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平板显示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平板显示技术
  • 应根裕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0342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平板显示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及其特点1

1.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1

1.2 显示器件的主要参量5

1.3 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前景8

1.3.1 平板显示器(FPD)与阴极射线管(CRT)8

1.3.2 平板显示器件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10

1.3.3 CRT与FPD的特性比较13

参考资料14

第2章 视觉和电视显示基本原理15

2.1 人眼的生理特性15

2.1.1 眼睛的构造及功能15

2.1.2 锥体和杆体细胞16

2.1.3 明视觉、暗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17

2.1.4 暗适应和明适应17

2.1.5 视敏度和细节视觉18

2.1.6 临界闪烁频率19

2.1.7 视觉阈限的量子理论与差别感觉阈限21

2.2 光度学22

2.2.1 光通量和发光强度22

2.2.2 照度及距离平方反比定律23

2.2.3 亮度及朗伯定律24

2.3 色度学概要26

2.3.1 颜色的基本特性及颜色混合26

2.3.2 色觉理论30

2.3.3 人眼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和彩色视野31

2.3.4 色度图32

2.4 电视传像原理44

2.4.1 图像的特点与组成44

2.4.2 图像的顺序传送45

2.4.3 电视扫描45

2.4.4 同步和消隐47

2.4.5 全电视信号50

2.4.6 电视图像信号51

2.4.7 按人眼视觉特点确定电视标准54

2.4.8 彩色电视信号的传输55

2.4.9 彩色电视的制式58

2.4.10 高清晰度电视(HDTV)63

2.5 平板显示器件的参照物--显像管简介68

2.5.1 荧光屏69

2.5.2 电子枪72

2.5.3 偏转系统78

2.5.4 玻璃外壳82

2.5.5 荫罩式彩色显像管83

2.5.6 其他类型彩色显像管98

2.5.7 彩色显像管的前景100

参考资料102

第3章 液晶显示103

3.1 液晶显示的发展与特点103

3.1.1 液晶显示的发展过程103

3.1.2 液晶显示的特点104

3.1.3 液晶的分类105

3.2 液晶的物理特性109

3.2.1 有序参量109

3.2.2 液晶的各向异性111

3.2.3 液晶的连续体理论112

3.2.4 外场作用下液晶分子排列转变的理论推导115

3.3 液晶的光学特性119

3.3.1 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简介119

3.3.2 液晶的双折射特性和光学性质124

3.4 液晶分子的沿面排列和主要参量127

3.4.1 液晶显示器件基本结构127

3.4.2 液晶分子的沿面排列127

3.4.3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性能参量132

3.5 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件135

3.5.1 液晶显示的三种方法136

3.5.2 动态散射液晶显示器件(DS-LCD)137

3.5.3 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TN-LCD)139

3.5.4 电控双折射液晶显示器件(ECB-LCD)141

3.5.5 宾主效应液晶显示器件(GH-LCD)144

3.5.6 相变液晶显示器件(PC-LCD)148

3.5.7 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STN-LCD)149

3.5.8 铁电液晶显示器件(FLCD)151

3.5.9 固态液晶膜液晶显示器件(PDLCD)158

3.5.10 多稳态液晶显示器件(MLCD)161

3.5.11 液晶显示器件小结164

3.6 液晶材料及其分子结构166

3.6.1 对液晶材料的要求166

3.6.2 热致液晶的分子结构166

3.6.3 液晶分子的化学结构和液晶性质的关系169

3.6.4 液晶分子结构和液晶物理性质的关系174

3.6.5 实用液晶材料简介177

3.6.6 有机分子部分概念和基团简介181

3.7.1 液晶显示器件的电极连接187

3.7 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187

3.7.2 普通矩阵液晶显示器件的静态驱动技术189

3.7.3 普通矩阵液晶显示器件的动态驱动技术193

3.7.4 抑制交叉效应的措施196

3.7.5 提高大容量液晶显示器件图像质量的方法200

3.7.6 灰度显示法204

3.7.7 动态驱动器原理205

3.7.8 液晶显示控制器原理210

3.8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AM-LCD)213

3.8.1 二端有源器件214

3.8.2 三端有源器件221

3.8.3 液晶电视233

3.9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及制造工艺237

3.9.1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238

3.9.2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工艺244

3.9.3 液晶显示器的连接247

3.9.4 背光照明系统249

3.9.5 彩色滤色膜(CF)252

3.10 液晶技术的新进展256

3.10.1 LCD技术的发展过程256

3.10.2 LCD宽视角化技术的进展257

3.10.3 提高响应速度265

3.10.4 反射式LCD-S266

3.10.5 低温多晶硅(LTPS)TFT-LCD-S268

参考资料270

4.1.1 PDP的定义与分类272

4.1.2 PDP的发展史272

第4章 等离子体显示器272

4.1 概述272

4.1.3 PDP的特点275

4.2 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277

4.2.1 气体放电的伏安特性277

4.2.2 气体的击穿和巴邢定律278

4.2.4 辉光放电的发光280

4.2.3 影响气体放电着火电压的因素280

4.2.5 气体放电延迟281

4.3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282

4.3.1 基本结构282

4.3.2 工作原理283

4.3.3 壁电荷与壁电压283

4.4 彩色AC-PDP285

4.4.1 实施途径285

4.4.2 发光机理288

4.4.3 结构特点289

4.4.4 多灰度级显示的实现方法291

4.5 彩色AC-PDP的制造材料和工艺292

4.5.1 彩色AC-PDP的主要部件及其制作材料294

4.5.2 光刻技术和丝网印刷技术简介296

4.5.3 前基板的关键制造工艺297

4.5.4 后基板的关键制造工艺298

4.6 彩色AC-PDP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300

4.5.5 总装工艺300

4.6.1 PDP结构的发展301

4.6.2 PDP制造工艺的发展303

4.6.3 新材料的应用306

4.7 彩色AC-PDP电路系统307

4.7.1 三电极表面放电型彩色AC-PDP的工作原理307

4.7.2 驱动方法309

4.7.3 驱动电路317

4.8 显示动态图像时的干扰及解决措施321

4.8.1 显示动态图像时的干扰及其形成机理321

4.8.2 显示动态图像时的干扰的抑制措施323

4.9 直流等离子体显示板329

4.9.1 DC-PDP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29

4.9.2 DC-PDP的制作工艺332

4.10 PDP的应用332

4.10.1 PDP的应用领域333

4.10.2 PDP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展望335

4.10.3 PDP技术的发展趋势338

参考资料338

第5章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340

5.1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简介340

5.2 有机电致发光基本理论问题342

5.2.1 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简介342

5.2.2 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46

5.2.3 有机薄膜的形态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352

5.2.4 表面与界面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353

5.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355

5.3.1 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355

5.3.2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359

5.3.3 三线态电致发光材料361

5.4 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工艺362

5.4.2 预处理363

5.4.1 基片清洗363

5.4.3 有机薄膜的制备364

5.4.4 金属电极的制备366

5.4.5 OLED阴极隔离柱和彩色化技术367

5.4.6 OLED的稳定性和寿命368

5.5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技术370

5.5.1 静态驱动器原理370

5.5.2 动态驱动器原理372

5.5.3 带灰度控制的显示374

5.6 有源驱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378

5.6.1 有源驱动与无源驱动的比较378

5.6.2 低温多晶硅TFT技术379

5.6.3 低温多晶硅TFT-OLED的应用研究380

5.7 新型OLED显示技术382

5.7.1 柔性电致发光器件382

5.7.3 透明OLED器件(transparent OLED)385

5.7.2 硅基发光二极管(OLEDoS)微显示技术385

5.7.4 表面发射OLED器件(Surface emitting OLED)386

5.7.5 喷墨打印技术387

5.7.6 丝网印刷制备OLED器件388

参考资料389

第6章 电致发光显示(ELD)393

6.1 电致发光显示的分类与特点393

6.2 粉末型交流电致发光板(ACPELP)394

6.3 薄膜型交流电致发光板(ACTFELP)397

6.4 电致发光用的发光材料与电介质材料400

6.5 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方式402

6.6 薄膜电致发光板的应用404

参考资料405

第7章 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FED)406

7.1 场致发射406

7.1.1 场发射显示原理406

7.1.2 场发射理论407

7.1.3 Fowler-Nordheim公式的精确性411

7.2.1 金属微尖阵列场发射阴极412

7.2 微尖阵列场发射阴极(FEA)412

7.2.2 硅衬底微尖场发射阵列414

7.3 微尖发射体的性能414

7.3.1 微尖发射的特点414

7.3.2 发射体几何参数的影响415

7.3.3 发射体材料的影响416

7.4 FED中的发射均匀性和稳定性问题417

7.4.1 电阻限流原理417

7.4.2 FEA限流电阻层结构418

7.5 聚焦型FED419

7.5.1 聚焦FEA结构419

7.5.2 聚焦FEA工艺419

7.6 支撑技术421

7.6.1 支撑结构的必要性421

7.6.2 玻板受力分析421

7.6.3 支撑墙体受力分析422

7.7.2 FED中消气剂的使用424

7.7 FED中真空度的维持424

7.7.1 FEA发射性能的降低机制424

7.8 FED中的荧光粉问题425

7.9 新一代场发射显示器件426

7.9.1 发展新型FED的必要性426

7.9.2 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件427

7.9.3 弹道电子表面发射显示431

7.9.4 表面传导发射显示(SED)432

7.9.5 MIM结构的FED433

7.9.6 金属-绝缘层-半导体-金属(MISM)FED435

参考资料441

第8章 真空荧光显示(VFD)442

8.1 VF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443

8.2 VFD用的荧光粉444

8.3 VFD的电学与光学特性446

8.4 VFD中的特殊问题447

8.5 VFD的驱动方式448

8.6 VFD的应用450

参考资料451

第9章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452

9.1 概述452

9.2 有关半导体及p-n结注入发光的基本知识453

9.2.1 有关能带的基本常识453

9.2.2 有关p-n结的基本知识455

9.2.3 复合理论459

9.3 p-n结注入发光460

9.4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462

9.5 发光二极管制造中的主要工艺技术465

9.5.1 外延生长技术465

9.5.2 扩散技术467

9.5.3 制备电极468

9.6 发光二极管材料468

9.7.1 超高亮度LED的结构471

9.7 超高亮度和蓝光LED的结构471

9.7.2 蓝光LED结构474

9.8 发光二极管的特性475

9.9 发光二极管应用领域的拓展477

9.10 LED的应用及相关电路479

9.10.1 信息刷新原理479

9.10.2 灰度扫描的实现480

9.10.3 扫描控制电路总体说明481

9.10.4 彩色显示屏的γ校正482

9.10.5 显示屏均匀性的改造483

9.10.6 户外LED显示屏开关电源的设计485

参考资料486

第10章 投影显示487

10.1 投影机的分类487

10.2 投影管式投影机489

10.3 液晶投影显示495

10.4 数字光路处理器投影机502

参考资料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