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法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法学
  • 汪鑫主编;刘应明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1604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法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金融1

一、金融与信用1

二、金融与国民经济发展3

三、金融体系5

第二节 金融法11

一、金融法的定义与地位11

二、金融法的渊源13

三、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14

四、新时期的我国金融立法17

第三节 金融法的基本原则19

一、以稳定货币为前提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19

二、维护金融业稳健的原则20

三、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原则23

四、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24

第二章 中央银行法27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27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27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8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30

四、中央银行的体制和资本结构32

五、中央银行的组织体系34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36

一、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法人36

二、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38

三、中央银行相对独立于政府39

一、货币的内涵与外延41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与信用调控41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制度44

二、中央银行的信用调控制度51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55

一、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56

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的、原则和权限57

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61

第五节 中国人民银行法67

一、我国的中央银行与中央银行立法67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与职责68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69

四、人民币的发行与流通管理71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72

六、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72

七、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73

第三章 商业银行法74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74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74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76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80

四、商业银行的体制82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和终止83

一、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83

二、商业银行的设立90

三、商业银行的变更、分立、合并及终止94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100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100

二、商业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102

三、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规则107

一、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概述110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110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稽核与检查111

三、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113

四、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接管114

五、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15

六、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法律责任117

第四章 政策性银行法121

第一节 政策性银行概述121

一、政策性银行的概念与特征121

二、政策性银行的基本职能123

三、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125

四、政策性银行的分类126

五、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与外部关系127

一、国家开发银行130

第二节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130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32

三、中国进出口银行133

第五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法136

第一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概述136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138

一、合作金融概述138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139

三、城市信用合作社143

第三节 信托投资公司147

一、信托与金融信托147

二、信托投资公司150

第四节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154

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54

二、金融租赁公司158

三、典当行159

第一节 跨国金融机构概述163

一、金融机构的跨国化进程163

第六章 跨国金融机构管理法163

二、金融机构跨国化提出的问题166

三、跨国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170

第二节 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174

一、跨国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175

二、跨国金融机构的东道国监管175

三、跨国金融机构监管的国际合作--巴塞尔体制179

第三节 我国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185

一、对外国金融机构驻华代表处的监管185

二、对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187

三、对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监管194

四、中外金融监管合作197

一、存款与存款合同199

第七章 信贷法199

第一节 存款法律制度199

二、单位存款的法律规定205

第三节 证券经营机构208

三、储蓄存款的法律规定210

第二节 贷款法律制度215

一、贷款的概念和种类215

二、金融机构的贷款经营原则217

三、贷款的一般程序219

四、借款合同221

五、贷款管理制度223

第三节 同业拆借法律制度229

第四节 民间借贷法律制度232

一、票据概述234

第一节 票据与票据法234

第八章 票据法与结算制度234

二、票据法律关系241

三、票据法与票据公约246

一、银行结算的概念253

第二节 我国银行结算制度253

二、银行结算的原则255

三、银行帐户的管理255

四、银行结算方式256

五、信用卡262

第三节 国际贸易结算制度265

一、国际贸易结算的概念265

二、商业汇付266

三、银行托收267

四、信用证支付271

一、小额电子资金划拨与大额电子资金划拨278

第四节 电子资金划拨278

二、贷记划拨与借记划拨279

三、大额电子资金划拨的当事人280

四、大额电子资金划拨的业务程序281

五、大额电子资金划拨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281

六、大额电子资金划拨损失责任的承担282

第九章 证券法285

第一节 证券285

一、证券的概念与法律特征285

二、股票286

三、债券288

四、基金券290

第二节 证券监管机构291

一、世界各国的证券监管体制291

二、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292

三、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293

一、证券经营机构的概念、种类与功能298

二、证券专营机构304

三、证券兼营机构310

第四节 证券的发行与交易313

一、证券的发行313

二、证券的交易324

三、股票的涉外发行与交易331

四、对证券欺诈行为的管制336

第十章 外汇与外债管理法340

第一节 外汇与外债341

一、外汇341

二、外债345

一、国际货币制度与外汇管理349

第二节 外汇管理制度349

二、外汇管理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356

三、外汇管理的机构、对象与内容358

四、外汇管理法规的域外效力362

五、我国外汇管理制度365

第三节 外债管理制度374

一、外债管理的原则375

二、外债管理的机构、对象与内容376

三、我国外债管理制度概述377

四、我国对几种主要类型外债的管理383

第十一章 保险法397

第一节 保险概述398

一、保险的概念、要素与职能398

二、保险的分类401

第二节 保险合同法402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与分类402

二、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407

三、保险合同的一般规定412

四、财产保险合同420

五、人身保险合同426

六、海上保险合同432

第三节 保险业法438

一、保险业的组织管理439

二、保险业的经营管理443

三、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445

第十二章 金融刑法448

一、金融犯罪的概念449

第一节 金融犯罪概述449

二、金融犯罪的特征451

三、金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451

第二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453

一、伪造货币罪453

二、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罪454

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调换伪造的货币罪455

四、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罪456

五、变造货币罪456

六、走私伪造的货币罪457

七、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457

八、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458

九、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罪459

十、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459

十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460

十二、伪造、变造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罪461

十三、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罪462

十四、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罪462

十五、证券内幕交易罪463

十六、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罪464

十七、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464

十八、操纵证券交易罪465

十九、违反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466

二十、违反规定向非关系人发放贷款罪467

二十一、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用于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468

二十二、违反规定出具信用证或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罪468

二十三、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469

二十四、逃汇罪469

二十六、非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应按“侵占罪”定罪处罚的行为470

二十五、洗钱罪470

二十七、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应按“贪污罪”定罪处罚的行为471

二十八、非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应按“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的行为471

二十九、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应按“受贿罪”定罪处罚的行为471

三十、非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应按“挪用本单位资金罪”定罪处罚的行为471

三十一、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应按“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的行为472

第三节 金融诈骗罪472

一、集资诈骗罪472

二、贷款诈骗罪473

三、金融票据诈骗罪474

四、使用伪造、变造的银行结算凭证诈骗罪474

五、信用证诈骗罪475

六、信用卡诈骗罪476

七、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诈骗罪476

八、保险诈骗罪4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