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磁兼容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磁兼容原理
  • (美)凯瑟著;肖华庭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15290·109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磁兼容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电磁干扰的原因1

1.2 电传输2

1.3 电磁干扰效应4

1.4 电磁兼容性的实施方法5

1.5 电磁兼容性领域的发展7

1.6 本书的安排7

第二章 传导干扰源及其性质8

2.1 传导干扰源的性质8

2.2 干扰的性质13

2.3 减小传导干扰的设计要领18

2.4 参考文献22

第三章 辐射干扰源及其特性23

3.1 辐射干扰源的性质23

3.2 电磁脉冲44

3.3 设计方法50

3.4 参考文献51

第四章 由传导和辐射耦合造成的干扰54

4.1 传导耦合54

4.2 辐射耦合58

4.3 设计方法63

4.4 参考文献65

第五章 接地与搭接66

5.1 设计程序66

5.2 接地与搭接的定义67

5.3 基本的接地概念68

5.4 电路接地的考虑72

5.5 电源的接地75

5.6 继电器的接地78

5.7 电缆屏蔽层的接地79

5.8 接地设计准则83

5.9 搭接的目的与种类84

5.10 搭接的方法86

5.11 搭接面的处理87

5.12 腐蚀与合金化87

5.13 搭接的有效性91

5.14 搭接电阻92

5.15 搭接阻抗95

5.16 搭接的测试96

5.17 良好搭接的一般原则99

5.18 参考文献100

第六章 屏蔽101

6.1 实心型材料的屏蔽效果101

6.2 多层实心型屏蔽107

6.3 薄膜屏蔽109

6.4 屏蔽接缝111

6.5 非实心型屏蔽113

6.6 电缆和连接器的屏蔽122

6.7 良好屏蔽要领的综述128

6.8 参考文献131

第七章 滤波132

7.1 滤波器的特性132

7.2 滤波器的构成135

7.3 感性负载的瞬态抑制144

7.4 电源线滤波器146

7.5 噪声抑制电路148

7.6 专用滤波元件150

7.7 专用滤波器153

7.8 参考文献157

第八章 专门的屏蔽材料和元件158

8.1 衬垫158

8.2 弹性指簧164

8.3 导电涂层165

8.4 滤波器触点连接器171

8.5 参考文献174

9.1 发射机175

第九章 设备的设计175

9.2 接收机177

9.3 天线系统178

9.4 电源178

9.5 电动机179

9.6 控制器件179

9.7 数字电路180

9.8 数字计算机181

第十章 数学模型186

10.1 源模型186

10.2 耦合模型187

10.3 接受器模型189

10.4 模型设计示例190

10.5 小结192

10.6 参考文献193

11.1 系统内部干扰的分析程序197

第十一章 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分析程序197

11.2 系统之间的分析程序218

11.3 程序选择222

11.4 参考文献225

第十二章 电磁干扰预测227

12.1 计算机分析原理227

12.2 用模型进行兼容性分析228

12.3 用模型进行规范研制230

12.4 利用模型计算弃权234

12.5 测试数据的使用与输入235

12.6 程序输出示例236

第十三章 军用标准和规范237

13.1 标准与规范的特点237

13.2 军用电磁兼容标准239

13.3 表示电磁兼容性极限的单位244

13.4 定义与术语245

13.5 军用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发展趋向248

13.6 参考文献249

第十四章 工业与政府规范250

14.1 颁布电磁兼容性标准的机构250

14.2 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要求251

14.3 辐射卫生局(BRH)的要求252

14.4 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标准253

14.5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的建议253

14.6 参考文献255

第十五章 电磁兼容性试验计划与步骤258

15.1 试验环境的建立258

15.2 接口的考虑258

15.3 试验方案的内容258

15.4 兼容性准则259

15.5 试验的自动化260

15.6 试验的准备260

15.7 试验步骤263

16.1 带宽与接收机的灵敏度264

第十六章 场强与传导干扰的测量方法264

16.2 扫频测量265

16.3 场强测量266

16.4 时域测量与频域测量的对比268

16.5 参考文献269

第十七章 试验装置与设备270

17.1 传导测量270

17.2 辐射测量274

17.3 信号源277

17.4 接收机279

17.5 电磁干扰的自动测量系统280

17.6 光导纤维282

17.7 参考文献283

第十八章 试验设施284

18.1 屏蔽室284

18.2 吸收材料286

附录Ⅰ:本书主要技术术语中英文对照表288

附录Ⅱ:本书用到的名词缩写对照表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