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镇体系与小区规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镇体系与小区规划
  • 龙昱,张利华,刘超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2298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城镇-居住区-城市规划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镇体系与小区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市概述1

1.1 城市的概念1

1.1.1 城市的字面涵义1

1.1.2 城市的直观感受1

1.1.3 城市的不同描述1

1.1.4 城市的法律概念2

1.1.5 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差别2

1.1.6 城市的设置标准2

1.2 城市要素与区域背景3

1.2.1 城市的构成要素3

1.2.2 城市元素4

1.2.3 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自然要素4

1.2.4 城市的区域背景7

1.3 城市发展的阶段10

1.3.1 古代城市发展10

1.3.2 近现代城市的发展10

1.3.3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12

1.4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14

1.4.1 城乡发展关系14

1.4.2 城市螺旋发展模式15

1.4.3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15

1.4.4 城市化17

1.5 城市特征与分类19

1.5.1 城市基本特征19

1.5.2 城市特性20

1.5.3 城市等级21

1.5.4 城市类型22

1.6 城市性质23

1.6.1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23

1.6.2 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23

1.6.3 城市性质的表述23

1.7 城市规模23

1.7.1 城市人口的构成和素质24

1.7.2 城市的流动人口25

1.7.3 城市人口的变化26

1.7.4 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26

1.8 中国城市建设与文化历史特征26

阅读材料1 《21世纪议程》与《伊斯坦布尔宣言》核心内容27

阅读材料2 生态城市28

第二章 城市规划体系30

2.1 城市规划的概念30

2.1.1 城市规划与行政权力30

2.1.2 城市规划行政与立法授权30

2.1.3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31

2.1.4 城市规划的意义32

2.2 城市规划体系内容33

2.2.1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33

2.2.2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34

2.2.3 城市规划运作体系34

2.3 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35

2.4 工作的步骤与阶段划分37

2.4.1 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37

2.4.2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37

2.4.3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38

2.4.4 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39

2.4.5 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39

2.4.6 有关建制镇规划40

2.4.7 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40

2.5 城市用地40

2.5.1 城市用地的基本概念40

2.5.2 城市用地的属性41

2.5.3 城市用地的价值41

2.5.4 城市用地的区划与归属42

2.5.5 城市用地的构成类型43

2.5.6 城市用地布局43

2.5.7 城市用地评定与城市用地现状分析45

2.5.8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与形态45

阅读材料1 伪满洲国首都的选址46

阅读材料2 赤壁市羊楼洞镇兴衰与茶叶种植的关系46

第三章 城镇体系规划总则49

3.1 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49

3.1.1 城镇体系基本概念49

3.1.2 城镇体系基本特征49

3.2 城镇体系规划特点50

3.2.1 城镇体系规划目标50

3.2.2 城镇体系规划孕育过程51

3.2.3 城镇体系规划性质51

3.2.4 城镇体系规划的地位52

3.2.5 城镇体系规划任务52

3.3 城镇体系规划内容52

3.3.1 基本内容52

3.3.2 扩充内容55

3.4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步骤、方法56

3.4.1 规划程序步骤56

3.4.2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56

3.4.3 全球化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核心58

3.4.4 完全市场条件下的城镇体系规划方法58

3.4.5 规划编制重点59

第四章 城镇体系组织结构模式62

4.1 地域空间结构62

4.1.1 集中的地域空间结构62

4.1.2 分散的地域空间结构63

4.1.3 变异型城市体系63

4.2 等级规模结构64

4.2.1 等级规模发展阶段64

4.2.2 等级规模结构类型64

4.3 职能组合结构66

4.3.1 职能组合结构特征67

4.3.2 城镇职能组织结构67

4.4 网络系统结构69

4.4.1 网络系统结构组成69

4.4.2 网络系统结构类型69

4.5 结语71

第五章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72

5.1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72

5.1.1 编制流程72

5.1.2 编制阶段划分73

5.2 城镇体系规划文件编写74

5.2.1 说明书编写74

5.2.2 规划文本编写74

5.2.3 专题研究报告编写75

5.2.4 基础资料汇编75

5.3 城镇体系规划图件编绘76

5.3.1 图集策划和总体设计76

5.3.2 图件的资料收集与处理加工77

5.4 城镇体系发展政策77

5.4.1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中的政策内涵77

5.4.2 城镇体系发展政策编制基本原理78

5.4.3 城镇体系发展政策内容78

第六章 2020年中国城市体系框架(选介)79

6.1 城市化进程回顾79

6.2 城市体系现状分析81

6.2.1 城市体系现状特征分析81

6.2.2 城市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82

6.2.3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83

6.3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人口预测84

6.3.1 人口预测84

6.3.2 GDP预测85

6.3.3 人均GDP预测85

6.3.4 城市化水平预测86

6.3.5 城市人口预测86

6.4 城市等级规模结构87

6.4.1 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预测87

6.4.2 城镇体系人口规模分布设想88

6.4.3 国际化城市88

6.4.4 国家枢纽城市88

6.5 城市体系发展轴90

6.5.1 全球城市体系的对接90

6.5.2 三条纵向国家发展轴91

6.5.3 两条横向国家发展轴91

6.6 城市体系空间格局92

6.6.1 东部城市发展区92

6.6.2 中部城市发育区92

6.6.3 西部城市发展区93

6.7 城市体系支撑系统93

6.7.1 区域综合交通网93

6.7.2 快速城市化地区高速交通体系94

第七章 城市要素分布测度96

7.1 城市要素的种类96

7.2 点状要素的分布测度97

7.2.1 分布中心的测度97

7.2.2 离散性的测度99

7.2.3 均匀性的测度100

7.2.4 方位性的测度101

7.3 线状要素的分布测度102

7.3.1 绕曲指数102

7.3.2 动线面积103

7.4 区域要素的分布测度105

7.4.1 位势105

7.4.2 位商107

7.4.3 位率108

7.4.4 综合位势不平衡指数109

7.5 路网的图论分析111

7.5.1 图论基本知识111

7.5.2 路网的线图模型115

7.5.3 路网分布的测度116

7.5.4 路网单位流率117

第八章 居住区规划123

8.1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123

8.2 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123

8.2.1 居住区的组成123

8.2.2 居住区的规模124

8.3 居住区的类型和规划结构125

8.3.1 居住区的类型125

8.3.2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125

8.4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126

8.4.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26

8.4.2 居住区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128

8.4.3 居住区及住宅的具体设计129

8.5 居住区主要规划指标131

8.6 实例134

阅读材料1 居住小区技术经济指标内容和计算135

阅读材料2 城郊住宅开发的新田园模式136

第九章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139

9.1 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构成139

9.2 城市中心区的特征140

9.3 CBD与城市公共空间结构142

9.3.1 CBD的基本特征及演化过程142

9.3.2 我国CBD研究及发展趋势146

9.4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改造148

9.4.1 城市中心区更新改造的基本原则148

9.4.2 交通组织——平衡的交通系统149

9.4.3 步行化——宜人的活动网络151

9.4.4 城市环境的整合与更新153

阅读材料1 保健植物与城市绿化154

阅读材料2 城市公园防灾减灾的作用156

阅读材料3 城市规划中公园的选址和公园景观规划157

第十章 城镇生态规划159

10.1 生态规划与城镇生态规划159

10.2 城镇生态规划的目标、内容和原则160

10.2.1 城镇生态规划的目标160

10.2.2 城镇生态规划的内容161

10.2.3 城镇生态规划原则161

10.3 城镇生态规划步骤162

10.4 城镇生态规划的基本方法163

10.4.1 城镇生态调查163

10.4.2 城镇生态评价163

10.5 城镇生态规划的要素与指标165

10.5.1 城镇生态规划的基本要素165

10.5.2 城镇生态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165

10.5.3 城镇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166

10.6 城镇生态设计167

10.6.1 城镇设计与城镇生态设计167

10.6.2 城镇生态设计原理167

10.6.3 城镇生态设计方法168

10.7 城镇生态建设169

10.7.1 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衡量标志169

10.7.2 城镇生态建设170

10.7.3 城镇生态建设指标体系171

10.8 规划案例(张家港生态城市规划简介)172

10.8.1 城市生态现状调查172

10.8.2 生态化程度评价173

10.8.3 生态城市指标评价174

10.8.4 生态城市评价方法176

10.8.5 张家港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现状177

10.9 市域空间生态建设总体规划178

10.9.1 指导思想178

10.9.2 中心市区生态建设规划179

10.9.3 城镇网络生态建设规划180

10.9.4 市域空间生态防护区建设规划181

10.9.5 生态经济开发战略181

10.9.6 示范工程行动计划183

阅读材料1 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简介184

阅读材料2 土地空间的产权分离开发模式186

附录189

1.相关思考与专题189

2.现场教学(一)191

3.现场教学(二)192

4.规划设计作业193

5.城市规划基本术语19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95

参考文献2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