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化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狄保荣,王晨光,杨秀冬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5877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旅游-职业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化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
一、问题提出1
二、研究意义6
第二节 文献综述8
一、国内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献综述8
二、国外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献综述11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3
一、研究方法13
二、研究框架14
第二章 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理论17
第一节 一般教育理论17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7
二、缄默知识理论19
三、多元智能理论20
第二节 职业教育概述及基本理论22
一、职业教育概述22
二、职业教育基本理论25
第三节 旅游职业教育概述30
一、旅游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1
二、旅游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特征31
第四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32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32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33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33
第三章 国外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5
第一节 国外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35
一、瑞士洛桑模式35
二、德国双元制模式38
三、英国工读交替模式40
四、美国、加拿大CBE模式43
五、澳大利亚TAFE模式46
六、日本产学研合作模式49
第二节 国外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53
一、发展行业协会,促进协调发展54
二、强化国家保障,实现培养目标55
三、联合政府企业,建立合作体系55
四、注重知行合一,打造复合人才55
五、加强国际合作,培养行业精英55
第四章 国内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57
第一节 国内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57
一、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58
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62
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66
四、南京旅游职业学院68
五、四川省旅游学校70
六、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旅游学院73
七、广州大学旅游学院(中法旅游学院)74
八、天津商业大学TUC—FIU合作学院77
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81
十、台湾高雄餐旅大学85
第二节 国内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88
一、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应用人才89
二、注重技能培养,突出实践教学89
三、优化师资结构,建设“双师型”队伍90
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90
第五章 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92
第一节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分析92
一、外部发展环境差异93
二、内部办学机制差异94
第二节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成因分析96
一、社会历史因素96
二、教育体制因素96
三、师资因素97
四、教育投资因素98
第三节 完善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99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99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00
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100
第六章 引领中国旅游教育的“山旅模式”102
第一节 “山旅模式”的打造背景102
第二节 “山旅模式”的内涵特征104
一、培养绅士淑女104
二、打造文化殿堂107
三、实现知行合一114
四、锻造国际人才121
五、服务创造幸福129
第三节 “山旅模式”的启示131
一、理念132
二、文化133
三、包容134
四、执行136
第七章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38
第一节 构建原则138
一、办学途径多元化原则138
二、培养模式企业化原则139
三、培养目标致用型原则140
四、核心能力至上原则140
第二节 构建要素分析141
一、办学理念141
二、培养目标142
三、专业设置143
四、课程建设143
五、教学设计144
六、教学方法144
七、师资队伍145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147
一、强化国际视野,革新办学理念147
二、突出能力本位,明确培养目标148
三、改革办学模式,促进产学一体149
四、完善课程体系,优化知识结构152
五、构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国际化教学团队154
六、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能力本位教学模式155
七、注重养成教育,提高职业素养与人文精神156
八、着眼国际化趋势,创新人才评价机制157
参考文献159
附录一167
附录二177
附录三186
后记198
热门推荐
- 385591.html
- 1463662.html
- 3182176.html
- 2222126.html
- 1781387.html
- 3517469.html
- 580953.html
- 3189098.html
- 1644877.html
- 2960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9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8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7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2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3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1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2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