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换热设备污垢与对策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善让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456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8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14页
- 主题词:换热器-防垢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换热设备污垢与对策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二版前言1
第一版序1
第一版前言1
主要符号表1
第一章 概论1
§1-1 污垢对换热设备的影响1
§1-2 换热设备污垢研究的意义5
§1-3 污垢的分类10
1-3-1 按工艺过程10
1-3-2 按工质状态11
1-3-4 按污垢形成的主要物理/化学过程14
1-3-3 按随时间变化特性14
1-3-5 其他分类法17
§1-4 污垢耗费的估算(垢害的定量估计)18
1-4-1 污垢耗费的组成18
1-4-2 污垢耗费的估算例20
§1-5 污垢研究简史、现状与展望24
1-5-1 污垢研究简史24
1-5-2 换热设备污垢研究的现状29
1-5-3 换热设备污垢研究的展望41
附录生物污垢的基础知识42
参考文献48
第二章 污垢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69
§2-1 污垢的形成过程69
2-1-1 概述69
2-1-2 起始71
2-1-3 输运76
2-1-4 附着77
2-1-5 剥蚀82
2-1-6 老化87
§2-2 污垢形成的输运机制88
2-2-1 对流输运89
2-2-2 外力输运100
2-2-3 惯性输运101
2-2-4 碰撞108
§2-3 污垢形成的附着机制110
2-3-1 胶体的稳定性112
2-3-2 附着机制131
2-3-3 附着时间134
2-3-4 细胞附着特性137
§2-4 污垢形成的剥蚀机制146
2-4-1 近壁区的湍流结构147
2-4-2 沉积于表面上的粒子受力分析150
2-4-3 粒子剥离率152
2-4-4 剥离对粒子沉积的影响154
§2-5 污垢形成的诱导期156
2-5-1 表面材料的影响157
2-5-2 析晶污垢的诱导期167
2-5-3 颗粒污垢的诱导期174
§2-6 污垢影响因素分析177
2-6-1 换热器运行参数的影响177
2-6-2 换热器结构参数的影响180
2-6-3 流动介质性质的影响182
2-6-4 环境因素对生物污垢的影响185
2-6-5 致垢条件阈值194
§2-7 强化传热方法对污垢特性的影响199
2-7-1 评价方法200
2-7-2 强化传热方法对化学反应污垢的影响200
2-7-3 强化传热方法对析晶污垢的影响202
2-7-4 强化传热方法对颗粒污垢的影响204
2-7-5 扩展表面对污垢特性的影响205
2-7-6 粗糙表面对污垢特性的影响207
2-7-7 强化件局域的污垢特性214
2-7-8 其他强化方法对污垢特性的影响214
参考文献217
第三章 污垢积聚的预测(模型)236
§3-1 经验模型237
§3-2 颗粒污垢预测模型240
§3-3 化学反应污垢预测模型246
§3-4 析晶污垢预测模型250
§3-5 腐蚀污垢预测模型252
3-5-1 腐蚀污垢机制252
3-5-2 腐蚀污垢模型254
3-5-3 微生物引起的腐蚀污垢255
§3-6 生物污垢预测模型260
3-6-1 黏膜的组成260
3-6-2 黏膜特性265
3-6-3 预测模型268
3-7-1 静止系统271
§3-7 凝固污垢预测模型271
3-7-2 流动系统272
3-7-3 多组分流体275
§3-8 混合污垢的特征279
§3-9 气侧污垢预测288
3-9-1 利用煤灰物理性质进行预测288
3-9-2 依据换热设备运行特性进行预测296
3-9-3 煤灰结渣倾向的模糊判别法297
§3-10 食品污垢的预测299
§3-11 污垢预测的概率模型304
3-11-1 污垢模型的随机性分析305
3-11-2 污垢预测概率模型的建立305
3-11-4 达到临界污垢热阻时间的确定306
3-11-3 初始污垢热阻的确定306
3-11-5 污垢热阻随时间变化率的平均值的确定307
§3-12 通用模型308
参考文献312
第四章 污垢监测及数据评价323
§4-1 概述323
§4-2 污垢监测的热学法324
4-2-1 污垢热阻法324
4-2-2 温差监测法325
§4-3 污垢监测的非热学法327
4-3-1 直接称重法327
4-3-2 厚度测量法328
4-3-3 压降测量法328
4-3-4 放射性技术329
4-3-6 液晶瞬态法330
4-3-5 时间推移电影法330
4-3-7 光学法333
4-3-8 超声脉冲反射法338
4-3-9 钙离子浓度法339
§4-4 液侧污垢监测技术339
4-4-1 液侧污垢的实验研究设备340
4-4-2 液侧污垢特性参数的测量356
4-4-3 液侧污垢的监测设备361
§4-5 气侧污垢监测技术364
4-5-1 垢量测管365
4-5-2 酸沉积测管367
4-5-3 热流计370
4-5-4 锅炉对流换热面污垢在线监测技术373
4-5-5 气侧污垢监测设备的比较385
§4-6 现场数据的获取与利用386
4-6-1 现场数据的价值386
4-6-2 在线监测技术388
4-6-3 旁路监测器397
4-6-4 现场数据的利用397
§4-7 污垢数据的评价与利用402
4-7-1 污垢测量的误差分析403
4-7-2 污垢热阻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405
4-7-3 提高污垢数据可靠性的建议408
4-7-4 污垢数据利用工具简介409
参考文献411
§5-1 污垢对换热器设计的影响416
5-1-1 污垢对传热的影响416
第五章 防垢对策——设备投运前所采取的策略416
5-1-2 污垢对流动压降的影响418
§5-2 换热器设计时污垢数据的来源420
§5-3 换热器设计时考虑污垢的方法425
5-3-1 污垢热阻(污垢系数)425
5-3-2 洁净系数426
5-3-3 冗余面积百分数427
§5-4 换热器型式、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的选择432
5-4-1 换热器型式的选择433
5-4-2 换热器材料的选择435
5-4-3 表面防垢措施及其评价436
§5-5 考虑污垢时换热器的设计442
5-6-1 换热器网络污垢特点447
§5-6 考虑污垢时换热器网络系统的设计447
5-6-2 网络设计中考虑污垢的夹点技术448
参考文献448
第六章 抑垢对策——设备运行阶段所采取的策略451
§6-1 运行前的检查与试验451
6-1-1 检查451
6-1-2 水压试验452
§6-2 冷却水污垢的抑制策略452
6-2-1 化学法453
6-2-2 物理法465
6-2-3 新技术477
§6-3 气侧污垢的抑制策略479
6-3-1 燃料清洗技术479
6-3-2 运行工况控制技术479
6-3-3 燃料添加剂的应用技术480
6-3-4 表面清洗技术481
6-3-5 急冷技术482
6-3-6 气体净化技术482
§6-4 运行中液侧污垢的抑制策略482
6-4-1 析晶污垢和凝固污垢482
6-4-2 化学反应污垢483
6-4-3 腐蚀污垢485
6-4-4 微生物污垢485
6-4-5 锅炉水处理486
§6-5 考虑污垢的启停程序优化487
参考文献488
§7-1 概述493
第七章 除垢对策——污垢形成后所采取的策略493
§7-2 换热器的最佳清洗周期494
7-2-1 蒸发器离线清洗的最佳周期494
7-2-2 凝汽器在线管理的优化模型499
7-2-3 计及风险水平的最佳清洗周期504
§7-3 机械清洗技术509
7-3-1 机械清洗的机制研究509
7-3-2 机械清洗的特点509
7-3-3 机械清洗方法510
§7-4 化学清洗技术519
7-4-1 化学清洗的机制及影响因素519
7-4-2 化学清洗的特点523
7-4-3 化学清洗方法523
§7-5 污垢在线清洗技术528
7-5-1 在线机械清洗技术529
7-5-2 在线化学清洗技术537
参考文献538
第八章 污垢对策的评价、选用与展望542
§8-1 污垢对策的评价542
§8-2 防垢技术的评价547
§8-3 抑垢技术的评价550
8-3-1 静态试验法550
8-3-2 动态试验法553
8-3-3 重量法560
8-3-4 核磁共振谱线法560
8-3-5 分形法561
8-3-6 恒定组分法562
§8-4 除垢技术的评价563
§8-5 当前对策研究的几个倾向性问题564
§8-6 对策选用的一般原则和实施步骤566
8-6-1 对策选用的一般原则567
8-6-2 对策选用的实施步骤567
§8-7 对策技术研究展望568
参考文献570
附录575
附录Ⅰ 一些物质的热导率575
附录Ⅱ 再沸器污垢系数的推荐值577
附录Ⅲ 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系数577
附录Ⅳ 美国管式换热器制造商协会(TEMA)推荐的污垢系数(第八版,1998)578
附录Ⅴ 各种材料的相互作用能583
索引584
热门推荐
- 3721865.html
- 1092179.html
- 859661.html
- 3092401.html
- 3747889.html
- 1290232.html
- 151127.html
- 1212537.html
- 601084.html
- 2618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4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6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3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7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1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1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7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