节 不同类型病人的心理特点与调适334

一、病人的基本需要334

二、特殊病人的心理336

第十二章 心理危机与干预351

第一节 心理危机概述351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351

二、心理危机的特征352

三、心理危机的分类353

四、心理危机的形成阶段354

五、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355

第二节 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模式与过程356

一、心理危机干预理论356

二、心理危机干预模式358

三、心理危机干预过程359

第三节 自杀与干预361

一、自杀的危险因素361

二、自杀的心理特征362

三、自杀的心理过程363

四、自杀的干预365

主要参考文献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