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史 第6卷 近代时期 1840-1919 中国近代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白寿彝主编;陈其泰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6070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史学史-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史 第6卷 近代时期 1840-1919 中国近代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时代剧变推动下近代史学的发轫与演进1
第一节 民族危机的紧迫感与救亡图强史学的勃兴2
第二节 维新变法酝酿发动与近代历史变易观和进化论的传播8
第三节 封建帝制崩溃前后“新史学”的倡导和推进14
第二章 龚自珍的社会历史观26
第一节 对危机时代的敏锐反映27
一、激烈批判专制制度的腐朽27
二、大力针砭空疏学风倡导学术经世30
一、“治世—衰世—乱世”33
第二节 改造公羊学说 构建变革的历史哲学33
二、“少年《尊隐》有高文”36
第三节 朴素的古代社会进化观39
一、探求上古文明之起源39
二、驳“严夷夏之大防”的迂见42
第四节 擅长西北边疆史地研究43
第三章 魏源:近代史开端时期杰出的史学家48
第一节 魏源的历史变革思想49
一、警告衰世的到来49
二、倡导经世学风50
三、进化的变革的哲学观56
第二节 《圣武记》对清代盛衰的探索58
一、探索清朝统治的盛衰59
二、对边疆民族问题的记述62
三、总结军事指挥上的成败得失64
四、《圣武记》在历史编撰和历史文学上的成就65
五、比较和局限67
一、呕心沥血总结历史经验70
第三节 《海国图志》:爱国主义的名著70
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起点73
三、《海国图志》的编撰特点77
四、《海国图志》的深远影响83
第四节 《道光洋艘征抚记》对当前“活的历史”的记载85
一、著述的勇气85
二、具有鲜明爱国思想的信史87
三、与歪曲历史的记载相对比91
第五节 《元史新编》的史学价值93
一、著述背景与机遇99
第四章 徐继畬、梁廷枏、夏燮的史学99
第一节 徐继畬《瀛寰志略》的特色99
二、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的起点100
三、与《海国图志》的比较104
第二节 梁廷枏:《夷氛闻记》和《海国四说》的史学价值106
一、《夷氛闻记》的爱国御侮思想107
二、《夷氛闻记》的史料价值110
三、《海国四说》对外国知识的介绍114
一、“沥血叩心,忧危入告”的著述精神119
第三节 夏燮的史学成就119
二、歌颂爱国军民 揭露投降派罪行121
三、编撰《明通鉴》 总结历史教训125
第五章 边疆历史地理学的兴起128
第一节 张穆著《蒙古游牧记》128
一、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128
二、显著的特色 宝贵的价值130
第二节 何秋涛著《朔方备乘》137
一、“备用”的宗旨和编撰的特点138
二、记载中俄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139
三、详载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始末144
四、记述全面 议论精辟147
第三节 蒙元史研究的新风气151
一、晚清蒙元史研究的兴盛151
二、传统汉学精神与晚清蒙元史考证154
三、中西文化交流与蒙元史研究的新路159
四、蒙元史研究的集大成161
一、萌芽中的近代进化史观164
第一节 早期维新派的历史变革思想164
第六章 19世纪70至80年代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164
二、初步的世界观念166
三、“变局观”与社会改革思想168
第二节 王韬与《法国志略》174
一、《法国志略》的编撰与重订174
二、对西方国家富强之道的认识176
第三节 黄遵宪《日本国志》的史学价值178
一、对明治维新“改从西法,革故取新”的及时总结179
二、打开观察世界潮流的窗口185
三、具有强烈的史论色彩188
第七章 戊戌维新时期历史观的新进展194
第一节 康有为公羊“三世说”历史观与维新变法的发动194
一、公羊学说何以被改造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196
二、“三世说”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糅合203
三、变革的历史观与维新变法的发动206
第二节 严复与近代进化论的迅速传播208
一、天演学说风靡海内208
二、爱国志士共同的思想历程215
第八章 梁启超:“新史学”思潮的出色代表219
第一节 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地位220
一、“新思想界之陈涉”220
二、批判封建专制 力倡“新民”之说226
第二节 梁启超《新史学》的划时代意义232
一、倡导“史界革命”232
二、论“正统”和“书法”238
第三节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非凡气魄240
一、高度的洞察力240
二、中肯的分析243
三、鲜明的批判精神246
第四节 当代史述·人物传记·亡国史鉴248
一、《戊戌政变记》248
二、《袁崇焕传》和《王荆公》253
三、亡国史鉴259
第五节 两部先秦史名作260
第九章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的成就274
第一节 历史观指导上的探索和突破274
第二节 对中国历史演进别开生面的论述279
第三节 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描绘284
第四节 创造了新颖的编撰形式287
第十章 20世纪初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289
第一节 邹容与《革命军》289
第二节 陈天华与《猛回头》、《警世钟》293
第三节 章炳麟的政论与史论296
一、与“新史学”思潮相合拍296
二、继承朴学成就与运用西方新学理299
三、提倡“国粹”与鼓吹民族主义304
一、国粹派史学的形成307
第四节 国粹派的史学活动和史学成就307
二、国粹派的史学观点与治史方法311
三、国粹派史学的成就与局限320
第十一章 近代时期其他史学著述325
第一节 《汉学师承记》的学术史价值(附:《宋学渊源记》、《汉学商兑》)325
一、对乾嘉汉学兴盛的及时总结327
二、着力摹写汉学家的治学特色和精神风貌333
三、倾注著者感情 凸显学术个性340
四、引起的评论和辩难345
一、《湘军志》348
第二节 《湘军志》和《清朝续文献通考》348
二、《清朝续文献通考》354
第三节 南明史和辽、金史著作361
一、《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361
二、《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366
第十二章 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内在动力、时代条件和学术机遇369
第一节 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内在动力369
一、批判专制 憧憬民主371
二、朴素的历史进化观373
三、历史编撰中生命力的显示376
四、考史方法中科学因素的发扬377
第二节 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影响379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西文化接触与史学风气的变化379
二、从冯桂芬《采西学议》到黄遵宪《日本国志》及时记述日本“改从西法”383
三、戊戌前后以输入西学为急务与对“君史”的批评386
四、严复对西方近代思想系统传播的巨大功绩390
五、以新鲜的历史观为指导与“近代史学”的正式产生394
第三节 新史料发现提供的学术机遇396
第十三章 中国史学近代化新格局的创辟402
第一节 史学研究的新方法、新领域、新范式402
一、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成功运用402
二、陈垣:宗教史的开山之作418
三、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新范式425
第二节 历史观的新变革442
一、陈独秀:“思想界的明星”443
二、李大钊:由具有卓识的社会历史观点走向唯物史观448
后记456
热门推荐
- 1206605.html
- 2879510.html
- 1400987.html
- 3377988.html
- 1157089.html
- 3333957.html
- 1925126.html
- 312917.html
- 81606.html
- 725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6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2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7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5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5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2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3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