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材栽培与加工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药材栽培与加工技术
  • 孙超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6716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药加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材栽培与加工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中药材栽培的概念3

一、中药材栽培的研究目的3

二、中药材栽培的概况4

三、中药材栽培的特点5

四、中药材栽培的发展方向6

五、学习中药材栽培应注意的问题7

第二篇 总论11

第二章 我国中药材资源及其区划11

第一节 我国自然环境概况11

一、我国的地表形态11

二、我国的气候11

三、我国的植被与土壤12

第二节 我国中药材资源概况12

第三节 中国中药材区划概要13

一、中药材区划的基本概念13

二、中国中药材区划的基本原则依据与分区系统14

三、中国中药材区划分区概述14

第三章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32

第一节 概述32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个体生长32

一、药用植物的营养生长33

二、药用植物的生殖生长37

第三节 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条件39

一、外界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39

二、内在因素对植物开花的影响41

三、控制开花在中药材栽培中的意义42

第四节 药用植物器官之间的生长相关性43

一、顶端优势43

二、药用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关性43

三、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相关性44

第四章 中药材栽培与气候条件的关系45

第一节 中药材栽培与光的关系45

一、光与光合作用的关系45

二、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45

三、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46

第二节 中药材栽培与温度的关系47

一、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47

二、低温的危害及抗寒锻炼48

第三节 中药材栽培与水分的关系48

一、水对植物生活的作用48

二、植物对水的适应性49

三、植物的抗旱性及抗旱锻炼49

四、水涝对植物的影响51

第四节 中药材栽培与空气、风的关系51

一、空气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51

二、风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52

第五章 中药材栽培与土壤的关系53

第一节 土壤与肥力53

一、土壤肥力53

二、土壤组成54

第二节 土壤与中药材生长发育的关系56

一、土壤质地56

二、土壤结构57

三、土壤的吸收性能58

四、土壤反应59

第三节 不良土壤的改良利用60

一、黄壤60

二、石灰土61

三、盐碱土62

第六章 中药材栽培与肥料的关系64

第一节 无机元素与中药材生长64

一、药用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64

二、营养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64

三、药用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其阶段性65

第二节 肥料的种类及特征66

一、农家肥料67

二、商品肥料68

第三节 施肥70

一、合理施肥的依据原则及影响施肥的因素70

二、施肥方法73

第七章 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74

第一节 栽培制度74

一、中药材布局74

二、复种76

三、间作、混作、套作77

四、轮作与连作80

第二节 土壤耕作82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82

二、土壤耕性83

三、土壤耕作措施83

第八章 药用植物的繁殖86

第一节 有性繁殖86

一、种子及其特性86

二、药用植物种子的采收87

三、种子的贮藏与寿命88

四、种子的休眠89

五、种子萌发的条件90

六、种子的品质检验91

七、播种92

八、育苗和移栽94

第二节 无性繁殖96

一、分离繁殖97

二、压条繁殖97

三、扦插繁殖98

四、嫁接繁殖98

第三节 离体组织培养繁殖100

一、离体组织培养繁殖的理论基础100

二、离体组织培养繁殖的4个阶段100

三、离体组织培养繁殖的基本途径101

四、离体组织培养繁殖的实验设备、灭菌方法和基本培养基102

五、离体组织培养繁殖技术104

第九章 真菌类中药材的栽培107

第一节 真菌类中药材的一般知识107

一、真菌类中药材栽培的意义107

二、药用真菌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07

三、药用真菌栽培中的重要生态因子108

第二节 真菌类中药材栽培的一些必要设备及操作109

一、一般设备及用具109

二、基本操作109

第三节 菌种分离培养、选育、复壮和保藏方法111

一、纯菌种分离培养111

二、菌种选育和复壮112

三、菌种保藏112

第四节 药用真菌的栽培技术113

一、段木栽培技术113

二、代料栽培115

第十章 中药材栽培的田间管理117

第一节 间苗、定苗、补苗117

第二节 中耕、培土与除草117

一、中耕117

二、培土118

三、除草118

第三节 灌溉与排水119

一、灌溉119

二、排水120

第四节 整枝修剪121

一、整形与修剪121

二、修根121

三、摘蕾打顶、人工授粉122

第五节 其他管理122

一、遮阴与支架122

二、防霜、防寒123

三、覆盖123

第十一章 中药材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及防治124

第一节 中药材栽培的病害124

一、病害的症状124

二、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125

第二节 中药材栽培的虫害127

一、昆虫的生长发育127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129

三、害虫的发生和环境条件的关系129

第三节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131

一、农药的种类131

二、农药的使用方法132

第十二章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135

第一节 中药材的产量与品质135

一、中药材的产量135

二、中药材的品质137

第二节 采收140

一、适时采收的意义140

二、药材采收期的确定141

三、传统采收经验介绍142

四、采收方法143

第三节 产地加工与贮藏143

一、产地加工143

二、贮藏145

第十三章 无公害中药材栽培147

第一节 生态学基本知识147

一、生态系统147

二、生态平衡149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危害152

一、原生环境的污染152

二、次生环境的污染153

三、环境污染的危害156

第三节 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的选择158

一、无公害中药材栽培区域的选择159

二、无公害中药材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选择159

第四节 无公害中药材栽培技术160

一、种子161

二、耕作制度161

三、施肥164

四、灌溉166

五、病虫害防治与无公害中药材栽培167

第五节 无公害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包装与贮运171

一、无公害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基本原则171

二、无公害中药材产品的包装要求172

三、无公害中药材的贮运173

第六节 无公害中药材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174

一、无公害中药材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174

二、制定SOP的理论基础和应遵循的原则174

三、制定SOP需要注意的问题175

第三篇 各论179

第十四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栽培179

Ⅰ.人参179

Ⅱ.天麻188

Ⅲ.天冬202

Ⅳ.半夏206

Ⅴ.麦冬210

Ⅵ.何首乌214

Ⅶ.山药217

Ⅷ.黄连222

Ⅸ.太子参226

Ⅹ.桔梗230

Ⅺ.木香235

Ⅻ.三七240

ⅩⅢ.射干245

ⅩⅣ.白芍248

ⅩⅤ.龙胆252

ⅩⅥ.浙贝母257

ⅩⅦ.党参261

ⅩⅧ.玄参267

第十五章 果实及种子类药材272

Ⅰ.栀子272

Ⅱ.吴茱萸277

Ⅲ.栝楼281

Ⅳ.罗汉果284

Ⅴ.木瓜290

第十六章 花、叶类药材296

Ⅰ.紫苏叶296

Ⅱ.金银花300

Ⅲ.款冬花305

Ⅳ.红花309

Ⅴ.菊花313

第十七章 茎木、皮类药材318

Ⅰ.杜仲318

Ⅱ.厚朴322

Ⅲ.黄柏327

Ⅳ.红豆杉331

第十八章 全草类药材336

Ⅰ.石斛336

Ⅱ.绞股蓝340

Ⅲ.麻黄344

Ⅳ.穿心莲347

Ⅴ.细辛351

第十九章 其他类中药材栽培357

Ⅰ.五倍子357

Ⅱ.狗脊363

Ⅲ.贯众366

参考文献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