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唯物史观前沿问题研究 现代哲学视域下的一种理论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唯物史观前沿问题研究 现代哲学视域下的一种理论探索
  • 旷三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007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历史唯物主义(学科: 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唯物史观前沿问题研究 现代哲学视域下的一种理论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言:马克思创建“社会存在论”的思维方式——兼设一种唯物史观的现代假说1

一 “理性存在论”的思维范式1

二 “走出形而上学”:马克思对传统范式的批判和超越4

三 “存在之谜”的解答:“理性存在”向“社会存在”的本体转换10

四 马克思创建“社会存在论”的现代启示17

第一章 唯物史观的现代阐释——从本体论谈起23

一 唯物史观的本体论阐释24

(一)对本体论自身的阐释24

(二)对唯物史观与本体论关系的阐释30

二 现当代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启示32

(一)科学主义与本体论32

(二)语言转向与本体论36

(三)人本主义与本体论48

(四)生存实践与本体论50

三 唯物史观的本体论反思55

(一)没有本体论就没有哲学——马克思哲学的55

本体论论证55

(二)问题与方法——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内涵57

(三)唯物史观:传统本体论的解构与重建58

(四)唯物史观: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60

(五)本体论:唯物史观的立论根据63

(六)本体论: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手段65

四 人的社会存在——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与转换66

(一)人的社会生存转向——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范式的转变66

(二)人的生存实践——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变革73

一 本体论论争80

附: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80

(一)关于本体论含义的论争81

(二)关于本体论发展的历史形态82

二 唯物史观与本体论的关系论争83

(一)唯物史观有无本体论基础83

(二)唯物史观有什么样的本体论?83

第二章 历史主体项论91

一 历史主体的界定及历史的本质91

二 现实的人的逻辑生成100

三 对马克思哲学误解与误读:遮蔽历史主体的理解模式与遮蔽原因分析104

四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碰撞:主体终结了吗112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反主体观概览112

(二)从现实的人出发透视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相通之处与不同之处124

(三)结论和启示137

附:主体项问题研究综述139

一 主体概念的界定140

二 主体的存在形态和类型142

三 关于对主体的研究方式143

四 热点问题中的主体问题144

第三章 交往关系论152

一 交往关系的本真与其历史谱系152

二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交往关系161

三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重建生活世界165

四 交往:新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173

五 交往关系实践观:共产主义与全球化178

附:交往问题研究综述186

一 交往问题研究兴起之缘由186

二 交往范畴概念界定之争论188

三 交往范畴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191

四 哈贝马斯等西方哲学家的交往理论192

五 交往与文化、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196

六 交往实践观与全球化197

七 关于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交往与异化199

第四章 知识生产力论202

一 知识、知识经济、知识生产力204

二 知识经济语境中:“知识就是力量”209

三 知识经济与知识生产力:超越马克思的场域214

之外214

四 发展知识生产力的价值定位224

五 知识分子的使命230

六 中国背景下知识生产力的历史定位236

第五章 历史生成论243

一 马克思历史思维的存在论视域244

二 索解历史的司芬克斯之谜256

三 面向历史本身:历史生成论的思想内涵273

附:历史生成论研究综述287

一 历史生成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287

(一)历史的本质287

(二)社会历史规律287

(三)社会本体的生成288

(四)生成本体论290

(五)自然向人生成290

(六)生成的人291

二 劳动、实践在历史生成中的作用292

(三)异化劳动在人的生成之中的作用293

(二)实践导致了人类历史的生成293

(一)劳动在人的生成中的作用293

三 人在历史中的生成295

(一)人是如何生成的295

(二)人生成的阶段295

四 社会历史规律及其特性296

(一)社会历史规律的特性296

(二)社会发展史意义上的规律的若干问题的研究299

(三)社会历史规律的生成机制301

(四)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302

第六章 社会进步悖论304

一 社会进步观的不同观点305

二 社会进步的概念诠释311

三 社会进步的机制317

四 社会进步的实质320

五 社会进步悖论与历史辩证法——以卢梭、康德和黑格尔为例324

六 当代社会进步悖论剖析338

(一)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危机的全面爆发339

(二)技术理性泛滥——理性主体迷失于中途343

(三)市场经济与拜物教——独立的个人受抽象的统治349

附:社会进步问题研究综述354

一 关于社会进步的标准355

二 关于社会进步与道德356

结语: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362

一 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363

二 唯物史观的逻辑前提365

三 历史前提和逻辑前提的辩证统一367

后记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