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第2卷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发展 1848-1875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庄福龄,杨瑞森,梁树发等总主编;张雷声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282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581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历史-1848-187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第2卷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发展 1848-187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首语1
第一章 1848年革命及其经验总结5
第一节 1848年革命及对革命性质和意义的总结5
一、1848年革命的爆发及进程6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10
三、对革命性质、任务及意义的分析15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提出及分析23
一、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提出24
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论证28
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初步发展30
第三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和策略34
一、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实质的揭示34
二、不同性质民族运动的区分38
三、民族解放斗争道路的阐发42
四、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同盟军理论的形成45
第二章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重新研究”48
第一节 从《巴黎手稿》到《伦敦笔记》48
一、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开端49
二、“重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55
三、《伦敦笔记》的写作60
第二节 关于经济学原理和思想史的研究65
一、对货币、信用和危机问题的阐释65
二、对价值理论的探讨74
三、对李嘉图学派解体原因的分析78
第三节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拓展研究84
一、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分析84
二、对资本主义形成历史的研究88
三、对殖民问题的探讨92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98
第一节 十五年理论研究的准备98
一、理论研究的最初成果99
二、《哲学的贫困》的理论贡献101
三、剩余价值理论形成的基础108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112
一、确定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13
二、对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科学论述117
三、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思122
第三节 制定科学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125
一、批判资产阶级货币理论125
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创立128
三、科学的货币理论的形成131
第四节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136
一、对剩余价值范畴及其本质的探讨136
二、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分析141
三、对剩余价值与资本流通过程的论述145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印度问题的研究149
第一节 关于中英鸦片战争的研究149
一、揭露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行径150
二、支持中国军民的反抗行为153
三、对两次鸦片战争起因及危害的分析158
第二节 关于中国革命和发展问题的研究163
一、对中国革命作用和民族命运的阐释164
二、对世界贸易发展影响中国经济的探讨166
三、对中国与俄国社会问题的分析169
四、对中国发明及社会未来走向的研究174
第三节 关于印度问题的研究176
一、关于印度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考察176
二、对英国统治印度及危害的分析178
三、对印度民族解放起义问题的研究183
第五章 马克思“第二个伟大发现”的深入研究189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189
一、从“五篇计划”到“六册计划”190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196
三、《资本论》“四卷结构”的构想200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的写作204
一、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分析204
二、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研究207
三、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探讨213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1863—1865年手稿)》的研究219
一、分析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219
二、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225
第六章 《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233
第一节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出版233
一、《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问世234
二、《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主要内容237
第二节 《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的独立价值246
一、《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的翻译与出版246
二、《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的修改内容249
三、《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修改的启示256
第三节 《资本论》第一卷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阐述257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证明和发展257
二、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深入剖析262
三、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论证266
第七章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的主要贡献271
第一节 对马克思最初研究经济学的主要贡献271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272
二、关于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分析275
第二节 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278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78
二、政治经济学的方法284
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289
第三节 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和传播的主要贡献295
一、协助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295
二、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的其他版本300
三、积极宣传和通俗解读《资本论》第一卷305
第八章 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310
第一节 第一国际的成立及马克思恩格斯对革命前景的考察310
一、欧洲工人运动的高涨311
二、第一国际的成立314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革命前景的考察316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斗争中的理论贡献321
一、关于第一国际纲领和章程的阐述322
二、对民族解放斗争理论的新探讨327
三、关于无产阶级加强国际团结的新论述33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332
一、马克思主义同蒲鲁东主义的斗争332
二、马克思主义同拉萨尔主义的斗争337
三、马克思主义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342
第九章 工人运动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349
第一节 沃尔弗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349
一、勇敢的忠实的高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350
二、关于工人运动问题的研究353
三、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贡献356
第二节 魏德迈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359
一、接受和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360
二、同各种敌视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斗争366
第三节 丹尼尔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369
一、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369
二、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工作370
三、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研究和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371
第四节 狄慈根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374
一、德国工人哲学家374
二、重视对辩证法的研究376
三、提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379
第十章 巴黎公社革命及《法兰西内战》关于公社经验的总结383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命运的关注383
一、革命前对工人阶级的引导384
二、革命期间对巴黎公社的支持390
三、革命失败后对巴黎公社社员的营救39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革命学说的发展398
一、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理论398
二、工人阶级国家理论的新发展401
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新发展40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发展407
一、巴黎公社革命前关于建立政党的论述407
二、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基础上的新阐述413
第十一章 《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417
第一节 《反杜林论》写作的背景417
一、杜林主义的产生及其危害418
二、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杜林主义的斗争421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42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论证42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确立426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429
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432
四、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436
五、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43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441
一、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441
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444
三、经济与政治暴力的关系445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449
第四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总结454
一、科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物454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458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62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拓展46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指导地位的确立466
一、19世纪7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467
二、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传播和发展47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和宗教观的阐释473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阐释473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探索47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观的形成486
一、唯物史观与美学理论486
二、文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探讨491
三、文艺创作原则的探讨49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立498
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99
二、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504
三、马克思主义的军队学说512
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立的意义519
参考文献523
大事记530
索引543
后记554
热门推荐
- 2156047.html
- 2234459.html
- 715225.html
- 2633564.html
- 1323244.html
- 1147772.html
- 1630364.html
- 3286573.html
- 836831.html
- 2423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3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9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5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2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6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2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1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6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8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