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工艺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利泰主编;李校堃,华会明,叶发青,崔健副主编;裴月湖主审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8814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植物药-提取-教材;植物药-分离-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工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工艺学的内涵1
1.2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工艺学的特点2
1.2.1 多学科性2
1.2.2 多层次性2
1.2.3 复杂性2
1.3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工艺设计思路3
1.3.1 生物原料生产与天然药物提取技术相结合3
1.3.2 根据生物组织结构设计提取工艺4
1.3.3 根据天然药物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设计提取工艺4
1.3.4 根据不同分离技术耦合设计天然药物提取工艺4
1.3.5 合理有效地组合应用提取分离方法5
1.3.6 从天然药物提取分离体系改性和流体流动特性设计提取工艺5
1.4 提取分离工艺设计具体方法6
1.4.1 实验设计6
1.4.2 工艺路线6
1.4.3 工艺条件7
1.4.4 评价指标8
1.5 天然药物开发利用概况及技术发展8
1.5.1 天然药物开发利用概况8
1.5.2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发展现状10
1.6 我国医药工业现状和发展前景11
1.6.1 我国医药工业的现状11
1.6.2 我国医药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1
1.6.3 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前景12
1.7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13
第2章 天然药物的传统提取分离方法14
2.1 原料与提取工艺特性14
2.1.1 原料细胞结构与天然药物提取工艺特性14
2.1.2 原料细胞结构与天然药物成分的浸出19
2.1.3 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方法20
2.1.4 原料的前处理24
2.2 提取方法26
2.2.1 溶剂提取法26
2.2.2 水蒸气提取法31
2.2.3 升华法32
2.3 分离纯化方法33
2.3.1 结晶法33
2.3.2 溶剂萃取法35
2.3.3 沉淀法39
2.3.4 色谱法40
第3章 新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47
3.1 提取新技术47
3.1.1 超声波提取技术47
3.1.2 微波提取技术50
3.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54
3.2 分离纯化新技术60
3.2.1 膜分离技术60
3.2.2 吸附澄清技术67
3.2.3 分子蒸馏技术72
3.2.4 色谱技术80
第4章 固液分离工艺99
4.1 常用固液分离方法99
4.1.1 过滤法99
4.1.2 离心法104
4.1.3 沉降法107
4 1.4 固液分离在天然药物生产中的应用108
4.2 影响固液分离的因素109
4.2.1 药材的粉碎度109
4.2.2 天然药物成分的理化性质110
4.2.3 固液分离方法的选择111
第5章 浓缩113
5.1 概述113
5.2 影响浓缩的因素114
5.2.1 传热温度差(△tm)的影响114
5.2.2 传热系数(K)的影响114
5.3 浓缩分类与设备115
5.3.1 根据蒸发器的操作压力分类115
5.3.2 根据蒸发器中溶液循环的原理分类117
5.3.3 根据蒸发器的效能分类122
5.4 浓缩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124
5.4.1 浓缩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124
5.4.2 浓缩设备的发展趋势125
5.4.3 浓缩新设备125
第6章 干燥129
6.1 概述129
6.1.1 干燥的基本原理129
6.1.2 影响干燥的因素131
6.2 真空干燥131
6.3 沸腾干燥132
6.3.1 沸腾干燥的原理和过程132
6.3.2 沸腾干燥的特点133
6.3.3 沸腾干燥器133
6.4 喷雾干燥134
6.4.1 喷雾干燥工艺流程134
6.4.2 干燥器总体结构135
6.4.3 喷雾器的类型137
6.4.4 喷雾干燥技术的特点138
6.4.5 影响喷雾干燥的主要因素138
6.4.6 喷雾干燥黏壁现象的处理方法139
6.4.7 喷雾干燥法的应用140
6.5 冷冻干燥技术141
6.5.1 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141
6.5.2 冷冻干燥的特点142
6.5.3 冷冻干燥设备及性能选择142
6.5.4 冷冻干燥工艺过程及技术参数的选择143
6.5.5 冷冻干燥中常出现的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147
6.5.6 冷冻干燥技术在天然药物生产中的应用148
第7章 制剂生产环境与设计153
7.1 厂房总体规划设计153
7.1.1 厂址选择153
7.1.2 厂区划分154
7.1.3 厂区总体设计155
7.2 药物洁净室的设计157
7.2.1 洁净区(室)的工艺布局要求157
7.2.2 洁净室形式分类158
7.2.3 人员净化158
7.2.4 物料净化159
7.3 空调系统的设计159
7.3.1 空调设计的依据159
7.3.2 空调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160
7.3.3 空气输导与分布装置的设计161
7.3.4 洁净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161
7.4 工艺管道设计167
7.4.1 工艺管道设计内容167
7.4.2 公称压力和公称直径168
7.4.3 管道169
7.4.4 阀门171
7.4.5 管件172
7.4.6 管道布置设计172
第8章 糖类176
8.1 概述176
8.1.1 糖类的结构特征176
8.1.2 理化性质及检识178
8.1.3 糖类的提取方法179
8.1.4 糖类的分离纯化方法180
8.2 生产实例183
8.2.1 香菇多糖183
8.2.2 茯苓多糖185
8.2.3 透明质酸187
8.2.4 甲壳素189
第9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192
9.1 苯丙酸类化合物192
9.1.1 概述192
9.1.2 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192
9.1.3 检识193
9.1.4 提取与分离193
9.1.5 丹参提取物生产实例193
9.1.6 金银花提取物的生产实例196
9.2 香豆素类化合物197
9.2.1 概述197
9.2.2 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197
9.2.3 检识198
9.2.4 提取分离方法199
9.2.5 补骨脂提取物的生产实例199
9.3 木脂素类化合物201
9.3.1 概述201
9.3.2 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201
9.3.3 检识203
9.3.4 提取分离方法203
9.3.5 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生产实例203
9.3.6 厚朴中木脂素类成分的生产实例205
第10章 醌类化合物208
10.1 概述208
10.1.1 结构特征208
10.1.2 理化性质及检识212
10.1.3 常用的提取方法213
10.1.4 分离和纯化方法213
10.2 生产实例215
10.2.1 紫草提取物的生产实例215
10.2.2 丹参提取物的生产实例217
10.2.3 大黄提取物的生产实例218
10.2.4 番泻叶提取物的生产实例220
10.2.5 芦荟提取物的生产实例221
第11章 黄酮类化合物225
11.1 概述225
11.2 黄酮的结构分类225
11.2.1 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227
11.2.2 黄酮和黄酮醇类228
11.2.3 异黄酮类229
11.2.4 黄烷类和原花青素类230
11.2.5 花青素和花色苷类230
11.2.6 查耳酮类和二氢查耳酮类231
11.2.7 橙酮类231
11.2.8 ?酮类232
11.2.9 双黄酮类232
11.3 黄酮的理化性质233
11.3.1 性状233
11.3.2 溶解性234
11.3.3 酸性和碱性234
11.3.4 检识反应235
11.4 常用的提取方法236
11.4.1 溶剂提取法236
11.4.2 碱提取酸沉淀法237
11.4.3 超声波提取法237
11.4.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237
11.5 分离和纯化方法237
11.6 生产实例239
11.6.1 黄芩苷239
11.6.2 灯盏花素和灯盏乙素242
11.6.3 芦丁244
11.6.4 淫羊藿苷247
11.6.5 葛根素249
11.6.6 橙皮苷253
11.6.7 水飞蓟素和水飞蓟宾256
11.6.8 银杏叶总黄酮259
第12章 萜类与挥发油262
12.1 萜类化合物262
12.1.1 概述262
12.1.2 萜类的结构类型及典型化合物262
12.1.3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检识264
12.1.4 萜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265
12.1.5 萜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266
12.2 生产实例266
12.2.1 芍药苷266
12.2.2 龙胆苦苷268
12.2.3 青蒿素270
12.2.4 紫杉醇273
12.2.5 穿心莲内酯274
12.3 挥发油275
12.3.1 挥发油的组成和分类276
12.3.2 挥发油的理化性质及检识276
12.3.3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277
12.3.4 挥发油的分离与纯化277
12.4 生产实例279
12.4.1 莪术油279
12.4.2 薄荷素油和薄荷脑280
第13章 三萜及其苷类283
13.1 概述283
13.1.1 结构特征283
13.1.2 理化性质及检识285
13.1.3 常用的提取方法286
13.1.4 分离和纯化方法286
13.2 生产实例287
13.2.1 人参皂苷287
13.2.2 黄芪皂苷291
13.2.3 甘草皂苷294
13.2.4 齐墩果酸296
第14章 甾体类化合物300
14.1 概述300
14.2 强心苷类化合物301
14.2.1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301
14.2.2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302
14.2.3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306
14.2.4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检识306
14.2.5 生产实例307
14.3 甾体皂苷314
14.3.1 概述314
14.3.2 结构与分类314
14.3.3 理化性质及检识316
14.3.4 提取与分离316
14.3.5 生产实例317
第15章 生物碱类327
15.1 概述327
15.2 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328
15.2.1 鸟氨酸系生物碱329
15.2.2 赖氨酸系生物碱330
15.2.3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生物碱331
15.2.4 色氨酸系生物碱332
15.2.5 邻氨基苯甲酸系生物碱333
15.2.6 组氨酸系生物碱334
15.2.7 萜类生物碱334
15.2.8 甾体类生物碱335
15.3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335
15.3.1 物理性质335
15.3.2 化学性质337
15.4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342
15.4.1 总生物碱的提取342
15.4.2 总生物碱的纯化345
15.5 生物碱的分离方法346
15.5.1 生物碱的初步分离346
15.5.2 生物碱的单体分离346
15.5.3 水溶性生物碱的分离349
15.6 生产实例350
15.6.1 麻黄碱350
15.6.2 苦参碱355
15.6.3 小檗碱359
15.6.4 利血平362
15.6.5 石杉碱甲365
15.6.6 秋水仙碱366
15.6.7 咖啡碱368
附录372
一、英文名及化学成分索引372
二、植物拉丁名索引379
热门推荐
- 2996865.html
- 1386127.html
- 3159738.html
- 852367.html
- 2114772.html
- 2408848.html
- 2324827.html
- 3816157.html
- 893074.html
- 1643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5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3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8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9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8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6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0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1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