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节能检测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建筑节能检测技术
  • 田斌守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053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建筑-节能-检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节能检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1

1.1.1 我国能耗现状1

1.1.2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2

1.1.3 建筑耗能特点2

1.1.4 建筑能耗增长原因分析3

1.1.5 建筑节能目标3

1.2 建筑节能的含义3

1.3 我国建筑节能检测工作的进展4

1.4 节能标准对建筑热工设计的规定5

1.4.1 一般规定5

1.4.2 围护结构设计5

1.5 建筑节能影响因素7

参考文献8

第2章 建筑节能检测基础9

2.1 名词和术语9

2.2 建筑传热基本知识15

2.2.1 建筑传热过程15

2.2.2 建筑传热方式15

2.2.3 建筑稳定传热16

2.3 建筑节能检测内容18

2.3.1 严寒和寒冷地区18

2.3.2 夏热冬冷地区19

2.3.3 夏热冬暖地区20

2.3.4 温和地区20

2.4 建筑节能检测流程21

2.4.1 建筑节能检测的前提条件21

2.4.2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21

2.5 建筑物节能达标的判定22

2.5.1 耗热量指标法23

2.5.2 规定性指标法23

2.5.3 性能性指标法24

2.5.4 比较法24

2.6 建筑节能检测机构24

2.6.1 机构资质24

2.6.2 人员资格25

2.6.3 设备配备25

2.6.4 资质申请程序26

参考文献27

第3章 建筑节能检测基本参数及检测设备29

3.1 建筑节能检测基本参数及仪器29

3.1.1 温度参数检测29

3.1.2 流量参数检测31

3.1.3 热流量的检测33

3.2 检测设备的性能要求36

3.2.1 温度检测常用传感器及仪表36

3.2.2 流量检测常用仪器57

3.2.3 热流检测常用测量仪表76

3.3 检测设备的调整、标定与检定83

3.3.1 温度检测仪表的标定与校验83

3.3.2 流量检测仪表的校准与标定88

3.3.3 热流计的标定92

3.4 热量测量仪表93

3.4.1 热量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93

3.4.2 热量表的类型94

3.4.3 几种供热采暖系统热量测量95

3.5 数据采集仪表96

3.5.1 数字显示仪表97

3.5.2 巡测仪98

参考文献99

第4章 建筑材料导热性能检测100

4.1 防护热板法100

4.1.1 原理100

4.1.2 测量装置101

4.1.3 装置的技术要求102

4.1.4 试件106

4.1.5 测定108

4.1.6 环境条件108

4.1.7 热流量的测定108

4.1.8 冷面控制109

4.1.9 温差检测109

4.1.10 结果计算109

4.1.11 测试报告109

4.1.12 检测实例110

4.2 热流计法112

4.2.1 原理112

4.2.2 测试装置112

4.2.3 测定过程116

4.2.4 结果计算118

4.2.5 测试报告119

4.3 圆管法119

4.3.1 适用条件119

4.3.2 测定装置120

4.3.3 试件121

4.3.4 测定过程122

4.3.5 结果计算123

4.3.6 测试报告124

4.4 圆球法124

4.4.1 原理124

4.4.2 装置125

4.4.3 试件准备126

4.4.4 测定步骤126

4.4.5 结果计算127

4.4.6 测试报告127

4.5 非稳态法概述128

4.6 准稳态法128

4.6.1 原理128

4.6.2 测试装置129

4.7 热线法(非金属固体材料)130

4.7.1 原理130

4.7.2 测定装置131

4.7.3 试样的制备和尺寸132

4.7.4 粉末状和颗粒材料132

4.7.5 测定过程133

4.8 其他测试方法133

4.8.1 热带法133

4.8.2 常功率热源法134

4.8.3 非稳态平面热源法135

4.8.4 闪光扩散法137

4.9 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138

4.9.1 材料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成分138

4.9.2 材料的表观密度138

4.9.3 湿度139

4.9.4 温度140

4.9.5 松散材料的粒度140

4.9.6 热流方向140

4.9.7 填充气体孔型的影响141

参考文献141

第5章 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检测142

5.1 建筑构件概述142

5.1.1 外墙142

5.1.2 屋顶143

5.1.3 分户墙143

5.1.4 地板143

5.1.5 门窗143

5.2 砌体热阻检测143

5.2.1 直接检测—热箱法144

5.2.2 直接检测—热流计法149

5.2.3 间接检测151

5.2.4 检测实例之一—直接检测153

5.2.5 检测实例之二—间接检测156

5.3 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检测158

5.3.1 试样158

5.3.2 试验步骤161

5.3.3 试验结果评定161

5.4 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161

5.4.1 外窗保温性能级别161

5.4.2 外窗保温性能检测原理162

5.4.3 检测装置162

5.4.4 试件安装164

5.4.5 检测164

5.4.6 结果计算165

5.4.7 热损失标定165

5.4.8 加权平均温度的计算165

5.4.9 成套检测设备166

5.4.10 检测报告167

5.4.11 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168

5.4.12 建筑外门保温性能检测168

5.5 门窗三性检测168

5.5.1 检测装置及试件168

5.5.2 检测方法169

5.6 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检测报告176

5.6.1 砌体热工性能检测报告176

5.6.2 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报告180

5.6.3 门窗三性检测报告183

参考文献188

第6章 建筑物热工性能现场检测189

6.1 检测内容189

6.2 温度检测189

6.2.1 室内温度检测189

6.2.2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191

6.2.3 室外空气温度检测192

6.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192

6.3.1 检测方法193

6.3.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204

6.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实例205

6.3.4 判定方法215

6.3.5 结果评定215

6.3.6 检测报告215

6.4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220

6.4.1 检测方法220

6.4.2 检测仪器220

6.4.3 检测对象的确定220

6.4.4 检测条件220

6.4.5 检测步骤220

6.4.6 判定方法221

6.4.7 结果评定223

6.5 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检测223

6.5.1 检测方法223

6.5.2 检测仪器223

6.5.3 检测对象的确定223

6.5.4 检测条件223

6.5.5 检测步骤224

6.5.6 判定方法224

6.5.7 结果评定224

6.6 窗户遮阳性能检测225

6.6.1 检测方法225

6.6.2 检测仪器225

6.6.3 检测对象的确定225

6.6.4 操作方法225

6.6.5 判定方法225

6.6.6 结果评定225

6.7 房间气密性检测226

6.7.1 检测方法226

6.7.2 检测仪器及所用物质226

6.7.3 检测对象的确定226

6.7.4 操作方法226

6.7.5 判定方法227

6.7.6 结果评定227

6.8 建筑物外窗窗口整体气密性检验228

6.8.1 检测方法228

6.8.2 检测仪器及装备228

6.8.3 检测对象的确定228

6.8.4 检测条件229

6.8.5 检测步骤229

6.8.6 判定方法230

6.8.7 结果评定231

6.9 采暖耗热量检测231

6.9.1 实时采暖耗热量231

6.9.2 建筑物采暖年耗热量232

6.10 空调耗冷量的检测233

6.10.1 检测方法233

6.10.2 检测对象的确定233

6.10.3 检测步骤233

6.10.4 计算条件233

6.10.5 判定方法233

6.10.6 结果评定233

参考文献233

第7章 采暖系统热工性能现场检测235

7.1 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的检测235

7.1.1 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的概念235

7.1.2 检测方法235

7.1.3 检测仪器235

7.1.4 检测对象的确定236

7.1.5 判定方法236

7.1.6 结果评定236

7.2 采暖系统补水率检验236

7.2.1 采暖系统补水率的概念236

7.2.2 检测方法237

7.2.3 检测仪器237

7.2.4 检测对象的确定237

7.2.5 判定方法237

7.2.6 结果评定238

7.3 室外管网实时输送效率的检测238

7.3.1 室外管网输送效率的概念238

7.3.2 检测方法与条件238

7.3.3 检测仪器238

7.3.4 检测对象的确定238

7.3.5 判定方法238

7.3.6 结果评定239

7.4 室外管网实时供水温降检测239

7.4.1 检测方法与检测条件239

7.4.2 检测仪表239

7.4.3 检测对象的确定239

7.4.4 判定方法239

7.4.5 结果评定240

7.5 循环水泵实时耗电输热比检测240

7.5.1 检测方法与检测条件240

7.5.2 检测仪表240

7.5.3 检测对象的确定240

7.5.4 判定方法240

7.5.5 结果评定240

7.6 采暖锅炉热效率的检测241

7.6.1 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241

7.6.2 检测对象的确定241

7.6.3 检测参数及使用的仪器241

7.6.4 判定方法242

7.6.5 结果评定243

参考文献244

第8章 小区建筑能耗检测245

8.1 小区采暖耗热量检测245

8.1.1 实时采暖耗热量245

8.1.2 小区年采暖耗热量246

8.2 小区实时采暖耗煤量检测246

8.2.1 检测方法246

8.2.2 检测仪器247

8.2.3 检测对象确定247

8.2.4 检测条件247

8.2.5 判定方法247

8.2.6 结果评定247

参考文献247

附录A 中国建筑气候分区图248

附录B 室外计算参数250

附录C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255

附录D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i值256

附录E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