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经济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宋代经济史 下
  • 漆侠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03483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12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代经济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关于中国封建经济制度发展的阶段问题(代绪论)1

第一编 宋代农业生产与土地诸关系41

第一章 宋代的人口和垦田43

一、宋代人口的增长44

二、封建制度对人口增长的制约53

三、宋代垦田面积的扩大58

四、劳动人口的分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67

第二章 宋代水利事业的发展75

一、有关农业生产与水利关系的议论。宋政府对兴修水利的重视和推动75

三、变法与反变法反复较量下免役法和差役法的交替 478

二、以疏浚河道和淤田为主的北方水利事业79

三、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两浙路水利事业的突出发展84

四、江南东路的高产稳产田:圩田91

五、福建路水利建设的特点。沿海人民“与海争地”的斗争96

六、水利灌溉技术的进步和灌溉工程的管理101

七、地主豪绅对水利工程的霸占和破坏105

第三章 农业生产工具、种子、肥料以及经营方式和单位面积产量109

一、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改良109

二、种子的引进、培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115

三、粪肥的使用。有关粪肥的理论121

四、各地区的农业经营方式123

五、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134

第四章 商业性农业、经济作物的发展。多种经营的渐139

次展开139

一、棉花的种植及其向江西、两浙诸路的传播139

二、麻的种植和扩大。蚕桑业的独立发展145

三、甘蔗种植的扩大150

四、果树种植及其专业化153

五、蔬菜业的大发展157

六、药物的种植及其发展161

七、养花业的发展163

八、经济林术的植造和经营167

九、养鱼业的发展169

一○、第一章至第四章结论173

第五章 宋统治地区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制度及其高度发展182

一、海南岛黎族及其原始共有土地制度183

二、荆湖南路西部、广南西路的瑶族和壮族及其以村社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奴隶占有制186

三、四川边缘地区的“夷”族之向封建制过渡192

四、以夔州路为中心的庄园农奴制196

五、在广大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租佃制关系及其基本特征208

六、两浙等路封建租佃制关系的高度发展217

七、第五章结论227

第六章 宋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状况231

一、宋封建国家的土地政策231

二、土地兼并的发展235

三、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占有250

四、寺院对土地的占有268

第七章 宋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状况282

一、北宋各种形式的国有地。宋徽宗时期公开掠夺土地的西城所282

二、职田299

三、学田307

四、南宋各类国有地的演变。景定公田法311

一、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29

第八章 宋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下):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关于宋代土地所有制演变的几点认识(第六、七、八章结论)329

二、对宋代土地所有制演变的几点认识337

第九章 宋代地租形态及其演变——兼论地价及其与346

地租的关系346

一、劳动地租在夔州路等地区的情况347

二、各种形态的产品地租及其发展351

三、货币地租及其发展364

四、官租私租的增重。各种形态的地租对生产所起的作用371

五、宋代的土地买卖以及地价与地租之间的关系381

六、第九章结论390

第十章 宋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上)——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393

一、北宋初年的田赋制度。宋仁宗统治时期赋税剧增的第一个高潮393

二、王安石变法时期对赋税制度的变革。宋徽宗统治期间赋税剧增的第二个高潮410

三、南宋统治的“取民无艺”与赋税的直线上升422

第十一章 宋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下)——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451

一、北宋初年以来的差役法452

二、王安石变法期间的免役法(或募役法)464

四、南宋初年以来差雇兼用。地方豪绅把持下的“义”役483

五、论宋代役法的演变(第十一章结论)499

第十二章 宋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第一编结论)503

一、地主阶级各阶层503

二、农民阶级各阶层517

三、农民的分化531

第二编 宋代手工业生产以及手工业诸关系535

引言 宋代手工业布局537

第十三章 宋代采掘业和冶矿业的发展(上):煤炭和矿冶业的发展状况544

一、煤炭的采掘及其在北方的广泛使用544

二、冶铁业的高度发展549

三、冶铜业的巨大发展。铜器制造业的状况557

四、金、银、铅、锡等的采冶565

五、南宋采掘冶炼手工业生产的下降572

第十四章 宋代采掘业和冶矿业的发展(下):采冶生产内部关系的变革。宋代坑冶制度和冶户状况576

一、采冶业中从劳役制到召募制的演变576

二、代替课额制的二八抽分制及其确立581

三、宋代坑冶制度和冶户的状况587

一、宋代的钱监和铸钱598

第十五 章宋代的铸钱业和军工工业598

二、宋代军工手工业及其发展614

第十六章 宋代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和各种形式的纺织手工业。染色、缝衣、制帽、制鞋等的专业化624

一、宋代纺织手工业的发展624

二、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纺织手工业及其向独立手631

工业的过渡631

三、官僚、地主和寺院的纺织手工业633

四、官府丝织业作坊——绫锦院等636

五、与农业脱离的纺织作坊——机户的出现和发展640

六、染色业及衣、帽、鞋制作等手工业的状况648

七、第十六章结论652

一、粮食加工手工业的状况655

第十七章 宋代粮食加工、榨糖、榨油等手工业的状况655

二、榨糖手工业的发展658

三、榨油手工业的状况663

第十八章 宋代的伐木、建筑和造船等手工业666

一、伐木和烧炭666

二、建筑业简况670

三、造船业及其发展673

四、第十八章结论680

第十九章 宋代瓷器、漆器以及金银细工等特种手工艺的发展682

一、宋代制瓷业及其高度发展682

二、制瓷业的内部关系688

第十九章结论693

三、漆器、金银器的制作以及特种手工艺的发展。693

第二十章 宋代造纸业和刊刻印刷业的发展。墨、笔、砚的生产700

一、宋代的纸、造纸技术和造纸手工业700

二、宋代刊刻印刷手工业及其发展707

三、墨、笔、砚的生产714

四、第二十章结论720

第二十一章 宋代手工业生产中的团行组织和匠师制度。雇工的广泛发展与新经济因素的积累722

一、宋代的团行组织722

二、匠师制度和考功制度730

三、雇工的广泛发展与新的经济因素的积累734

第三编 宋代茶、盐、酒、矾的生产和封建国家专利制度743

一、宋代植茶面积的扩大和茶叶产量质量的提高745

第二十二章 宋代茶叶生产以及茶专利制度下国家与商人、茶园主、茶农之间的关系745

二、宋代著名官茶园——建安北苑的状况749

三、各种类型的私人占有的茶园753

四、从宋初到宋仁宗嘉祐年间茶法的演变759

五、宋神宗统治期间对川茶的征榷。棚口事件780

六、从崇宁到政和宋代茶法的重大变更788

七、政和茶法在南宋的继续和发展795

第二十三章 宋代盐的生产以及在榷盐制度下国家、商人、亭户之间的关系805

一、盐的种类和生产805

二、榷盐制度下劳动生产者及其与封建国家、盐井主之间的关系814

三、宋初盐法。宋仁宗以来对以解盐为中心的盐法824

的变革824

四、蔡京集团对盐钞法的重大变革841

五、蔡京钞法在南宋的继续和扩大849

六、封建国家、商人对盐利的瓜分852

七、对宋代榷盐制度的进一步剖析864

第二十四章 宋代酒醋的酿造和宋封建国家的榷酒榷醋875

制度875

一、北宋的酿酒业和榷酒制度875

二、南宋榷酒制度的变更。对宋代酒税增长的剖析889

三、宋代榷醋的简况901

第二十五章 宋代榷香榷矾制度905

一、宋代榷香制度905

二、宋代榷矾制度912

三、第三编诸章结论919

贸易关系925

第四编 宋代商业的发展及其与周边诸族海外诸国的925

引言 宋代商业发展的一般趋势927

第二十六章 宋代商业、城镇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930

一、城市、镇市和墟市的发展。区域性市场的形成930

二、宋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各行业中的劳947

动者947

三、城镇居民的阶级构成。商业行会以及宋政府的965

城市政策965

第二十七章 宋代的商品及其流向。商税的征收及其对979

社会经济的影响979

一、宋代商品构成和流向979

二、宋代征商的条例和规定986

两宋商税的扩大及其影响1001

三 从都商税院到务场一个层层密密的商税网。1001

第二十八章 宋与周边各族的贸易。宋市舶制度以及与海外诸国的贸易1014

一、宋与周边各族之间的贸易和交换1014

二、宋代市舶制度及宋与海外诸国的贸易1030

三、第二十八章结论1049

第二十九章 宋代金属货币的流通和纸币的发行。物价波动状况1051

一、北宋铜钱和金银货币的流通1051

二、交子在川峡诸路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在北宋一代1064

所起的作用1064

三、南宋铜钱的日益减少。纸币在广大地区的流通1072

及其发行量的猛增1072

四、两宋物价变动的状况1086

五、第二十九章结论1093

第三十章 宋代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1099

一、货币的集中和贮藏。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1099

形成1099

二、商业资本及其运动1105

三、高利贷资本及其活动1112

四、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转化及其在历史上的1121

作用1121

第五编 宋代社会经济思想1129

第三十一章 北宋地主阶级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经济思想1131

一、宋代社会改革的先行者——李觏的经济思想1131

二、杰出的改革家王安石的经济思想1142

三、吕惠卿的经济思想1152

四、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经济思想1159

第三十二章 南宋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邓牧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1169

一、陈亮的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1169

二、叶适的经济思想1178

三、南宋士大夫有关纸币的议论和见解1188

四、以邓牧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对封建制度的怀疑1195

和批判1195

第三十三章 宋代农民的经济思想1199

一、“等贵贱、均贫富”是宋代农民政治经济思想的集中表现1199

二、“等贵贱、均贫富”思想的形成1201

三、第五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诸章结论1212

后记1215

书目12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