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5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医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专家编写组编写;马明信,孙靖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935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704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735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15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部分 基础医学综合1
第一章 生物化学1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7
第三节 酶12
第四节 糖代谢19
第五节 生物氧化23
第六节 脂质代谢25
第七节 氨基酸代谢30
第八节 核苷酸代谢34
第九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35
第十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40
第十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44
第十二节 信号转导46
第十三节 重组DNA技术48
第十四节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49
第十五节 血液生化51
第十六节 肝生化54
第十七节 维生素59
第二章 生理学62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62
第二节 血液67
第三节 血液循环74
第四节 呼吸88
第五节 消化和吸收96
第六节 能量代谢和体温101
第七节 尿的生成和排出104
第八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109
第九节 内分泌119
第十节 生殖127
第三章 医学微生物学130
第一节 微生物基本概念130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30
第三节 细菌的生理133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134
第五节 噬菌体136
第六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37
第七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38
第八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42
第九节 病原性球菌144
第十节 肠道杆菌147
第十一节 弧菌属149
第十二节 厌氧性细菌150
第十三节 棒状杆菌属152
第十四节 分枝杆菌属152
第十五节 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154
第十六节 动物源性细菌154
第十七节 其他细菌156
第十八节 支原体158
第十九节 立克次氏体159
第二十节 衣原体160
第二十一节 螺旋体160
第二十二节 真菌162
第二十三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164
第二十四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65
第二十五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168
第二十六节 呼吸道病毒170
第二十七节 肠道病毒172
第二十八节 肝炎病毒174
第二十九节 黄病毒属180
第三十节 出血热病毒181
第三十一节 疱疹病毒182
第三十二节 逆转录病毒183
第三十三节 其他病毒186
第三十四节 亚病毒187
第四章 医学免疫学188
第一节 绪论188
第二节 抗原189
第三节 免疫器官190
第四节 免疫细胞191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197
第六节 补体系统200
第七节 细胞因子203
第八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206
第九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207
第十节 免疫应答208
第十一节 黏膜免疫系统213
第十二节 免疫耐受214
第十三节 抗感染免疫215
第十四节 超敏反应217
第十五节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219
第十六节 免疫缺陷病221
第十七节 肿瘤免疫222
第十八节 移植免疫224
第十九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225
第二十节 免疫学防治228
第五章 病理学230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230
第二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36
第三节 炎症240
第四节 肿瘤245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254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257
第七节 消化系统疾病261
第八节 泌尿系统疾病265
第九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269
第十节 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272
第十一节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275
第十二节 艾滋病、性传播疾病281
第十三节 免疫性疾病283
第十四节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289
第六章 药理学292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292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293
第三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295
第四节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297
第五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299
第六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301
第七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03
第八节 局部麻醉药306
第九节 镇静催眠药307
第十节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307
第十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309
第十二节 抗精神失常药310
第十三节 镇痛药313
第十四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316
第十五节 钙拮抗药318
第十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319
第十七节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321
第十八节 抗心绞痛药324
第十九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326
第二十节 抗高血压药326
第二十一节 利尿药328
第二十二节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331
第二十三节 组胺受体阻断药333
第二十四节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334
第二十五节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335
第二十六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336
第二十七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338
第二十八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340
第二十九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341
第三十节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343
第三十一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344
第三十二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345
第三十三节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346
第三十四节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348
第三十五节 抗结核病药349
第三十六节 抗疟药350
第三十七节 抗恶性肿瘤药351
第二部分 预防医学综合353
第七章 预防医学353
第一节 绪论353
第二节 医学统计学方法355
第三节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384
第四节 临床预防服务400
第五节 社区公共卫生417
第六节 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432
第三部分 临床医学综合——专业综合439
第八章 呼吸系统439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39
第二节 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44
一、继发性肺动脉高压444
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445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46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450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457
第五节 肺炎460
一、概述460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463
三、葡萄球菌肺炎464
四、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465
五、肺炎支原体肺炎466
六、病毒性肺炎467
第六节 肺脓肿468
第七节 肺结核470
第八节 肺癌480
第九节 肺血栓栓塞症486
第十节 呼吸衰竭490
一、急性呼吸衰竭492
二、慢性呼吸衰竭494
第十一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94
一、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94
二、呼吸支持技术497
三、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98
第十二节 胸腔积液499
一、结核性胸膜炎502
二、恶性胸腔积液503
三、血胸503
四、急性脓胸505
五、慢性脓胸506
第十三节 气胸507
第十四节 肋骨骨折512
第十五节 纵隔肿瘤513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518
第一节 心力衰竭518
一、概述518
二、慢性心力衰竭520
三、急性左心衰竭524
第二节 心律失常526
一、窦性心律失常526
二、房性及交界性心律失常527
三、室性心律失常530
四、心脏传导阻滞532
第三节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533
第四节 原发性高血压537
第五节 继发性高血压547
第六节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550
一、概述550
二、心绞痛554
三、急性冠脉综合征559
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559
五、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563
第七节 心脏瓣膜病568
一、二尖瓣狭窄569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572
三、主动脉瓣狭窄575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78
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581
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581
第九节 心肌疾病586
一、心肌病586
二、扩张型心肌病586
三、肥厚型心肌病587
四、心肌炎588
第十节 心包疾病和心脏损伤589
急性心包炎589
第十一节 休克592
一、概论592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596
三、感染性休克597
四、心源性休克599
五、过敏性休克599
第十二节 周围血管疾病599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599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00
三、下肢静脉疾病602
第十章 消化系统607
第一节 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607
一、胃食管反流病607
二、食管癌610
三、胃、十二指肠的解剖614
四、急性胃炎615
五、慢性胃炎616
六、功能性消化不良618
七、消化性溃疡病619
八、胃癌624
第二节 肝脏疾病626
一、肝脏解剖626
二、肝硬化627
三、门静脉高压症632
四、肝性脑病635
五、脂肪性肝病639
六、肝脓肿643
七、原发性肝癌645
第三节 胆道疾病647
一、解剖647
二、胆囊结石648
三、急性胆囊炎649
四、肝外胆管结石650
五、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651
六、胆管癌652
第四节 胰腺疾病653
一、急性胰腺炎653
二、胰腺癌与壶腹周围癌658
第五节 肠道疾病660
一、克罗恩病660
二、溃疡性结肠炎663
三、肠易激综合征667
四、肠梗阻668
五、结肠癌671
六、肠结核673
七、结、直肠息肉675
第六节 阑尾炎676
急性阑尾炎676
第七节 直肠肛管疾病680
一、解剖680
二、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681
三、直肠癌682
第八节 消化道大出血684
一、上消化道出血684
二、下消化道出血688
第九节 腹膜炎690
一、急性化脓性腹膜炎690
二、腹腔脓肿692
三、结核性腹膜炎693
第十节 腹外疝695
一、腹股沟区解剖695
二、腹股沟疝696
三、股疝698
第十一节 腹部损伤699
一、腹部闭合性损伤699
二、常见腹部脏器损伤701
下册705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705
第一节 尿液检查705
一、血尿705
二、蛋白尿705
三、管型尿705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706
一、概述706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707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709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710
五、肾病综合征711
六、IgA肾病713
第三节 尿路感染714
一、概述714
二、急性肾盂肾炎714
三、慢性肾盂肾炎715
四、急性膀胱炎715
五、无症状细菌尿716
第四节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716
一、前列腺炎716
二、附睾炎717
第五节 肾结核718
第六节 尿路结石720
一、概述720
二、上尿路结石722
三、下尿路结石724
第七节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724
一、肾细胞癌724
二、肾母细胞瘤725
三、上尿路肿瘤726
四、膀胱肿瘤726
五、前列腺癌728
六、睾丸肿瘤728
第八节 泌尿系统梗阻729
一、概论729
二、肾积水730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731
四、急性尿潴留733
第九节 泌尿系统损伤733
一、肾损伤733
二、前尿道损伤735
三、后尿道损伤736
第十节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及其他疾病737
一、隐睾737
二、鞘膜积液738
三、精索静脉曲张738
第十一节 肾功能不全739
一、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739
二、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741
第十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745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745
一、外生殖器745
二、内生殖器745
三、生殖器官的血管、淋巴和神经747
四、骨盆748
五、骨盆底749
六、邻近器官749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750
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750
二、卵巢功能与卵巢周期性变化750
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752
四、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753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753
第三节 妊娠生理754
一、妊娠概念754
二、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755
三、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755
四、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757
五、妊娠期母体变化759
第四节 妊娠诊断762
一、妊娠分期762
二、早期妊娠的诊断762
三、中晚期妊娠的诊断763
四、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764
第五节 孕期监护与孕期保健765
一、围产医学概念765
二、孕妇监护765
三、孕妇管理767
四、胎儿监护767
五、孕期用药769
第六节 正常分娩770
一、影响分娩的因素770
二、枕先露的分娩机制772
三、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773
四、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773
第七节 正常产褥776
一、产褥期776
二、产褥期母体变化777
三、产褥期临床表现778
四、产褥期处理及保健778
第八节 病理妊娠779
一、流产779
二、早产782
三、过期妊娠784
四、异位妊娠785
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89
六、妊娠剧吐793
七、胎盘早剥794
八、前置胎盘796
九、双胎妊娠798
十、巨大胎儿800
十一、胎儿生长受限801
十二、死胎803
十三、胎膜早破803
十四、胎儿窘迫805
第九节 妊娠合并症806
一、妊娠合并心脏病806
二、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808
三、妊娠合并糖尿病811
第十节 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814
第十一节 异常分娩815
一、产力异常815
二、产道异常818
三、胎位异常819
第十二节 分娩期并发症822
一、子宫破裂822
二、产后出血823
三、羊水栓塞826
四、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827
第十三节 异常产褥828
一、产褥感染828
二、晚期产后出血830
第十四节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831
一、生殖道生理防御机制831
二、细菌性阴道病831
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32
四、滴虫阴道炎833
五、萎缩性阴道炎833
六、子宫颈炎834
七、盆腔炎834
第十五节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836
一、子宫颈癌836
二、子宫肌瘤839
三、子宫内膜癌842
四、卵巢肿瘤844
第十六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847
一、葡萄胎847
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849
第十七节 生殖内分泌疾病851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51
二、闭经854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856
四、绝经综合征858
第十八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859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859
二、子宫腺肌病861
第十九节 女性生殖器损伤性疾病862
子宫脱垂862
第二十节 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863
第二十一节 计划生育866
一、计划生育概念866
二、宫内节育器避孕866
三、甾体激素药物避孕868
四、屏障避孕869
五、其他避孕方法869
六、输卵管绝育术870
七、人工流产870
八、计划生育方法的知情选择872
第二十二节 妇女保健872
第十三章 血液系统875
第一节 贫血875
一、贫血概述875
二、缺铁性贫血877
三、巨幼细胞贫血878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880
五、溶血性贫血882
第二节 白血病885
一、急性白血病885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88
第三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89
第四节 淋巴瘤891
第五节 多发性骨髓瘤894
第六节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896
第七节 出血性疾病898
一、概述898
二、过敏性紫癜903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04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06
第八节 输血908
一、合理输血909
二、安全输血913
第十四章 代谢、内分泌系统918
第一节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概述918
一、内分泌系统、器官和组织918
二、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920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疾病923
一、垂体腺瘤923
二、泌乳素瘤924
三、生长激素分泌瘤925
四、腺垂体功能减退症927
五、中枢性尿崩症929
第三节 甲状腺疾病931
一、甲状腺的解剖和生理931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933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42
四、亚急性甲状腺炎943
五、单纯性甲状腺肿944
六、甲状腺癌944
第四节 甲状旁腺疾病946
一、甲状旁腺的解剖及生理946
二、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946
第五节 肾上腺疾病947
一、肾上腺的解剖和生理947
二、库欣综合征948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50
四、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951
五、嗜铬细胞瘤953
第六节 糖尿病与低血糖症955
一、胰岛的解剖和生理955
二、糖尿病955
三、低血糖症963
第七节 痛风964
第八节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966
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966
二、血钾的异常969
三、酸碱平衡的失调970
四、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971
第十五章 精神、神经系统974
第一节 神经病学概论974
一、运动系统974
二、感觉系统976
三、脑神经978
第二节 周围神经病980
一、面神经炎980
二、三叉神经痛981
三、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983
第三节 脊髓病变984
一、脊髓压迫症984
二、急性脊髓炎985
第四节 颅内压增高986
第五节 脑疝988
一、病因及其分类988
二、小脑幕切迹疝988
三、枕骨大孔疝989
四、脑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990
五、脑疝的处理原则和方法990
第六节 颅脑损伤990
一、头皮损伤990
二、颅骨骨折991
三、脑损伤992
四、颅内血肿993
第七节 脑血管疾病994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94
二、脑梗死996
三、脑出血1000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1002
第八节 颅内肿瘤1003
第九节 帕金森病1005
第十节 偏头痛1007
第十一节 紧张性头痛1008
第十二节 癫痫1009
第十三节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1014
一、重症肌无力1014
二、周期性瘫痪1016
第十四节 精神障碍1017
一、概述1017
二、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019
第十五节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019
第十六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021
第十七节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022
一、概述1022
二、药物依赖1023
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025
第十八节 精神分裂症1027
第十九节 心境障碍1032
一、抑郁症1032
二、双相障碍1036
三、恶劣心境1039
第二十节 神经症性及分离(转换)性障碍1039
一、神经症性障碍概述1039
二、恐惧症1041
三、惊恐障碍1043
四、广泛性焦虑障碍1044
五、强迫障碍1046
六、分离(转换)性障碍1048
第二十一节 应激相关障碍1050
一、概述1050
二、急性应激障碍1051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1051
四、适应障碍1052
第二十二节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1053
一、进食障碍1053
二、睡眠障碍1055
三、失眠症1055
第十六章 运动系统1058
第一节 骨折概论1058
第二节 上肢骨折1063
一、锁骨骨折1063
二、肱骨近端骨折1063
三、肱骨干骨折1064
四、肱骨髁上骨折1065
五、前臂双骨折1066
六、桡骨远端骨折1066
第三节 下肢骨折1067
一、股骨颈骨折1067
二、股骨转子间骨折1068
三、股骨干骨折1069
四、胫骨平台骨折1070
五、胫腓骨骨折1070
第四节 脊柱和骨盆骨折1071
一、脊柱骨折1071
二、脊髓损伤1072
三、骨盆骨折1073
第五节 关节脱位与损伤1074
一、肩关节脱位1074
二、桡骨头半脱位1074
三、髋关节脱位1075
四、膝关节韧带损伤1075
第六节 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1076
一、手外伤1076
二、断肢(指)再植1077
第七节 周围神经损伤1078
一、上肢神经损伤1078
二、下肢神经损伤1078
第八节 运动系统慢性疾病1078
一、粘连性肩关节囊炎1078
二、肱骨外上髁炎1079
三、手部狭窄性腱鞘炎1080
四、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80
五、颈椎病1081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1083
第九节 非化脓性关节炎1085
骨关节炎1085
第十节 骨与关节感染1087
一、化脓性骨髓炎1087
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1087
三、慢性血源性骨髓炎1089
四、化脓性关节炎1089
五、骨与关节结核1090
六、脊柱结核1092
七、髋关节结核1093
第十一节 骨肿瘤1094
一、良、恶性骨肿瘤的特点1094
二、骨软骨瘤1095
三、骨囊肿1096
四、骨巨细胞瘤1096
五、骨肉瘤1096
六、转移性骨肿瘤1097
第十七章 风湿免疫性疾病1098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总论1098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1101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1104
第四节 脊柱关节炎1107
第十八章 儿科疾病1110
第一节 绪论1110
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的特点1110
第二节 生长发育1111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111
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1111
三、骨骼发育1112
四、牙齿发育1113
五、运动和语言发育1113
第三节 儿童保健1114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1114
第四节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115
一、儿童营养基础1115
二、婴儿喂养1116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119
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1121
五、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123
六、单纯性肥胖症1125
第五节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126
一、新生儿的分类方法1126
二、新生儿特点及护理1127
三、新生儿窒息1130
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32
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34
六、新生儿黄疸1135
七、新生儿溶血病1137
八、新生儿败血症1140
九、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1141
第六节 遗传性疾病1142
一、21-三体综合征1142
二、苯丙酮尿症1143
第七节 风湿免疫性疾病1145
一、小儿免疫系统特点1145
二、风湿热1146
三、川崎病1149
第八节 感染性疾病1151
一、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1151
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1157
第九节 小儿结核病1158
一、小儿结核病概述1158
二、原发型肺结核1160
三、结核性脑膜炎1162
第十节 消化系统疾病1164
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164
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165
三、先天性巨结肠1166
四、小儿腹泻病1168
第十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1176
一、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176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77
三、支气管哮喘1179
四、小儿肺炎1183
第十二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1189
一、小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1189
二、先天性心脏病概述1190
三、房间隔缺损1191
四、室间隔缺损1193
五、动脉导管未闭1194
六、法洛四联症1195
第十三节 泌尿系统疾病1197
一、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197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1198
三、肾病综合征1201
第十四节 血液系统疾病1205
一、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1205
二、小儿贫血概述1206
三、缺铁性贫血1208
四、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1210
第十五节 神经系统疾病1212
一、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1212
二、热性惊厥1213
三、化脓性脑膜炎1215
第十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1219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19
第十九章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1223
第一节 传染病总论1223
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1229
一、病毒性肝炎1229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1234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1236
四、钩端螺旋体病1239
五、伤寒1240
六、细菌性痢疾1242
七、霍乱1245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246
九、疟疾1249
十、日本血吸虫病1251
十一、囊尾蚴病1253
十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255
第三节 性传播疾病1258
一、淋病1258
二、梅毒1259
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260
四、生殖道病毒感染1261
五、尖锐湿疣1262
第二十章 其他1264
第一节 围手术期处理1264
一、术前准备1264
二、术后处理1266
三、术后主要并发症1268
第二节 外科患者的营养代谢1269
一、外科患者的营养需求1269
二、患者的营养补充1270
第三节 感染1273
一、概论1273
二、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1276
三、全身化脓性感染1278
四、有芽胞厌氧菌感染1279
五、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1281
第四节 创伤和火器伤1282
一、概论1282
二、火器伤1286
第五节 烧伤1287
一、热烧伤1287
二、电烧伤1289
第六节 乳房疾病1290
一、乳房解剖、生理和检查1290
二、急性乳腺炎1291
三、乳腺囊性增生病1292
四、乳腺纤维腺瘤1292
五、乳腺癌1293
第七节 中毒1296
一、总论1296
二、急性农药中毒1299
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303
四、镇静催眠药中毒1305
第八节 中暑1307
第四部分 临床医学综合——实践综合1311
一、发热1311
二、胸痛1315
三、咳嗽、咳痰、咯血1317
四、呼吸困难1322
五、水肿1325
六、腹痛1328
七、恶心、呕吐1333
八、腹泻1335
九、黄疸1337
十、消瘦1341
十一、淋巴结肿大1343
十二、发绀1346
十三、头痛1347
十四、意识障碍1351
十五、抽搐与惊厥1356
十六、眩晕1359
十七、呕血、便血1362
十八、紫癜1367
十九、苍白乏力1371
二十、进食哽噎、疼痛,吞咽困难1374
二十一、颈静脉怒张1377
二十二、晕厥1378
二十三、心脏杂音1382
二十四、心悸1386
二十五、甲状腺肿大1388
二十六、肝大1392
二十七、脾大1395
二十八、腹水1398
二十九、腹部肿块1400
三十、瘫痪1404
三十一、精神症状1408
三十二、颈肩痛1420
三十三、关节痛1424
三十四、腰腿痛1428
三十五、异常阴道流血1431
三十六、少尿、无尿与多尿1435
三十七、尿频、尿急、尿痛1438
三十八、血尿1439
热门推荐
- 1156136.html
- 577073.html
- 3908609.html
- 3302974.html
- 391681.html
- 1477246.html
- 826372.html
- 3576564.html
- 3676468.html
- 852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0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8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4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2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2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1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