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第2版
  • 周生国,李世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4079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动向1

1.1 测试技术的地位及作用1

1.2 测试系统的组成1

1.3 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动向3

1.3.1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3

1.3.2 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4

1.4 现代测试技术的典型应用5

1.4.1 模拟发射技术5

1.4.2 终点弹道模拟——火箭撬技术6

1.4.3 遥测技术7

1.4.4 存储测试系统7

参考文献8

习题8

第二章 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10

2.1 概述10

2.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10

2.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12

2.3.1 传递函数12

2.3.2 动态特性13

习题21

参考文献21

第三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2

3.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22

3.2 随机误差理论24

3.2.1 统计直方图25

3.2.2 随机误差的特性25

3.2.3 标准偏差与概率积分26

3.3 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27

3.3.1 标准法——贝塞尔(Bessel)公式28

3.3.2 绝对差法——佩特斯(Peters)公式30

3.3.3 极差法30

3.3.4 最大误差法31

3.3.5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32

3.4 间接测量不确定度评定34

3.4.1 误差传递的一般表达式34

3.4.2 用不确定度表示的传递公式34

3.5 系统误差37

3.5.1 系统误差的分类37

3.5.2 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8

3.5.3 系统误差的发现39

3.5.4 系统误差的消除41

3.6.1 测量不确定度术语44

3.6 测量不确定度的术语及评定44

3.5.5 系统误差已消除的准则44

3.6.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45

3.6.3 举例48

3.6.4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的区别49

3.7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50

3.7.1 表格法50

3.7.2 图示法50

3.7.3 经验公式法51

3.8 一元线性与非线性回归52

3.8.1 直线拟合——一元线性回归53

3.8.2 曲线拟合——一元非线性回归58

习题59

参考文献60

4.2 电位器式传感器61

4.1.2 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61

4.2.1 构造与原理61

4.1.1 按被测参量分类61

4.1 传感器的分类61

第四章 传感器原理与测量电路61

4.2.2 阶梯特性与阶梯误差62

4.2.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63

4.2.4 特点与应用64

4.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65

4.3.1 电阻应变片65

4.3.2 应变片胶黏剂69

4.3.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70

4.3.4 应变式传感器测量电路72

4.3.5 应变式传感器的特点78

4.4 电感式传感器78

4.4.1 简单自感式与差动式自感传感器79

4.4.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83

4.4.3 电涡流式传感器85

4.5.1 工作原理及特性87

4.4.4 电感式传感器的特点87

4.5 电容式传感器87

4.5.2 测量电路91

4.5.3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93

4.6 压电式传感器94

4.6.1 压电效应94

4.6.2 压电材料96

4.6.3 等效电路与测量电路97

4.6.4 压电式传感器的特点100

4.7 压阻式传感器100

4.7.1 工作原理100

4.7.2 晶面及晶向表示法102

4.7.3 传感器结构103

4.7.4 测量电路104

4.7.5 压阻式传感器的特点105

4.8.1 霍尔效应106

4.8 霍尔式传感器106

4.8.2 霍尔元件及基本电路107

4.8.3 霍尔元件的误差及其补偿108

4.8.4 霍尔元件的特点及其应用110

4.9 光纤传感器111

4.9.1 光导纤维结构与传输原理111

4.9.2 光纤的主要参数112

4.9.3 光导纤维的类型114

4.9.4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114

4.9.5 光纤传感器的特点117

4.10 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计算方法117

4.10.1 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117

4.10.2 精度的计算方法119

4.10.3 性能指标与精度的计算实例120

习题123

参考文献123

5.1 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124

第五章 测试系统设计124

5.2 传感器的选用原则126

5.3 系统中的干扰电压及其抑制128

5.4 外来电磁干扰及其抑制140

5.5 接地噪声及其消除方式150

5.6 测量系统设计举例155

习题161

参考文献161

第六章 压力测量162

6.1 压力测量概述162

6.1.1 压力的概念162

6.1.2 压力量值的传递标准162

6.1.3 压力测量仪表163

6.2 常用测压传感器164

6.2.1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164

6.2.2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168

6.2.3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169

6.3 动态压力测量170

6.3.1 影响动态压力测量的因素170

6.3.2 传感器的安装与管道效应171

习题172

参考文献172

第七章 力和应力测量174

7.1 力值传递标准174

7.1.1 概述174

7.1.2 基准测力机175

7.1.3 标准测力机177

7.1.4 标准测力计179

7.2 单向力测量181

7.2.1 概述181

7.2.2 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182

7.2.3 压电式力传感器193

7.2.4 双量程测力传感器194

7.3 多向力测量196

7.3.1 切削力测量196

7.3.2 火箭发动机推力矢量测量197

7.4 应力与应变测量200

7.4.1 单向应力状态201

7.4.2 平面应力状态(主应力方向已知)201

7.4.3 平面应力状态(主应力方向未知)201

习题204

参考文献204

第八章 位移、速度、加速度测量206

8.1 概述206

8.2 位移测量207

8.2.1 线位移传感器208

8.2.2 角位移传感器213

8.3 速度测量215

8.3.1 弹丸速度测量215

8.3.2 线速度测量216

8.3.3 角速度测量218

8.3.4 激光多普勒测速法219

8.4 加速度测量223

8.4.1 加速度传感器223

8.4.2 振动与冲击加速度测量226

8.4.3 加速度测量系统的校准233

习题236

参考文献237

第九章 温度测量238

9.1 概述238

9.1.1 温度的概念238

9.1.2 温度计的种类和特点238

9.1.3 温标240

9.2 热电偶242

9.2.1 热电偶测温的工作原理242

9.2.2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245

9.2.3 热电偶种类和特性247

9.2.4 热电偶结构249

9.2.5 热电偶冷端处理的方法251

9.2.6 热电偶测温的连接方式252

9.2.7 热电偶测温的显示仪表254

9.2.8 热电偶的检定255

9.2.9 热电偶测量固体表面温度257

9.2.10 热电偶测量高速气流温度260

9.2.11 热电偶测温误差262

9.3 电阻温度计265

9.3.1 概述265

9.3.2 铂电阻温度计265

9.3.3 铜电阻温度计267

9.4 辐射式温度计268

9.4.1 全辐射高温计269

9.4.2 比色高温计271

9.4.3 红外辐射测温仪272

习题276

参考文献276

第十章 动态压力和动态压力校准技术278

10.1 动态压力校准技术278

10.1.1 动态压力校准理论基础278

10.1.2 动态压力校准装置281

10.1.3 动态压力校准方法287

10.2 动态力校准技术290

10.2.1 动态力校准的意义290

10.2.2 动态力校准方法291

10.2.4 负阶跃力校准新技术292

10.2.3 早期的负阶跃力校准装置292

10.2.5 负阶跃力校准及数据处理的一般要求296

习题297

参考文献297

第十一章 测试系统动态误差补偿与修正298

11.1 概述298

11.2 动态误差补偿原理与方法298

11.2.1 动态误差补偿原理298

11.2.2 建立测试系统动态数学模型299

11.2.3 动态补偿数字滤波器设计300

11.2.4 动态补偿方法实例302

11.3 动态误差修正306

11.3.1 时域修正法——数值微分法306

11.3.2 频域修正法308

习题309

参考文献309

12.1.1 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310

第十二章 现代数据采集系统310

12.1 现代数据采集系统概述310

12.1.2 现代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311

12.1.3 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311

12.1.4 现代测量采集系统分类313

12.1.5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313

12.1.6 系统总线概述315

12.2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316

12.2.1 确定信号的特征317

12.2.2 选择传感器317

12.2.3 信号调节与处理319

12.2.4 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319

12.2.5 信号的分析与处理320

12.3 数据采集系统举例320

12.3.1 标准总线测量控制系统321

12.3.2 专用数据采集系统325

12.3.3 太平洋6000数据采集系统328

12.3.4 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举例330

习题332

参考文献332

附录1 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表333

附录2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度表338

附录3 镍铬-镍硅(镍铬-镍铝)热电偶分度表343

附录4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347

附录5 镍铬-康铜热电偶分度表349

附录6 铂铑13-铂热电偶分度简表352

附录7 铁-康铜热电偶分度简表353

附录8 铂热电阻分度表(R0=46Ω)354

附录9 铂热电阻分度表(R0=100Ω)357

附录10 铜热电阻分度表(R0=50Ω)360

附录11 铜热电阻分度表(R0=100Ω)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