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战创伤护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战创伤护理
  • 王仙园,田晓丽,李亚洁主编;刘玉莹,周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755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军事医学-创伤-护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战创伤护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战创伤护理总论3

第1章 绪论3

第一节 战创伤的概念3

第二节 战创伤的分类与分型3

第三节 现代战创伤救护工作的特点4

一、现代战争的特点4

二、现代战创伤救护工作的特点5

三、高技术武器杀伤性能的发展趋势及致伤特点5

第四节 现代战创伤救护的技术原则5

第五节 战创伤外科与护理的发展6

第2章 战伤救护的组织与后送9

第一节 医疗后送组织9

一、战时医疗后送体系9

二、救治机构卫勤编组与任务11

第二节 伤病员分类15

一、分类的目的和意义15

二、分类的基本形式和步骤16

三、分类的基本要求16

四、分类的方法17

五、分类的标志17

一、后送组织领导18

六、分类登记统计18

第三节 伤病员后送18

二、后送方式19

三、后送的基本要求20

四、后送工具21

五、医疗后送文书21

第3章 战创伤救护技术24

一、止血24

二、包扎27

三、固定29

四、搬运30

五、通气32

六、心肺脑复苏34

七、战地输血36

八、战地输液38

第4章 现代武器的伤害特点与组织修复40

第一节 现代武器概述40

第二节 现代高技术武器的伤害特点40

一、核、化、生武器伤害40

二、高技术常规武器伤害42

三、新概念武器伤害43

一、组织修复概述44

第三节 现代武器损害的组织修复44

二、影响战创伤组织修复的因素45

三、重要战创伤的组织修复46

四、促进战创伤修复的医护措施48

第5章 战创伤心理护理50

第一节 应激概述50

一、应激的含义50

二、应激过程模式51

第二节 战创伤应激反应及其处理55

一、急性应激反应55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56

二、慢性战斗应激反应56

四、适应性障碍57

五、应激反应的处理57

第三节 军人心理健康维护与伤员心理护理59

一、平时心理健康维护59

二、战时心理调适64

三、战创伤伤员的心理护理66

第6章 战创伤的营养护理69

第一节 战创伤的营养代谢特点69

一、营养物质代谢特点69

二、伤员的营养需求71

第二节 战创伤的营养支持与护理73

一、战创伤营养支持73

二、各种伤情的营养护理74

第二篇 战创伤护理各论81

第7章 火器伤护理81

第一节 火器伤概述81

一、火器简介81

二、投射物的致伤机制81

三、火器伤特点83

二、止血85

一、通气术85

第二节 火器伤紧急救护85

三、包扎86

四、固定86

五、搬运86

六、火器伤护理原则87

第8章 冲击伤护理89

第一节 冲击伤的致伤机制89

一、超压和负压的直接作用89

二、动压的抛掷与撞击作用91

五、固体冲击波致伤机制92

四、水下冲击波致伤机制92

三、物体的间接致伤作用92

第二节 冲击伤的分类与临床特点93

一、冲击波传导介质分类伤情的特点93

二、冲击波损伤部位和器官分类伤情的特点94

第三节 冲击伤的防护与救护97

一、冲击伤的防护97

二、现场救护99

四、院内救治与护理100

三、搬运与后送100

第9章 烧伤106

第一节 病情评估106

一、烧伤面积的评估106

二、烧伤深度的评估107

三、烧伤程度的评估109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特点109

一、体液渗出期109

第三节 救治与护理110

四、康复期110

一、现场急救110

二、急性感染期110

三、创面修复期110

二、创面处置与护理112

三、烧伤休克的护理116

四、烧伤感染的护理118

五、烧伤康复与功能锻炼120

第10章 野外作训伤123

第一节 野外作业损伤123

一、挤压伤与挤压综合征123

二、冷伤128

三、咬伤与蜇伤131

一、软组织损伤139

第二节 军事训练伤139

二、骨折146

三、关节损伤150

四、泌尿系损伤154

第11章 战创伤休克157

第一节 休克的分类与基本病理生理变化157

一、休克的分类157

二、休克的分期158

三、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158

第二节 休克的临床表现与观察162

一、临床表现162

三、诊断164

二、实验室检查164

第三节 休克的治疗与护理166

一、治疗166

二、护理170

三、预防173

第12章 战创伤感染175

第一节 概述175

一、感染分类175

三、临床表现176

二、感染病因176

四、诊断177

五、治疗与转归177

第二节 常见病原菌177

一、战创伤感染致病菌的变迁177

二、战创伤感染的致病微生物178

第三节 肠源性感染179

一、问题的提出与证明179

二、肠源性感染的发病机制180

三、肠源性感染的过程181

四、战创伤肠源性感染的防治181

一、破伤风182

第四节 特异性感染182

二、气性坏疽184

第五节 抗生素的应用与护理186

一、抗生素使用须考虑的问题186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187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护理188

第13章 颅脑损伤193

第一节 闭合性脑损伤193

一、脑震荡193

二、脑挫裂伤194

三、脑干损伤196

四、丘脑下部损伤198

五、外伤性颅内血肿199

第二节 开放性颅脑损伤203

一、非火器性开放性颅脑损伤204

二、火器性颅脑损伤206

第14章 颌面颈部损伤211

第一节 颌面损伤211

一、颌面软组织损伤211

二、上下颌骨创伤213

第二节 鼻部损伤215

一、鼻骨骨折215

三、创伤性鼻出血216

二、鼻眶骨折216

一、眼附属器伤217

第三节 眼部损伤217

二、眼球损伤218

三、眼酸碱性化学伤220

第四节 耳损伤220

一、外耳损伤220

二、中耳损伤221

第五节 颈部损伤222

一、颈部软组织损伤222

三、内耳损伤222

二、咽、食管损伤223

三、喉、气管损伤224

第15章 胸部损伤226

第一节 胸膜、胸壁损伤226

一、肋骨骨折226

二、连枷胸227

三、气胸227

四、血胸228

五、治疗与护理229

一、致伤因素与病理生理231

第二节 肺创伤231

二、临床表现232

三、治疗与护理232

第三节 气管损伤233

一、致伤因素233

二、临床表现234

三、治疗与护理234

二、临床表现235

三、治疗与护理235

一、致伤因素235

第四节 食管损伤235

第五节 胸部大血管损伤236

一、胸主动脉破裂236

二、锁骨下动脉损伤237

第六节 心脏损伤238

一、闭合性心脏损伤238

二、穿透性心脏损伤239

第16章 腹部损伤242

一、腹壁损伤242

二、胃肠道损伤243

三、肝、脾脏损伤244

四、胰腺损伤246

六、腹部血管损伤247

五、肝外胆管、胆囊损伤247

第17章 泌尿生殖系损伤249

第一节 泌尿系统损伤249

一、肾脏损伤249

二、输尿管损伤251

三、膀胱损伤253

四、尿道损伤254

第二节 生殖系统损伤256

一、阴茎损伤256

二、阴囊及睾丸损伤257

三、女性生殖器损伤258

第18章 四肢脊柱损伤261

第一节 四肢骨关节损伤261

一、骨折与关节损伤的分类、诊断261

二、骨折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原则262

三、骨折与关节损伤的护理原则265

四、上肢骨折与关节损伤265

五、下肢骨折与关节损伤270

六、四肢火器伤275

第二节 脊柱、脊髓损伤278

一、致伤因素278

二、临床表现279

三、诊断280

四、治疗与护理281

第三篇 特殊环境战创伤护理285

第19章 高原战创伤护理285

第一节 高原环境特点285

一、地理特点285

二、气候特点286

第二节 高原环境对伤病的影响287

一、对机体的影响287

二、高原病291

三、对伤情的影响293

第三节 高原特殊的护理技术294

一、高原习服护理294

二、战创伤低氧血症与氧疗护理298

三、输液护理302

四、战创伤救护303

第20章 寒带地区战创伤护理306

第一节 寒区环境特点306

一、地理环境特点306

二、气候特点306

三、疫情特点307

二、寒冷环境所致非战斗性损伤308

第二节 寒冷环境对机体、伤情的影响308

一、寒区伤情特点308

三、寒冷环境对伤情的影响310

第三节 寒带特殊的护理技术312

一、冷伤救护312

二、雪盲的防护318

三、冬季室内空气的危害及防护319

四、寒带野战环境的输液技术319

一、地理特点321

三、水源特点321

二、气候特点321

第一节 亚热带丛林地区环境特点321

第21章 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护理321

四、疫情特点322

第二节 亚热带丛林环境造成的疾病及防护322

一、环境造成的主要疾病322

二、防护措施324

第三节 亚热带丛林特殊的护理措施326

一、环境对救护和伤情的影响326

二、战创伤救护措施327

二、湿热的微小气候环境331

一、气候特点331

第一节 高温高湿环境特点331

第22章 高温高湿环境战创伤护理331

第二节 高温高湿环境对机体和伤情的影响332

一、对机体的影响332

二、对伤情的影响333

第三节 高温高湿环境的特殊护理措施335

一、热习服训练335

二、伤口冲洗336

三、冷疗法336

五、营养干预337

四、伤口局部氧疗337

第23章 戈壁沙漠战创伤护理339

第一节 戈壁沙漠环境特点339

一、地理环境特点339

二、气候特点339

三、水源特点340

第二节 沙漠环境对机体的影响340

一、对器官、系统的影响340

二、常见的非战斗性损伤343

第三节 戈壁沙漠特殊的防护与护理347

一、战前防护347

二、战创伤特殊救护技术349

第24章 海上战创伤护理351

第一节 海上环境特点及影响351

一、地理特点351

二、气候特点351

三、船舶环境特点352

四、海上环境对人体的影响352

第二节 海上的主要伤情与救护354

一、战斗性损伤与救护354

二、非战斗性损伤与救护360

二、输液治疗盘(筐)的固定367

一、海上救治的基本原则367

第三节 海上特殊的护理技术367

三、海上救护平台的使用368

四、海上伤员转运及护理369

五、船体稳定性的护理对策371

第25章 空中战创伤护理374

第一节 高空环境特点374

一、高空物理环境特点374

二、机舱内物理环境特点375

第二节 高空环境对伤员的影响及防护377

一、低气压的影响及防护377

二、低氧的影响及防护379

三、加速度的影响及防护380

四、振动的影响及防护380

五、噪声的影响及防护381

六、温、湿度的影响及防护382

第三节 空中特殊的护理措施382

一、伤员医疗运送前的准备382

二、伤员运送的程序和实施方法384

第26章核、化、生武器伤害的护理387

第一节 核武器伤害的护理387

一、致伤因素及特点387

二、放射性伤害388

三、治疗与护理389

第二节 化学武器伤害的护理395

一、武器分类与伤害特点395

二、伤害的临床表现396

三、治疗与护理398

第三节 生物武器伤害的护理402

一、武器的种类与伤害特点402

二、伤害的临床表现403

三、防护与消毒隔离407

四、伤害的护理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