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国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978780217570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6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785页
- 主题词:劳动争议-仲裁-中国;劳动争议-诉讼-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与诉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劳动合同争议及其处理体制一、劳动合同争议概述1
(一)劳动合同争议及其界定1
(二)劳动合同争议产生的原因13
(三)劳动合同争议的表现形式16
二、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原则26
(一)调解原则26
(二)合法原则27
(三)公正原则28
(四)及时处理原则28
三、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途径29
(一)和解29
(二)调解29
(三)仲裁30
(四)诉讼33
(五)仲裁与调解的关系34
(六)仲裁与诉讼的关系34
四、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体制45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45
(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47
(三)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评价48
(四)目前关于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主要观点评析52
五、劳动合同争议的法律适用57
(一)劳动合同争议法律规范的内容57
(二)劳动合同争议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及其解决59
(三)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在劳动合同争议处理中的意义62
第二章 劳动合同争议的调解67
一、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的概念和特征67
(一)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的概念67
(二)劳动争议调解的特征68
(三)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的原则69
二、劳动合同争议的调解机构70
(一)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70
(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72
(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制度74
(四)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75
三、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程序76
(一)调解申请77
(二)劳动争议的受理79
(三)调解前准备79
(四)实施调解80
(五)调解的终结80
(六)调解的效力83
(七)调解协议的履行91
第三章 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93
一、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概述93
(一)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的概念93
(二)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的性质93
(三)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的特征95
(四)劳动合同争议仲裁制度的意义和作用98
(五)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的原则99
二、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时效102
(一)现行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102
(二)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时效的性质104
(三)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评价106
(四)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119
(五)劳动合同争议仲裁时效的中止与中断127
三、劳动争议仲裁机构143
(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143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148
(三)劳动争议仲裁庭151
(四)劳动争议仲裁员154
四、劳动争议仲裁管辖157
(一)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概述157
(二)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原则159
(三)地域管辖159
(四)级别管辖161
(五)移送管辖163
(六)管辖权的转移163
(七)指定管辖164
五、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及其权利和义务164
六、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诉与受理167
(一)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诉167
(二)对仲裁申请的审查180
(三)仲裁前的准备工作193
七、劳动争议的仲裁调解213
(一)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的原则213
(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的程序214
八、劳动争议仲裁的开庭审理程序221
(一)仲裁开庭前的准备221
(二)仲裁庭调查222
(三)仲裁庭辩论223
(四)仲裁庭合议与裁决224
(五)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结案方式227
(六)劳动争议仲裁文书230
(七)劳动争议仲裁文书的送达260
第四章 劳动合同争议的诉讼262
一、劳动合同争议诉讼概述262
(一)劳动合同争议诉讼的概念和特征262
(二)劳动合同争议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263
二、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管辖274
(一)确立管辖的原则275
(二)劳动争议案件的级别管辖276
(三)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地域管辖277
(四)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278
(五)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裁定管辖279
三、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当事人282
(一)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概述282
(二)当事人适格及其判断295
(三)非适格当事人的更换310
(四)劳动争议共同诉讼318
(五)劳动争议诉讼代表人324
(六)劳动争议诉讼第三人331
(七)劳动争议诉讼代理人338
四、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345
(一)劳动争议诉讼证据概述345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明对象348
(三)劳动争议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实349
(四)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种类361
(五)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377
(六)证据标准与举证责任383
(七)质证与认证393
五、劳动争议诉讼的普通程序397
(一)起诉与受理397
(二)审理前的准备422
(三)开庭审理423
(四)对案件审理中特殊情况的处置428
六、劳动争议诉讼的第二审程序432
(一)第二审程序概述432
(二)上诉与受理434
(三)对上诉案件的审理438
七、追索劳动报酬的督促程序444
(一)督促程序概述444
(二)支付令的申请448
(三)支付令的内容与送达452
(四)支付令的效力453
八、劳动争议诉讼的审判监督程序455
(一)审判监督程序概述455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456
(三)再审案件的审判461
九、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472
(一)劳动争议案件执行的概念和特征472
(二)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组织和执行根据473
(三)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标的474
(四)执行管辖475
(五)执行开始和受理475
(六)执行措施479
(七)执行中止、执行和解和执行终结490
第五章 集体劳动争议的仲裁493
一、集体合同概述493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493
(二)集体合同的内容494
(三)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496
(四)集体合同的类别498
(五)集体合同审查501
(六)集体合同的生效和效力503
(七)集体合同的履行505
(八)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507
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508
(一)集体合同签订争议的处理509
(二)集体合同履行争议的处理方式510
三、协商处理集体合同争议的程序510
四、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时效510
第六章 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一、订立劳动合同时未履行说明义务案件的处理512
(一)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告知义务512
(二)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告知义务的履行513
(三)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告知义务的法律效力515
二、招用劳动者时扣押劳动者证件或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案件的处理517
(一)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517
(二)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518
(三)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522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处理523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点523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524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529
四、试用期争议案件的处理530
(一)劳动合同试用期概念和规范试用期的意义530
(二)劳动合同试用期的适用范围531
(三)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532
(四)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效力533
五、服务期争议案件的处理537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服务期协议的条件537
(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服务期的形式538
(三)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违约金的约定和支付538
(四)劳动者在服务期的劳动报酬539
六、保密和竞业限制争议案件的处理545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保守商业秘密545
(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547
七、无效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处理550
(一)劳动合同无效的概念和特征550
(二)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551
(三)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552
(四)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机构555
(五)劳动合同的部分无效与全部无效556
(六)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的法律后果559
八、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处理577
(一)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577
(二)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579
(三)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理解579
(四)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581
(五)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586
九、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处理586
(一)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586
(二)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587
(三)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596
(四)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理解601
(五)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602
(六)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611
(七)经济性裁员的理解611
(八)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适用范围612
(九)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适用的条件614
(十)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程序615
(十一)被裁减人员在用人单位重新招用劳动者时的权利616
(十二)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617
十、涉及劳动规章制度争议案件的处理631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概念631
(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632
(三)用人单位制定、修改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634
(四)用人单位制定和修改劳动规章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636
十一、劳动合同终止争议案件的处理637
(一)劳动合同终止与劳动合同解除的区别637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638
(三)对劳动合同期限自动续延的理解648
十二、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经济补偿争议案件的处理653
(一)经济补偿的概念和性质653
(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情形655
(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657
(四)支付经济补偿年限的计算658
(五)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和时间658
十三、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不办理相关手续争议案件的处理659
(一)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的义务659
(二)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劳动者的义务660
十四、劳务派遣争议案件的处理661
(一)劳务派遣概述661
(二)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663
(三)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667
(四)劳动派遣单位的义务670
(五)用工单位的义务671
(六)被派遣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673
(七)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675
十五、非全日制用工争议案件的处理685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和特点685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的形式686
(三)非全日制用工的兼职687
(四)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终止689
(五)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经济补偿690
(六)对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约定的限制690
(七)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支付691
常用劳动合同法律规范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711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7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7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75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7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762
后记767
热门推荐
- 2108022.html
- 2642802.html
- 1778226.html
- 2442256.html
- 3082526.html
- 3761345.html
- 2933070.html
- 3404829.html
- 170894.html
- 1959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5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7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9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3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3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2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