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教育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论教育家
  • 孙孔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9446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18页
  • 主题词:教育家-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教育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教育家,你在哪里?——回响于天地间的呼唤1

第一章 庞大的“家族” 悠远的“世系”——教育家谱系之梳理11

一、谱系学方法概述12

二、“二分法”种种13

(一)广义教育家与狭义教育家13

(二)职业的教育家与非职业的教育家20

(三)教育科学家与教育艺术家22

三、以教育场所划分26

(一)社会教育家26

(二)家庭教育家32

(三)学校教育家35

四、以个人贡献的领域划分35

(一)教育思想家37

(二)教育理论家41

(三)教育行政家47

(四)教育活动家51

(五)教育事业家53

(六)教育改革家56

(七)教育实践家57

(八)“杂家”中的教育家与“教育杂家”60

五、教育家谱系简图及说明63

六、本书着重研究的教育家66

第二章 璨若繁星 交相辉映——教育家的社会影响67

一、教育家的社会影响与教育家的历史地位67

(一)教育家社会影响概述68

(二)社会影响——教育家资格的实践检验73

(三)影响级别——教育家历史地位的依据78

二、教育家影响力的构成要素87

(一)崇高的人格88

(二)闪光的思想89

(三)丰硕的业绩96

三、教育家影响力的传播方式101

(一)通过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弟子101

(二)通过办学活动影响社会104

(三)通过著作传播教育理念106

(四)通过其他途径发挥影响110

四、影响教育家影响力的其他因素113

五、余论:恒星、彗星与流星的联想116

(一)多学科视野中的教育家人格119

一、教育家人格概述119

第三章 山积而高 水汇而长——教育家的人格119

(二)教育家的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122

二、教育家理想人格的历史演进124

(一)教育家理想人格的传统内涵124

(二)教育家理想人格神化之前后141

(三)现代教育家向往的理想人格144

(四)讨论:教育家人格中的宗教情结147

三、教育家——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者152

(一)对人格完善的强烈愿望与坚定信念154

(二)以学、思、行为修养的基本环节155

(三)“长善”与“救失”相辅相成157

第四章 南岭俊秀 北岳雄奇——教育家个体风格165

一、教育家个体风格概述165

(一)教育家个体风格及基本特征165

(二)背景: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167

(三)实质:生命本性的自然流淌176

二、教育家个体风格面面观181

(一)各如其面的为人风格181

(二)各有千秋的教育风格193

(三)各见其长的管理风格214

(四)各领风骚的著述风格219

三、教育家风格之意蕴222

(一)教育生态学意蕴223

(二)教育美学意蕴226

第五章 山峰林立 山脉绵延——教育家群体与教育流派230

一、教育家群体概述230

(一)教育家群体及其存在基础230

(二)教育家群体的主要类型234

(三)教育家群体形成的条件238

(一)教育流派概述248

二、教育流派及其形成与发展248

(二)教育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机制255

(三)教育流派的历史命运266

三、教育家群体与教育流派的社会功能270

(一)凝聚智慧和力量,扩大社会影响270

(二)通过相互争鸣深化自身、促进融合276

(三)推动教育思想在对立统一中发展281

四、走向共和——教育流派的发展趋势284

一、教育家历史分布之概览288

第六章 风云际会 群贤竞起——教育家大批涌现的时代288

(一)“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292

二、教育家涌现的几个高峰期292

(二)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宋代299

(三)天崩地裂的近现代之际309

三、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机缘330

(一)激荡年代的社会难题呼唤解答330

(二)宽松的思想环境催生异议蜂起332

(三)私学发达润泽教育实践和理论335

(四)文化积累形成大师辈出的沃土336

(一)“规律”的当代解读341

第七章 定体虽无 大体应有——教育家的成长规律341

一、教育家成长规律概述341

(二)人的成长过程的复杂性344

(三)教育家成长的特殊性347

二、教育家成长的根据与条件350

(一)社会对教育家的需求351

(二)个人的优越条件356

(三)个人的自觉能动性369

(四)不可忽视的偶然因素384

(五)内部根据与各种条件合成的命运387

三、讨论:多数人何以最终未能成为教育家397

(一)条件的欠缺399

(二)人性的弱点402

第八章 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如夜——教育家的意义世界405

一、教育家意义概述405

二、“教育家”称号的意义408

(一)“教育家”称号的由来与意义的演变409

(二)“教育家”称号的当代意义411

(三)称号的滞后性及其意义的相对性414

三、教育家人格的意义416

(一)教育家资格之本417

(二)永恒的教育资源418

(三)民族教化水平的标志421

四、教育家思想的意义422

(一)以追问揭示本质423

(二)以怀疑催动创新425

(三)以幻想召唤现实428

(四)以结论指导实践432

(一)传承人类文明435

五、教育家事功的意义435

(二)促进教育发展440

(三)推动社会进步448

六、教育家意义的两重性455

第九章 不信今时无古贤——当代和未来的教育家459

一、新中国的教育家亟待发现与总结459

(一)如日之恒——毛泽东的教育思想460

(二)散珠碎玉——分布各地的教育家470

(三)当务之急——对高龄教育家的抢救式研究482

(一)喜中有忧的成长环境484

二、当代“准教育家”的成长态势484

(二)反求诸己的积极态度496

三、未来教育家队伍之展望500

(一)信息化社会教育家地位的微妙变化501

(二)学习化社会教育家队伍日趋宏大504

(三)全球化时代教育家仍会保持民族风格507

(四)中国教育家将跻于世界教育家之列510

第十章 仰之弥高 钻之弥深——教育家研究的艰辛与幸福514

一、教育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514

(一)教育家之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515

(二)对象逐渐扩大,形式趋于多样519

(三)简单化标签式的“研究”终遭唾弃521

(四)国内外合作研究已经起步524

(五)整体研究尚属空白亟待填补525

二、本课题研究的简要回顾526

(一)研究宗旨的确定526

(二)方法论的准备529

(三)艰辛而幸福的研究过程538

(四)初步结论与尚存问题545

三、本书叙述方式及风格追求549

(一)叙述方式的确定550

(二)叙述风格的追求552

四、告一段落时的遗憾与期盼554

余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建立教育家研究会的倡议555

主要参考文献560

人名索引568

专家评鉴596

后记6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