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韵学读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晓南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0705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汉语-音韵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音韵学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音韵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1
导言1
第一节 基本原则2
科学的研究:语音学&赵元任2
音韵学不是绝学&罗常培2
第二节 研究方法7
音韵学的研究方法&杨耐思7
论“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的结合——兼论汉语史研究中的“犬马—鬼魅法则”&鲁国尧18
第二章 音节分析与音系归纳26
导言26
第一节 反切28
汉语音韵:反切&王力28
附录:合声反切之法&劳乃宣35
《广韵》的反切和今音&李荣36
第二节 音系归纳48
一、声调系统48
调四声谱&佚名48
四声论&(隋)刘善经49
四声实验录:余论&刘复50
一套标调的字母&赵元任53
二、韵书与韵部系统56
韵书之始&(清)顾炎武56
附录1:颜氏家训:音辞&(北齐)颜之推56
附录2:四声论&(隋)刘善经57
附录3:封氏闻见记:文字·声韵&(唐)封演57
考定《广韵》独用同用四声表&(清)戴震58
附录:《切韵》部目次序考&王国维60
三、声母系统及相关问题61
论声母晚出&张清常61
归三十字母例(斯○五一二)&周祖谟63
附录:三十六字母来历与发音&(明)吕维祺64
三十六字母及归纳助纽字表&(宋)佚名65
附录1:汉语音韵学:字母&王力65
附录2: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韵目今读表&鲁国尧 吴葆勤66
第三节 音理探求71
一、切韵学与等韵学71
论宋元切韵学&鲁国尧71
明清等韵学的发展&李新魁73
二、开合、洪细、内外、轻重及其他77
音学辨微:辨开口合口·辨等列&(清)江永77
释重轻&罗常培78
关于“等”的概念&唐作藩84
等韵溯源&俞敏87
三、门法98
门法沿革&魏建功98
附录:门法玉钥匙&(元)刘鉴100
汉语音韵:门法&王力101
第三章 上古音105
导言105
第一节 对象·材料·方法106
诗音&(宋)项安世106
《毛诗古音考》序&(明)陈第107
《音学五书》叙&(清)顾炎武107
《古韵标准》例言&(清)江永108
音译梵书与中国古音&(俄)刚和泰著 胡适译110
第二节 周秦语音114
一、古声母研究114
古无轻唇音·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清)钱大昕114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章太炎122
照二归精说&黄侃123
喻母古读考&曾运乾124
古有复辅音说&林语堂135
二、古韵分部异同考&王力141
三、上古韵母系统研究:脂微分部的理由&王力151
四、关于周秦古音的声调问题&史存直155
第三节 相关研究166
歌戈鱼虞模古读考&汪荣宝166
几个上古声母问题&李方桂175
第四章 中古音182
导言182
第一节 代表音系183
陆法言的《切韵》&李荣183
《切韵考》序·条例&(清)陈澧196
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材料综述&(瑞典)高本汉198
《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白涤洲202
第二节 相关研究221
《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周祖谟221
《广韵》重纽试释&董同龢238
附录:天宝《韵英》陈廷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武玄之《韵诠》分部考&王国维253
第五章 近代音256
导言256
第一节 代表音系257
《中原音韵》序&(元)周德清257
《中原音韵》音&杨耐思258
第二节 相关研究266
论宋词韵及其与金元词韵的比较&鲁国尧266
记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陆志韦293
第六章 历史方言音韵313
导言313
第一节总论314
汉语语音通史框架研究:散点多线式框架&何九盈314
汉语历史方言语言研究的几个问题&刘晓南321
第二节 分论335
陈宋淮楚歌寒对转考&林语堂335
东晋南朝之吴语&陈寅恪338
吴棫《韵补》和宋代闽北建瓯方音&邵荣芬340
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读《利玛窦中国札记》&鲁国尧356
热门推荐
- 3546812.html
- 292271.html
- 2404821.html
- 242451.html
- 2266052.html
- 676381.html
- 2385406.html
- 3813644.html
- 2525987.html
- 1819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3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9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8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8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3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0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5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6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6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