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
  • 周建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5453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区域规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区域规划与开发3

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开发3

一、区域3

二、经济区与开发区域5

三、区域开发10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构成因子11

一、宏观经济环境11

二、地域尺度12

三、区位因子12

四、空间结构因子13

五、区域经济构成因子13

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类型与层次13

一、区域规划的类型13

二、区域规划的层次15

第四节 区域规划三大特征16

一、区域性16

二、综合性17

三、战略性17

第五节 区域开发的过程和机制17

一、技术的空间传递与市场的空间转移17

二、区域的外部冲力与适应能力18

三、技术吸纳、创新培育、产业升迁的模式19

四、地域空间集聚与扩散的时空演化20

五、区域开发的时空演化机制21

第二章 区域规划的理论模式25

第一节 区域开发的理论脉络25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26

二、均衡发展理论27

三、非均衡发展理论28

四、中心—外围模型29

五、依附论29

六、循环累积因果原理30

七、出口基地理论31

八、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32

九、倒U型曲线规律32

十、区域发展阶段理论33

十一、长波理论33

十二、产业集群理论36

十三、创新—扩散理论36

十四、IMD区域竞争力模型37

十五、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38

十六、田园城市理论38

十七、中心地理论39

十八、区位论39

十九、圈层结构理论40

二十、区域协同理论40

二十一、区域城市结构理论41

二十二、大都市带理论41

二十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41

二十四、核心—边缘理论42

二十五、扩散理论43

二十六、梯度推移学说43

二十七、增长极理论44

二十八、发展轴理论44

二十九、点—轴开发理论44

三十、二元结构论45

三十一、麦吉Desakota理论45

第二节 区域规划研究与实践46

一、国际区域规划的研究与实践脉络46

二、国内区域规划的实践历程48

三、国内区域规划的理论进展52

第三节 区域开发的趋势导向56

一、区域规划与区域研究的方法论56

二、区域规划与区域研究的新趋势57

第四节 我国区域规划与开发的现状与思考59

一、区域发展政策变化趋势59

二、区域发展差距形成原因61

三、区域发展的问题、思考与展望62

第五节 本章小结与全书框架62

第三章 区域发展模式与机制64

第一节 区域经济系统特征分析64

一、经济系统的特征指标64

二、地域经济增长过程67

第二节 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分析70

一、宏观经济效益71

二、社会公平73

三、生态环境改善75

四、政治稳定75

第三节 区域发展条件系统分析75

一、区域条件分析的理论发展75

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子分析76

第四节 区域产业体系的结构与优化84

一、区域产业分析的理论基础85

二、宏观产业政策指向90

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设计95

第五节 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规划案例98

一、海西经济区产业规划98

二、黄河三角洲产业规划103

第四章 区域竞争力提升路径114

第一节 区域竞争力研究的起源114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内涵117

一、国外对于区域竞争力的定义117

二、国内对于区域竞争力的定义118

三、小结120

第三节 理论基础竞争理论121

一、竞争理论121

二、国际贸易理论121

三、区域经济理论122

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理论123

第四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124

一、主观权重法125

二、层次分析法125

三、主成分分析法125

四、因子分析法125

五、灰色关联法126

六、熵值法126

第五节 区域竞争力理论模型126

一、国外区域竞争力模型126

二、国内区域竞争力模型129

三、小结131

第六节 区域竞争的提升路径131

一、区域竞争力提升的不同视角131

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不同途径136

第七节 区域竞争力的实证研究138

一、国外138

二、国内146

第五章 区域竞合150

第一节 区域竞合的理论架构150

一、竞合理论150

二、三种博弈151

三、竞合路径153

第二节 国内区域竞合现状问题154

一、过度竞争效应155

二、合作发生障碍156

三、困境发生机制158

第三节 竞合(C-C)模式160

一、基础条件160

二、竞合体系结构161

三、竞合模式理论及应用162

第六章 区域空间组织198

第一节 空间组织概念198

第二节 空间结构研究199

一、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199

二、空间结构研究的发展200

三、空间结构演化理论201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组织的理论源流202

一、系统论思想202

二、协同发展理论203

三、共生理论203

四、区域分工理论203

第四节 区域空间组织思想的形成204

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204

二、盖迪斯的区域协同理论204

三、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204

四、区域经济理论205

五、都市圈、城市群、都市带研究相关理论205

六、城市区域与都市区区域主义205

第五节 区域空间组织理论、模式与应用206

一、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206

二、点-轴理论207

三、核心-边缘理论208

四、梯度推移学说210

五、空间集聚理论210

第六节 有效竞争空间的概念与构筑213

一、区位优势分析213

二、有效竞争空间的概念与特征215

三、有效竞争空间的功能216

四、有效竞争空间的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220

五、有效竞争空间的组成形式222

六、有效竞争空间的划分原则222

七、有效竞争空间的构筑形式223

第七节 多视角下区域空间组织研究进展223

一、经济协作导向下的区域空间组织研究223

二、生态环境治理导向下的区域空间组织研究224

三、旅游合作与旅游资源的区域空间组织224

四、城镇体系视角下的区域空间组织225

五、社会学视角下的空间组织226

第八节 近期区域空间组织发展研究趋向227

一、旅游合作带动区域协同发展227

二、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研究228

三、区域发展的空间优化整合研究229

四、跨界城市发展研究230

五、区域空间组织的多中心化趋势232

六、主体功能区发展研究233

第九节 我国区域空间组织实证研究235

一、京津协同发展研究235

二、山东半岛地区城市协同发展研究235

三、苏锡常合作发展研究235

四、长株潭协同发展研究236

五、长春—吉林整合发展研究236

六、粤港合作研究236

第十节 新因素对区域空间组织的影响236

一、知识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36

二、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37

三、信息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37

四、其他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37

第七章 区域规划技术支撑系统238

第一节 空间信息技术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238

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239

二、遥感技术(R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40

三、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VR)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41

第二节 空间信息提取241

一、信息提取的内容与方法241

二、地物类别信息的提取242

三、定量信息提取244

四、变化信息提取247

第三节 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250

一、区域规划中的空间分析250

二、简单空间分析251

三、复杂空间分析模型256

第四节 小城镇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设计263

一、小城镇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设计263

二、小城镇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内容265

三、系统结构与主要功能266

参考文献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