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生存照顾的就业权保障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晓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4886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就业-权益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生存照顾的就业权保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就业与生存照顾1
第二节 行政任务与就业权保障9
一、社会发展与行政任务9
二、新中国政府行政任务的变迁11
三、行政任务本土情境下的就业权问题13
第三节 就业权的涵义及相关概念14
一、就业权(the right to employment)的涵义14
二、劳动权(labor right)16
三、工作权(right to work)17
四、生存权(the right to survive)19
五、社会权(social rights)21
六、社会保障权(right to social security)23
七、福利国家与福利权(welfare rights)24
第四节 研究方法26
一、价值分析方法27
二、实证分析方法28
三、社会分析方法29
第五节 研究思路30
第二章 就业权的基本权利属性及内容36
第一节 作为就业权核心的职业选择自由36
第二节 就业权基本权利属性的法理依据40
一、“人的尊严”40
二、“平等保护”43
第三节 就业权基本权利属性的规范依据45
一、国际立法45
二、国内立法49
第四节 就业权的双重面向及功能50
一、基本权利的双重面向50
二、基本权利的功能53
三、双重面向的就业权及其功能55
第五节 就业权的内容58
一、自主择业权58
二、职业培训权59
三、公平对待权61
四、职业咨询权61
五、获得就业援助权62
六、雇佣终止保护权62
七、应考试服公职权63
第六节 公民享有就业行政给付的要件65
一、国籍条件65
二、法定劳动年龄65
三、劳动能力66
四、有就业愿望66
第三章 就业权的国家义务67
第一节 国家作为就业权的主要义务主体67
一、传统的“基本权利—国家义务”对应关系67
二、新型的“基本权利—国家义务”对应关系69
三、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家职能的变迁69
第二节 基本权利的国家义务的层次71
第三节 就业权的国家尊重义务74
一、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74
二、国家尊重义务的内涵75
三、对就业权的合理限制及其原则76
第四节 就业权的国家给付义务80
一、就业权的分享权功能80
二、国家给付义务的涵义81
三、平等就业权的保障83
第五节 就业权的国家保护义务86
第六节 国民权向度上的国家义务89
一、外国人就业行政许可的目的90
二、外国人就业行政许可的性质91
三、外国人就业行政许可的条件92
第四章 就业权实现的行政法机制94
第一节 防御行政权不当干预机制99
一、行政干预及其界限100
二、对行政立法行为的规制104
三、行政许可及其界限106
四、就业领域的行政处罚112
第二节 行政给付机制113
一、就业行政计划115
二、就业行政指导118
三、就业行政合同122
四、就业行政奖励124
五、行政私法活动125
六、就业扶助128
七、公共就业服务131
八、就业培训与教育134
第三节 行政保护机制136
一、失业保护机制138
二、就业歧视的抑制机制141
三、对第三者侵权的保护机制149
四、暂行特别行政措施156
第五章 就业权保障的发展趋势展望160
第一节 防御机制的发展160
一、我国城乡二元制的就业保障制度160
二、城乡统筹就业制度161
三、城乡平等就业制度164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166
五、城乡一体的就业补贴制度168
第二节 行政给付机制的发展169
一、平等就业权的国家义务170
二、反对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的完善172
三、反对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和救济途径174
四、公平就业与消除就业歧视问题176
五、21世纪我国政府在就业权保障领域的行政给付177
第三节 行政保护机制的发展178
一、充分就业及政府义务178
二、就业保障模式从补缺型向普惠型的过渡182
三、就业保障民营化的发展183
四、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公私合作行政发展185
第六章 就业权的救济188
第一节 就业权的“权利束”特征及其可诉性分析188
第二节 立法救济191
第三节 行政救济193
一、劳动仲裁194
二、劳动监察195
第四节 司法救济196
一、民事诉讼197
二、行政诉讼199
参考文献207
热门推荐
- 402636.html
- 3171064.html
- 2682396.html
- 2790512.html
- 1256859.html
- 189993.html
- 2334945.html
- 1260136.html
- 192884.html
- 771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8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6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6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0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8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5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1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5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