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辐射防护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学辐射防护学
  • 强永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5056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放射医学-辐射防护-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辐射防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辐射的基本概念2

一、辐射的特点和组成2

二、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3

第二节 医用辐射的发展和回顾4

一、辐射的医学应用概述4

二、医学辐射防护学的发展7

案例(1-1)7

第二章 核辐射的物理基础12

第一节 原子结构、X射线与核素12

一、原子结构12

二、X射线13

三、核素、同位素和同质异能素15

四、稳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15

第二节 原子核的衰变、裂变与聚变15

一、原子核的质量亏损和结合能15

案例(2-1)16

二、核衰变类型和规律17

三、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20

第三节 放射线与物质作用的物理基础22

一、电离和激发作用22

二、散射和吸收22

三、轫致辐射和湮没辐射22

四、切连科夫辐射22

第三章 人体辐射计量学24

第一节 电离辐射计量学24

一、照射量24

二、吸收剂量26

三、比释动能26

四、当量剂量27

案例(3-1)27

五、有效剂量28

案例(3-2)28

六、待积剂量29

七、涉及群体的剂量30

八、常用电离辐射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30

第二节 非电离辐射计量学31

一、电磁辐射计量31

二、核磁共振计量34

三、超声辐射计量34

四、激光辐射计量35

第四章 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原理38

第一节 电离辐射与生物靶学说38

案例(4-1)38

一、靶学说和靶数学模型39

二、辐射的种类及其与物质作用的特点41

第二节 传能线密度、相对生物效能与辐射敏感性45

一、传能线密度45

二、相对生物效能45

案例(4-2)46

三、辐射敏感性47

第三节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作用的化学基础49

一、辐射与自由基等活性基团49

二、自由基等活性基团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52

二、电离辐射的原发作用和继发作用53

四、辐射对信号转导的作用55

五、电离辐射对细胞周期的作用56

第四节 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影响因素57

一、辐射源相关的因素57

二、受照机体的相关因素59

三、环境相关因素60

第五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63

第一节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分类63

一、早期效应和迟发效应64

二、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64

三、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64

四、电离辐射的旁效应64

第二节 电离辐射的细胞生物学效应64

一、电离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和凋亡64

二、细胞存活曲线及其参数66

三、电离辐射诱发细胞染色体畸变66

案例(5-1)69

四、电离辐射诱发的旁效应69

第三节 电离辐射的随机性效应69

一、随机性效应特征69

二、电离辐射致癌效应70

三、电离辐射遗传效应72

案例(5-2)73

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确定性效应74

一、确定性效应特征74

二、出生前确定性效应74

三、出生后确定性效应75

四、儿童确定性效应77

第五节 小剂量低剂量率照射的几种观点79

一、小剂量低剂量率照射的生物作用79

二、低剂量有益80

二、超过阈值有害80

四、线性无阈有害80

第六章 电离辐射对造血和免疫系统的影响82

案例(6-1)82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影响83

一、造血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特点83

二、造血系统的辐射损伤特点84

三、电离辐射出血综合征84

四、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近期和远期效应86

五、骨髓造血损伤的靶分子基础86

第二节 电离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87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特点87

二、免疫系统的放射敏感性87

三、急性全身照射的免疫效应89

四、慢性照射的免疫效应91

第七章 放射损伤的临床疾病95

案例(7-1)95

第一节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9

一、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9

二、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9

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分型98

四、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诊断101

五、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治疗101

第二节 外照射慢性放射性损伤102

一、外照射慢性放射病102

二、慢性放射性皮肤疾病104

案例(7-2)104

三、放射性白内障106

第三节 内照射放射病108

案例(7-3)108

一、放射性核素体内摄入与代谢108

二、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特点111

三、内照射放射病的诊断112

四、内照射放射病的处理原则和救治措施113

第八章 放射性复合伤与中子损伤117

案例(8-1)117

第一节 放射性复合伤118

一、放射性复合伤的分类和分度118

二、放射性复合伤的特点及病理生理学基础119

三、放烧冲复合伤的临床表现121

四、放射性复合伤的诊断123

五、放射性复合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124

第二节 中子的放射损伤125

案例(8-2)125

一、中子损伤的生物学基础126

二、中子对主要组织的损伤126

三、中子急性放射病的特点127

四、中子急性放射病的诊断128

五、中子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128

第九章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131

第一节 放射防护标准发展概述131

一、国际放射防护标准的演进132

二、我国放射防护标准的发展134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标准的主要内容135

一、辐射防护的目的135

二、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135

案例(9-1)135

三、剂量约束137

四、潜在照射与干预138

案例(9-2)138

第三节 我国电离辐射防护标准的具体要求139

一、放射性工作场所及工作条件139

二、辐射场所的分级和防护要求140

三、基本标准的剂量限值与豁免140

四、医疗照射的剂量约束141

五、国民的安全文化素养141

六、干预142

第四节 放射性废物的治理142

一、放射性废物的概念、来源及其特点142

二、放射性废物分类及管理原则143

三、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143

四、放射性废物管理体制与政策145

第五节 电离辐射标志与警告标志146

第十章 临床诊断中的放射防护150

第一节 辐射源与辐射场151

一、辐射源与辐射场的概念151

二、X射线及辐射量的估算151

第二节 医疗照射的防护152

一、医疗照射的基本概念152

二、医疗照射防护的发展和现状153

三、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157

案例(10-1)161

第三节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162

一、尽量减少源的强度162

二、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162

三、空间防护—增大人与放射源间的距离163

四、屏蔽防护—利用屏蔽物163

第四节 医疗照射屏蔽材料与厚度估算163

一、X射线或γ射线的衰减规律163

二、医疗照射屏蔽厚度的估算方法166

案例(10-2)171

案例(10-3)171

三、屏蔽材料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176

第五节 核医学诊疗的防护178

一、放射性物质的进入和转移途径178

二、内照射剂量的估算方法179

三、核医学诊疗的正当化与最优化179

四、核医学安全操作规程180

第十一章 临床治疗中的放射防护183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的防护183

一、介入放射学概述183

案例(11-1)184

二、操作人员和患者受照剂量184

三、介入放射学的人体生物效应186

四、介入放射学的剂量估算方法187

五、介入放射学的防护188

第二节 骨科复位中的放射防护190

一、X射线下骨科复位的特点190

二、受照剂量与影响因素192

三、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193

四、骨科复位的防护原则193

第三节 放射治疗与粒子植入的防护194

案例(11-2)194

一、放射治疗防护的特殊性194

二、实施放射治疗的防护要求195

三、治疗室的防护要求197

案例(11-3)197

四、粒子植入治疗的放射防护197

第十二章 医疗照射实践的质量保证201

第一节 质量保证与许可证制度202

一、医疗照射质量保证的含义202

三、医疗照射的许可证制度202

案例(12-1)203

第二节 医疗照射对受检者和患者的防护要求203

一、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的防护要求204

二、核医学诊疗患者的防护基本要求204

三、放射治疗患者的防护要求205

第三节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操作的质量要求205

一、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操作的要求205

二、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操作的要求205

三、核医学诊治操作人员的要求206

第四节 放射诊疗设施和环境防护的要求206

一、诊断X线机设施和环境防护的要求206

二、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防护要求207

三、放射治疗设施和环境的要求208

四、核医学工作场所和防护的要求208

第五节 医疗照射质量控制检测209

一、医疗照射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209

二、医疗照射设备质量控制检测210

第十三章 核或放射突发事件应急与响应217

第一节 核或放射突发事件简介218

案例(13-1)218

案例(13-2)219

案例(13-3)219

第二节 突发事件的类型、分级和特点221

一、核或放射突发事件的类型221

二、核或放射突发事件的分级223

三、核或放射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225

第三节 应急组织体系、对策与措施227

一、应急组织体系227

二、核或放射突发事件的对策228

三、应对核或放射突发事件的措施228

第四节 核或放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响应229

一、现场救援229

二、医学处理230

第十四章 营养、保健与健康管理232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机体营养素的破坏作用232

第二节 放射工作人员营养需求量及特殊要求234

一、放射工作人员营养的特殊要求234

二、放射工作人员的营养需要量234

第三节 辐射损伤防治药品与保健品237

一、放射损伤的防治药物237

二、放射损伤的防治保健药物238

第四节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239

案例(14-1)239

一、放射工作人员从业条件与培训240

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240

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240

四、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措施242

第十五章 含放射性物质制品、消费品及伴生X射线产品的防护244

第一节 含放射性物质制品、消费品和伴生X射线产品及其防护概述244

一、含放射性物质制品、消费品和伴生X射线产品及其防护的含义244

案例(15-1)245

二、含放射性物质制品、消费品的基本特征245

第二节 建筑材料和室内氡的防护245

一、建筑的分类与照射指数246

二、对建筑材料防护和销售的要求247

三、室内氡及其防护247

第三节 其他含放射性物品、应用品的防护249

一、发光涂料249

二、仪器与仪表249

三、地热水251

四、日用陶瓷、牙瓷251

第四节 含放射性物品的其他防护要求252

一、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其他要求252

二、含密封放射源的消费品其他要求252

三、个人受照量的要求252

四、包装和说明书的要求253

第五节 视屏装置的安全与防护253

一、视屏装置对人体的不良作用253

二、视屏操作者的防护措施254

第十六章 医用非电离辐射的防护256

第一节 电磁辐射对机体的作用与防护256

案例(16-1)256

一、电磁辐射的分类257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与传播途径257

三、电磁辐射的医学应用259

四、电磁辐射的生物学作用机制260

五、电磁辐射对机体的损伤261

六、电磁辐射危害的防护266

七、电磁辐射职业卫生标准267

第二节 核磁共振对机体的作用268

一、核磁共振技术及医学应用268

二、核磁共振对机体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危害269

三、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要求270

第三节 激光对机体的作用和防护271

一、激光对机体的作用272

二、激光对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272

三、激光的防护措施276

四、激光安全标志277

五、激光职业卫生标准277

第四节 超声波对机体作用和防护措施278

一、超声波对机体的作用279

二、超声波对机体的健康效应280

三、超声波的安全与防护281

四、医用超声相关标准282

第五节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策略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