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6年公众科普年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006年公众科普年报
  • 陈积芳主编;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754273698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56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06年公众科普年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揭秘果蝇视觉神经1

一、生命科学1

“多利”之父非真父2

人类“生命之书”解码99.99%2

少吃一点 长寿一点3

艾滋病毒来自黑猩猩得到证实4

美国首次启动非商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5

现代生物科技 再造5亿年前古老基因5

找到人类进化关键基因6

首棵树基因组诞生6

破译蜜蜂全基因组7

为穴居人做DNA分析8

最早飞翔的哺乳动物8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3亿亩10

二、生物技术10

活细胞控制机器人11

DNA折纸术11

克隆猪肉更健康吗12

转基因酵母合成青蒿酸12

魔高道更高 抗生素又有新希望13

糖制造塑料的新工艺14

人造精子育出小鼠14

合成分子可杀癌细胞15

15秒见效 纳米纤维迅速止血15

科学家造出首个人工肝16

视网膜细胞移植有望使盲人复明17

羊水干细胞育出人类心脏瓣膜18

三、医疗卫生18

八肢婴儿“重生”记18

频繁倒时差将造成永久性损害19

美国解除隆胸材料禁令20

干细胞治疗肌营养不良症21

以虚应虚 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幻肢痛”21

我国发现老年痴呆症致病新机制22

是谁揭开了爱因斯坦大脑之谜22

世界首例“换脸人”恢复容颜23

环肥燕瘦要看肠道细菌脸色24

四、信息技术25

我国造出世界上最宽的信息高速公路25

美国首次在人体内植入芯片以识别身份25

我国浏览器进欧美市场26

IPv6地址申请 我国再次落后发达国家27

我国制定完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国家标准27

我国参与制定互联网国际标准28

计算机开始看懂平面图片28

我国计算机病毒本土化趋势明显29

全球首款高清电视闪存盘在深圳面世29

大型网游可能导致儿童社交能力下降30

世界上第一台中餐机器人厨师问世30

我国首款WLAN芯片研制成功31

中文博客数量超过5000万 发展开始放缓32

美国科学家发明能进行复杂手术的机器手32

我国科学家新方法制备高度取向有机-无机超晶格34

柔软的“纳米皮肤”可导电34

五、材料科学34

美国科学家发现超导“三明治”35

让碳纳米管在集成电路上“听从安排”36

我国碳化硅反射镜研制各项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36

日本刷新单一元素超导临界温度纪录37

我国种出“纳米花”37

我国建成世界第一条氯代苯酐生产线38

6年炼成“透明陶瓷之王”38

美国科学家造出单分子晶体管39

中英合作 喷丸处理金属玻璃有进展40

厘米尺度铜基块体金属玻璃研究取得新进展40

我国科学家在超轻多孔金属材料研究方面获重要突破41

哈勃望远镜首次拍摄到北极星隐身“小伙伴”42

六、天文科学42

科学家首次证明彗星有冰43

银河系附近发现多个“星系种子”43

火星走过三个时代44

科学家确定两星系团周围气体的化学成分44

科学家发现独特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45

亦吞亦吐 揭开黑洞饕餮之谜45

冥王星出列 太阳系仅存八大行星46

传统说法有误 我国科学家揭秘极光来源47

火星曾经有水 “快车”发现证据47

科学家发现宇宙存在暗物质的直接证据48

七、航天技术与空间开发49

人类首个冥王星探测器发射升空49

我国将率先探测全月球月壤厚度50

日本发射首颗红外天文卫星50

我国探月工程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竣工51

新型伽马望远镜2007年升空 将研究黑洞暗物质51

美国宇航局将发射探测器拍摄首张太阳立体影像52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52

首位女太空游客成功飞天53

太空挥杆 高尔夫球飞越320万千米54

八、地球资源55

二氧化碳影响全球水循环55

我国发现世界最早的游泳哺乳动物化石55

8年跟踪 发现南极靠向南美56

我国科学家发现远古新物种57

我国科学家发现最原始的肉鳍硬骨鱼化石58

科学家发现山体移动的动力来源58

全球变暖新危害:严重影响生物群落生长繁衍59

南非发现3.6亿年前的七鳃鳗化石59

近50年来我国西部82%的冰川在退缩60

北极竭力抗拒全球变暖61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发现200平方千米湖泊群61

我国青藏高原发现榴辉岩带62

极端环境催生极端生物62

欧洲发现考古史上最大的恐龙化石63

九、海洋科学64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全面完成目标64

从天看海 中美首次探到深海涡漩65

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凯旋65

我国成功举行首次海啸演习66

我国近海潮汐潮流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67

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合成多种海洋天然产物67

我国展开最大规模的近海水体环境调查68

我国建成新一代大洋实时观测系统68

我国致力海草保护受联合国官员称赞69

我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启航70

我国出台《海洋环境保护法》首个配套条例70

我国海洋地震预警机制正式启动71

十、气象科学72

我国首次自主进行大规模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创新研究72

防灾减灾成为世界气象日主题73

天地一体化 卫星遥感数据全国共享73

地表温度可能已接近危险水平74

南极上空臭氧洞再创历史纪录74

非洲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脆弱75

全球变暖严重威胁世界经济75

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76

突发性天气预报的应急响应软件系统面世77

全球集合预报系统通过准业务化验收77

北极也许在2040年消失78

十一、能源技术79

我国能源立法提速79

可再生能源电价确定80

日本开采可燃冰试验获成功80

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居世界首位81

我国诞生利用海流能量的“水下风车”81

世界最小的发电机问世82

我国能源消费增长有所下降83

长三角兴起“绿色能源”潮83

“人造太阳”成功放电84

科学家首次确定光合作用中光系统Ⅱ的结构85

我国研制成功首套可燃冰保真取样器85

世界最大沼气发电厂在韩国建成86

英国拟建世界最大近海风电站86

电池将对环境更加友好87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取得突破87

我国首个国产化秸秆直燃发电示范项目点火运行88

上海市公布《上海能源白皮书》89

我国“替代能源”持续取得重要进展89

成都启用电子眼 让公交真正优先91

缓解交通压力 2012年巴黎旧城“拒绝”机动车91

十二、交通科技91

法国:船艇工业看好中国市场前景92

德国研制成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93

2010年长三角城市实现交通一卡互通93

我国与东盟共谋澜—湄国际航运合作94

海峡西岸将崛起我国第五大港口群95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构筑ITS平台96

上海世博交通宜人畅达96

十三、环境保护98

水面无土栽培可助修复黑臭河道98

全球主要河流一半严重枯竭或被污染99

全球首座无污染煤电站在德国动工99

青藏铁路通车 生态保护同行100

南极生态体系遭受外来物种威胁101

我国未来五年环保主要目标:控制二氧化硫总量101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启动102

我国首次发布生态工业园区标准102

含氟冰箱、冰柜2007年起禁止销售103

我国近岸海域14万平方千米被污染103

“水中熊猫”白鳍豚可能已灭绝104

每年53万亚洲人死于空气污染105

十四、重大工程106

我国最大造船基地建设全面铺开106

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107

三峡工程质量总体优良107

上海港向世界第一大港进军108

“鸟巢”建设步入新阶段109

晶莹剔透“水立方”110

世界最大规模桥隧越江工程即将开工110

十五、军事科技112

美国成功地进行机翼变形原理验证试飞112

看看你的鼻子能不能适应战争112

打造现实“机械战警” 美国宣布“未来战士”计划113

飞行表演掀起“龙”旋风113

我国武器系统悄然迈入精确制导时代114

液体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115

“鹰击长空” 国产“歼-10”战机正式装备部队115

小小“青草” 探测地雷好身手116

潜艇也能用水泥造吗116

美国科学家首次研制出三重自旋超导电流117

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发现X1835新粒子117

十六、基础学科117

科学家以飞秒速度“捕捉”分子运动118

美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边缘状态下的电子119

核聚变等离子体维持纪录被刷新119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实现分子组装结构对称性转变120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B介子纯轻子衰变现象120

物质与反物质以每秒30000亿次速率相互转变121

离子色谱研究获重大突破121

法国物理学家研制出桌面型粒子加速器122

俄罗斯科学家成功观测到“放牧”原子现象122

日本依靠光子晶体共振器控制光的传播速度123

十七、重要科技奖项124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 2005年度国家科技大奖揭晓124

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叶笃正125

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孟超127

自主创新创辉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成果扫描128

上海隆重召开科技大会130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揭晓——重彰原创性 凸显企业主体131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揭晓132

“沉默”是金——解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132

回望宇宙的婴儿时代——解读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133

描述真核细胞的转录——解读诺贝尔化学奖成果134

附录135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135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146

《科学》杂志评出2006年十大科学进展154

后记1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