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结构工资制系统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结构工资制系统设计
  • 杨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0250555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结构工资制系统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马洪1

前言页1

第一章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实践1

第一节 近年来工资改革的基本进程1

全面恢复奖励制度2

企业工资改革的试点工作4

序二/童大林5

第二节 企业工资制度的分析比较7

等级工资制7

序三/康永和9

浮动工资制9

调整、提高职工工资10

职务、岗位工资制10

企业结构工资制12

第三节 企业工资改革的反思13

第二章 企业结构工资制的基本理论15

第一节 劳动结构系统分析15

分析劳动结构系统的理论基础:三种劳动形态理论16

劳动人事理论16

系统动力学理论17

劳动结构系统变量相关分析:劳动者能力与劳动岗位19

现期劳动20

劳动者能力、劳动岗位与现期劳动20

累积劳动21

第二节 工资结构系统设计22

工资单元的设计22

各种工资制、工资结构的比较分析25

结构工资制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26

第三节 工资调节 的动态理论27

结构工资系统的动态实质27

结构工资系统的动态模式:模拟具体劳动形态28

建立工资量模拟劳动量的参数体系29

模拟劳动结构系统30

各种工资形式动态性的比较分析31

第三章 企业结构工资制的基本设计35

第一节 单元设计35

设计思想:决定工资的因素——劳动结构系统、生产力系统、社会环境系统35

设计内容36

第二节 各单元的功能及相关关系37

各工资单元的功能37

各工资单元的相关关系:基本工资与辅助工资41

浮动工资与保留工资42

年功工资与其它工资单元43

技能工资与岗位工资44

企业工资运动的规律:工资分量运动,工资总量运动45

第三节 各单元的计算方法46

工资计算方法46

等级工资转换为结构工资的方法48

第四章 岗位(职务)工资单元51

第一节 工人岗位归级51

岗位归级的意义51

步骤52

基本方法——点数法54

企业各类工人统一归级60

经验与问题61

第二节 干部职位归级63

职位归级的难点63

职位归级的基本思路66

职位归级的简便做法71

干部、工人统一归级72

第三节 单元的计算方法72

岗位(职务)系数73

基额和常数74

参数调整75

第一节 单元的设置思路76

第五章 技能工资单元76

统一考察工人及分部,处理好能力、职务与工资的关系77

第二节 单元设置的基本方法78

设置技能等级79

编制技能条件说明书84

职工纳级90

编制技能工资序列表91

第二节 考核与晋升91

人事考核项目的各种组合91

各种考核项目的特征92

考核要素评定法93

考核结果定量化94

第四节 设置技能工资单元的过渡方法95

基本出发点95

主要步骤96

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97

第六章 年功工资单元99

第一节 单元的设置思路99

基本考虑99

主要难点:是按资格分配还是按劳分配,系统分配还是固定提取100

设计思路:年功工资总量设计,年功工资个量设计101

年功工资的作用104

基本公式106

第二节 单元的计算方法106

入轨年年功工资的计算107

年功增资的计算109

第七章 津贴工资单元与区类工资单元111

第一节 津贴工资单元111

设置津贴工资的重要意义111

津贴的结构111

自由性津贴的选择与调整111

设置思路:承认企业外派人员的特殊贡献114

第二节 区类工资单元114

单元的功能:按劳分配,促使劳动者在企业管辖范围内合理流动115

单元设计及分配方法:区类系数的设计原则,区类系数的确定方法,区类工资的分配方法115

第八章 业绩工资单元118

第一节 业绩工资的计发形式118

经济责任制百分计算法118

经济责任制系数计算法119

标准产品的工资含量计件121

产值工资含量计件122

产品标准成本节约计件124

结构工资承包计件125

据企业特点优选原则127

第二节 业绩工资形式的选用原则127

多种业绩工资形式相结合的原则128

联系原则和简明原则129

第三节 业绩工资方案设计130

厂部对中层的分配130

车间、科室对个人的分配134

两种方案的利弊分析136

第九章 入轨方案的设计与测算137

第一节 参数赋值的步骤与方法137

参数赋值的依据——各岗各级工资期望值表:参数赋值的目标,期望值表的设计方法,期望值表与实际工资表的区别,期望值表的约束条件137

参数赋值的具体步骤142

第二节 数据处理151

准备工作152

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152

测算中的几个问题153

第十章 调整方案的设计与测算154

第一节 调整目标及调整思路154

入轨方案实施中的新问题154

调整目标156

调整思路156

第二节 调整方案的设计157

调整岗位、技能系数157

确定岗位津贴差额158

建立技能工资标准表159

关于提高经营者收入163

第三节 结构工资参数的动态调整163

总体设计164

逐年调试169

第十一章 组织工作程序174

第一节 准备工作程序174

工资调查统计与目标分析174

对客观环境的分析178

思想准备与思想发动工作181

确定参数182

方案具体化182

第二节 设计工作程序182

组织准备及工作计划182

方案测算183

检验183

第三节 实施工作程序183

制定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183

公布方案184

实施184

第四节 调整工作程序184

调整内容184

调整方案的选择原则185

调整阶段的基础建设186

调整的依据186

第十二章 结构工资制的管理187

第一节 管理原则187

企业特色原则187

过渡原则188规范化原则188

不断提高企业工资水平的原则189

第二节 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189

管理组织189

管理制度:有关工资差制的管理制度,工资水平的管理,岗位(职务)工资变动的有关规定191

第三节 管理的信息系统197

信息管理的内容197

信息管理的方式:人事考核卡、履历卡、能力开发卡、适应性卡198

第四节 配套管理203

企业内部管理的配套改革:劳动人事,劳动定额,劳动组织,劳动保险,生产经营,企业领导体制及政治思想工作,企业民主管理203

企业外部管理的配套改革:宏观经济环境,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工资统计制度,工资立法205

关于实行结构工资制的设想/李久源210

北京市革制品厂试行企业结构工资制的调查报告/北京市体改办特约调查组219

附录一:日本企业的工资制度230

附录二:阿尔及利亚的新工资制度242

附录三:本书主要图表目录258

附录四:主要参考书、文目录260

后记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