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1487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学体系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2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3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结晶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学体系的内容与特点7
一、研究的主要对象7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8
三、科学体系的特点9
第三节 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学体系的主要方法12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12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14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5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学体系的现实意义15
一、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16
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16
三、是对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积极贡献17
第二章 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9
第一节 文明的概念与演化19
一、文明概念的起源和演化19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学说24
三、文明的实质26
一、历史继承性29
第二节 文明的基本特征29
二、社会统一性30
三、民族性32
第三节 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33
一、文明的产生时期33
二、进入文明时代36
三、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40
第三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产生43
一、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升华43
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成果45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反映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47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47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反映48
三、造福于全体社会成员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50
一、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规律50
二、科学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相互促进的规律52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人的现代化相辅相成的规律54
四、对以往精神文明成果批判继承的规律56
五、分阶段、多层次发展的规律58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社会条件6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发展60
二、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贡献62
第四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66
一、指导方针的内容66
二、怎样贯彻落实指导方针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7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75
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7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79
一、根本任务是什么79
二、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作用83
三、提高人的素质的基本途径84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8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86
一、马克思主义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科学的世界观86
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89
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94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97
一、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97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01
三、坚持“双百方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103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105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105
第六章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05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07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08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111
一、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理论教育111
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118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121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种具体方法121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种主要方式125
第七章 理想建设129
第一节 理想的含义及其社会作用129
一、什么是理想130
二、理想的社会作用132
三、理想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35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38
一、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138
二、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140
三、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理想教育143
第八章 道德建设1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45
一、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145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特点146
三、社会主义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48
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49
第二节 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及方法149
二、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1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60
一、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160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62
三、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163
四、道德评价与修养165
五、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关系166
第九章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68
第一节 教育科学文化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169
一、教育科学文化的性质169
二、教育科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170
第二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75
一、知识分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175
二、知识分子的光荣使命177
三、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80
第三节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182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83
二、积极发展科学技术事业186
三、繁荣文学艺术事业188
第十章 民主与法制建设191
第一节 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191
一、现阶段最高类型的民主192
二、建设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194
三、实现高度民主是一个客观渐进的过程195
笫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198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198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200
第三节 民主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203
一、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203
二、民主与法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206
三、精神文明建设是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条件207
第十一章 生活方式建设209
第一节 生活方式的变革209
一、什么是生活方式209
二、生活方式决定于生产方式212
三、生活方式变革的必然性215
第二节 生活方式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16
一、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216
二、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20
三、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完善和发展224
笫三节 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225
一、什么是风俗习惯225
二、风俗习惯的二重性与移风易俗的重要性227
三、如何进一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228
四、移风易俗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229
一、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提出的社会条件232
第一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232
第十二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32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2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38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238
二、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41
第三节 旗帜鲜明地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243
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及其根源244
二、在思想上筑起抵御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246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50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方针和总政策250
一、全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251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54
第二节 发展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1
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262
二、发展商品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265
三、精神文明建设是使商品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266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269
一、全面改革与精神文明建设270
二、对外开放与精神文明建设274
第十四章 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278
第一节 必须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279
一、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必须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27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决定、必须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281
三、历史经验证明,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282
第二节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实现党对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的前提和保证284
一、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必须以搞好党的自身建设为前提284
二、端正党风,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切实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的基础286
三、共产党员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287
第十五章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289
第一节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意义289
一、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特点289
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意义292
第二节 十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发展趋势295
一、“创建做”活动298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主要方式298
二、“共建”活动300
三、“竞赛”活动302
四、社会公益活动305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基本经验307
一、加强领导307
二、多办实事308
三、条块结合、齐抓共管309
四、树立典型310
五、抓好基层310
六、坚持经常311
后记313
热门推荐
- 940193.html
- 1736946.html
- 2850602.html
- 392033.html
- 1960560.html
- 3591348.html
- 2223972.html
- 2323484.html
- 3192517.html
- 1445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4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1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7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7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2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3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7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5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9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