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7债权法 第5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民安,铁木尔高力套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6074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债权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7债权法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债法总论1
第一章 债的性质1
第一节 各种意义上的债1
一、债的含义的多样性1
二、广义的债1
三、中义的债3
第二节 狭义债的界定4
一、债是一方当事人和另外一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法律关系4
二、债或者是债权,或者是债务,或者同时是债权和债务5
三、对债作出狭义界定的原因5
第三节 债的特征6
一、债是一种法律关系6
二、债是一种财产性的法律关系8
三、债是两方或者多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法律关系9
四、债是一种相对性的法律关系11
第二章 债法13
第一节 债法的特征13
一、债法的界定13
二、债法的稳定性13
三、债法的变动性14
四、债法的复杂性17
五、债法的国际性19
第二节 债法的地位19
一、债法的极端重要性19
二、债法在民法当中的核心地位19
三、债法的一般理论对商法领域的渗透20
四、债法的一般理论对公法领域的渗透21
第三节 债法的渊源21
一、债法渊源的类型21
二、债法的国内渊源21
三、债法的国际渊源24
第四节 债法的历史演变26
一、罗马法当中的债法26
二、近代债法27
三、现代债法29
第五节 当代债法的改革32
一、导论32
二、德国的债法改革33
三、法国的债法改革33
四、我国债法总则的制定37
第六节 债法总论涉及的一般理论和一般制度41
一、债法总论和债法分论的界定41
二、大陆法系国家和我国对待债法总论的不同态度42
三、债法总论的主要内容42
第三章 债的构成要件44
第一节 债的主体44
一、债的主体的三分法44
二、债权人与债务人44
三、等同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人46
四、债权人和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47
第二节 债的内容之一:债权49
一、债权的性质49
二、债权的特征50
三、债权与人格权的区别与联系53
四、债权与物权的共同点与不同点54
五、债权与知识产权的共同点与不同点57
第三节 债的内容之二:债务57
一、债务的特征57
二、债务的构成要件:义务和责任59
三、自然债63
第四节 债的客体66
一、债的客体的界定66
二、债的客体与债的客体的客体的区别66
三、债的客体的构成要件67
第四章 债的渊源69
第一节 债的渊源概述69
一、债的渊源的界定69
二、债的渊源在债法当中的地位69
三、债的渊源与债的类型之间的关系70
四、债的渊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71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债的渊源71
一、罗马法关于债的渊源的规定71
二、《法国民法典》关于债的渊源的规定72
三、法国民法学者关于债的渊源的争论73
第三节 我国债的渊源75
一、我国民法学者关于债的渊源的分类75
二、我国《民法总则》所规定的债的渊源77
三、缔约上的过失不是债的独立渊源79
第四节 作为债的渊源的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84
一、债的渊源的重新归类的可能性84
二、债的渊源的新分类: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84
三、作为债的渊源的法律行为86
四、作为债的渊源的法律事件88
第五章 债的分类91
第一节 债的分类概述91
一、债的分类的意义91
二、法国民法学者对债的分类的意见91
三、我国民法学者对债的分类的意见92
四、本书对债的分类的意见93
第二节 特定物债和种类物债94
一、交付财产的债的二分法94
二、特定物债94
三、种类物债95
四、区分特定物债和种类物债的意义97
第三节 作为债和不作为债98
一、作为债98
二、不作为债101
三、区分作为债和不作为债的意义102
第四节 金钱债和代物债103
一、金钱债103
二、利息债104
三、代物债106
四、区分金钱债和代物债的意义106
第五节 简单债、并列债、选择债和随意债107
一、简单债107
二、并列债108
三、选择债108
四、随意债110
五、区分简单债、并列债、选择债和随意债的意义111
第六节 简单债、按份债和连带债112
一、简单债和复杂债的界定113
二、按份债113
三、连带债115
四、区分简单债、按份债和连带债的意义119
第七节 简单债、附条件债和附期限债120
一、简单债120
二、附条件债120
三、附期限债123
四、区分简单债、附条件债和附期限债的意义125
第八节 手段债和结果债125
一、手段债和结果债的界定125
二、手段债和结果债二分法理论的确立127
三、区分手段债和结果债的标准128
四、区分手段债和结果债的原因130
第二编 债的主要渊源132
第六章 合同债132
第一节 合同的界定132
一、导论132
二、两大法系国家法律关于合同的界定132
三、我国法律对合同的界定135
第二节 合同法137
一、合同法的性质137
二、罗马法时代的合同法138
三、近代合同法138
四、现代合同法139
五、我国合同法的渊源142
第三节 合同的类型144
一、导论144
二、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145
三、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148
四、实定合同和射幸合同149
五、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151
六、一次性给付合同和连续性给付合同153
七、通过谈判所订立的合同、附合合同和强制合同155
第四节 合同的成立157
一、合同成立的界定157
二、合同成立的必要要件157
三、协议合同的成立方式160
四、格式条款合同的成立方式164
第五节 合同的法律效力165
一、合同的法律效力的界定165
二、合同债务人所承担的义务166
三、合同债务人对所承担的合同义务的履行170
四、合同债务人承担的违约责任173
五、合同对第三人的法律效力175
第七章 侵权债178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界定178
一、侵权行为与侵权债之间的关系178
二、法定义务违反理论179
三、法定利益侵犯理论180
四、本书对侵权行为的界定181
第二节 侵权行为的种类182
一、侵权行为的分类182
二、人的侵权行为与物的侵权行为182
三、本人的侵权行为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184
四、单独侵权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185
五、故意侵权行为与过失侵权行为191
六、作为侵权行为与不作为侵权行为193
第三节 侵权法194
一、侵权法的性质194
二、侵权法的历史发展197
三、侵权法的目的202
四、我国的侵权法207
第四节 侵权责任的法律效力212
一、侵权责任的二分法212
二、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13
三、侵权责任的免除和减轻214
四、损害赔偿责任之外的侵权责任214
五、损害赔偿责任218
六、侵权责任对第三人的法律效力222
第八章 无因管理债226
第一节 无因管理概述226
一、无因管理债的本质226
二、无因管理制度的历史228
三、无因管理的理论根据230
四、无因管理与其他民事制度的关系231
第二节 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233
一、管理人的条件233
二、管理行为的条件235
三、被管理人的条件237
第三节 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237
一、管理人对被管理人承担的义务238
二、被管理人对管理人承担的义务240
三、管理人、被管理人和第三人之间的关系240
四、无因管理向委托合同的转换241
第九章 不当得利债242
第一节 不当得利概述242
一、不当得利和不当得利债的界定242
二、不当得利制度的理论根据244
三、不当得利制度的社会功能244
四、不当得利制度在债法中的地位245
五、不当得利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关系245
第二节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246
一、不当得利构成要件的分类246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之一:事实要件247
三、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之二:法律要件248
第三节 不当得利的种类:不当给付250
一、给付与不当给付250
二、不当给付的种类之一:返还原因在给付当时就存在的不当给付251
三、不当给付的种类之二:返还原因在给付之后才存在的不当给付254
第四节 不当得利的种类:其他形式的不当得利255
一、因为夫妻关系产生的不当得利255
二、因为非婚同居关系产生的不当得利256
三、因为费用的支出产生的不当得利256
四、因为其他原因产生的不当得利257
第五节 不当得利的法律效果257
一、受益人承担的义务257
二、受损人承担的义务259
第三编 债的效力260
第十章 债的效力的基本理论260
第一节 债的效力概述260
一、债的效力的法律根据260
二、债的对内效力260
三、债的对外效力261
第二节 对债权人的效力262
一、债的请求力262
二、债的执行力或者强制力263
三、债的保持力263
四、损害赔偿264
第三节 债务不履行264
一、债务不履行概述264
二、履行迟延266
三、履行不能269
四、拒绝履行271
五、不完全履行273
第四节 受领迟延276
一、受领迟延概述276
二、受领迟延的法律性质279
三、受领迟延的法律后果280
第十一章 债的一般担保281
第一节 债的一般担保概述281
一、债的一般担保的概念281
二、债的一般担保的特征283
三、债的一般担保权的保护284
四、债的保全制度在民法典中的地位284
第二节 债权人代位权285
一、债权人代位权概述285
二、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条件285
三、债权人代位权的具体行使288
四、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效果289
第三节 债权人撤销权291
一、债权人撤销权概述291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条件293
三、债权人撤销权的具体行使298
四、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效果299
第十二章 债的特别担保301
第一节 债的特别担保概述301
一、债的特别担保的概念301
二、债的特别担保的功能301
三、债的特别担保的性质302
四、债的特别担保的分类303
第二节 保证305
一、保证的概念305
二、保证的方式306
三、保证的设立308
四、保证的范围310
五、保证期间311
六、保证责任的免除与消灭313
第三节 定金314
一、定金概述314
二、定金的设立314
三、定金的种类315
第四节 抵押权316
一、抵押权概述316
二、抵押权的设定317
三、抵押权的效力321
四、抵押权的实行与抵押权的消灭323
第五节 质权324
一、质权概述324
二、质权设定合同325
三、动产质权326
第四编 民事责任债329
第十三章 民事责任的性质与类型329
第一节 民事责任概述329
一、责任与法律责任329
二、民事责任的界定331
三、民事责任的特征333
四、民事责任的性质334
第二节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335
一、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335
二、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主要区别335
三、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主要联系337
四、民事责任对刑事责任的优先适用339
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类型339
一、民事责任的二分法或者三分法339
二、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责任的二分法339
三、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责任的三分法340
四、我国民事责任三分法理论的确立340
五、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和返还责任342
第四节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关系345
一、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之间的主要差异345
二、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之间的共同性347
三、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之间的竞合349
四、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统一351
第十四章 民事责任的根据353
第一节 民事责任根据的性质353
一、民事责任根据的界定353
二、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用语的扬弃353
三、“民事责任根据”用语的合理性354
四、民事责任根据的重要性354
五、民事责任根据的多样性与统一性357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各种根据359
一、损害359
二、主观状态360
三、客观的义务违反行为361
四、异常危险行为363
五、无过错行为365
六、公平367
第三节 过错侵权责任369
一、过错侵权责任的界定369
二、过错侵权责任的特征370
三、过错侵权责任的理论根据371
四、过错推定规则373
五、过错侵权责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375
第四节 严格责任380
一、严格责任的两种界定方法380
二、严格责任在侵权责任制度中的地位381
三、严格责任的主要特征381
四、严格责任的理论根据383
第五节 违约责任的性质385
一、我国民法学者对违约责任性质的争论385
二、法国民法学者对违约责任性质的争论386
三、违约责任的过错性质388
四、侵权责任领域的客观过错理论在违约责任领域的适用393
第十五章 民事责任的构成、限制和免除398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398
一、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界定398
二、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统一398
三、作为民事责任一般构成要件的致害行为400
四、作为民事责任一般构成要件的损害402
五、作为民事责任一般构成要件的因果关系415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限制419
一、民事责任的限制方式419
二、过失相抵规则对民事责任的限制420
三、减损规则对民事责任的限制423
四、损益同销规则对民事责任的限制425
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免除428
一、民事责任免除的各种手段428
二、违约责任的特有免责方式428
三、侵权责任特有的免责方式430
四、不可抗力的抗辩433
五、第三人行为的抗辩435
六、他人行为的抗辩437
第五编 债的变动439
第十六章 债的转移439
第一节 债的转移概述439
第二节 债权让与440
一、债权让与的概念及特征440
二、债权让与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441
三、债权让与的要件442
四、债权让与的效力446
第三节 债务承担449
一、债务承担的意义449
二、免责的债务承担449
三、并存的债务承担451
第四节 债权债务的概括转移451
一、债权债务概括转移的界定451
二、债权债务概括转移的类型451
三、因为法律规定产生的债权债务概括转移452
第十七章 债的消灭454
第一节 债的消灭概述454
一、债的消灭的意义454
二、债的消灭的原因454
三、债的消灭的效力456
第二节 债的清偿457
一、债的清偿的意义457
二、清偿人458
三、清偿受领人460
四、清偿标的460
五、代物清偿461
六、清偿地、清偿期限与清偿费用462
七、清偿抵充463
第三节 债的抵消464
一、债的抵消的意义464
二、债的法定抵消464
三、债的抵消的效力465
第四节 债的提存466
一、债的提存的意义466
二、债的提存的要件467
三、债的提存的效力468
第五节 债的免除470
一、债的免除的性质470
二、债的免除的要件471
三、债的免除的效力472
第六节 债的混同472
一、债的混同的意义472
二、债的混同成立的原因472
三、债的混同的效力473
热门推荐
- 982677.html
- 2319732.html
- 2288901.html
- 1804759.html
- 1798577.html
- 1679630.html
- 1242568.html
- 448918.html
- 2629289.html
- 2972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7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6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5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9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0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