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蒙古农业学校志 1924~200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内蒙古农业学校志 1924~2008
  • 李永义,卢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778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内蒙古农业学校-校史-1924~200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蒙古农业学校志 1924~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建校至新中国成立时期(1924—1949)1

第一节 西北实业学校的组建及其沿革(1924—1933)1

一、西北实业学校建立的时代背景1

二、学校的组织机构及办学概况2

三、绥远全区职业专门学校及其沿革3

第二节 绥远省立归绥农科职业学校的建设与发展(1933—1937)18

一、新校舍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18

二、大台什校舍的筹建18

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19

四、初建时期的专业设置、招生情况及毕业生概况19

五、“九·一八”事变后,绥远军民及我校师生的抗日斗争20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概况(1937—1945)23

一、绥远省立归绥农科职业学校奉令解散23

二、绥远省立归绥农科职业学校解散后的状况23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学校的概况(1945—1949)24

一、绥远省立归绥农科职业学校的恢复与重建24

二、新中国成立前夕学校的教学简况28

三、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学生概况28

四、新中国成立前夕学校师生的革命斗争情况30

第二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调整时期(1949—1969)32

第一节 在接管改造中的农科职业学校(1949—1952)32

一、学校进行改造工作33

二、学校的组织领导及教职工概况33

三、学校的隶属关系及学校名称34

第二节 王鹤田任校长时期(1952—1958)34

一、组织领导及学校名称34

二、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系34

三、成立党支部、团总支、团委、学生会35

四、学校改称内蒙古呼和浩特农牧学校的情况36

五、学校的发展情况及规模37

六、与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的合并42

第三节 农业厅党组决定恢复内蒙古农业学校(1959—1961)43

一、组织领导及教职工情况44

二、学生情况44

三、图书、设备、仪器等的购置45

四、师生生活45

五、学生文体活动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46

第四节 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农业机械化学校合并(1962—1965)46

一、组织机构46

二、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基本建设情况50

三、教学工作情况52

四、多种形式办学情况52

五、教职工及学生的生活待遇情况57

六、基建和维修工程(1962—1964)61

七、文体、卫生及绿化工作62

第五节 政治运动、政治活动、政治思想教育66

一、政治学习66

二、学习雷锋活动69

三、党支部与学生党课学习小组73

四、班主任工作73

五、优秀学生、六好学生、劳动标兵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的评比情况74

六、战备与民兵工作75

七、“五反”运动、“四清”运动以及贯彻三干会精神75

八、春季积肥运动76

九、“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的四年76

第六节 撤销内蒙古农业学校,并入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69)78

一、教职工的去向78

二、校舍、土地、车辆及仪器设备、图书等的归属概况79

第七节 毕业学生概况79

一、50年代毕业生概况79

二、60年代毕业生概况87

第三章 重建发展时期(1973—1998)94

第一节 学校的恢复94

一、恢复决定94

二、学校新址的基本建设、教学实验设备与图书资料94

第二节 复校初期的机构设置与教职工队伍的组建96

一、机构设置96

二、教职工队伍的组建106

三、师资建设106

第三节 复校初期的专业设置107

一、专业设置107

二、学制设置107

三、招生与在校生情况108

第四节 复校初期的教学工作108

一、教学基本情况108

二、实验室与实习基地112

三、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工作112

第五节 重建后的发展阶段概况(1984—1998)113

第六节 机构设置与变化(1984—1998)113

一、组织领导机构及变化113

二、科室机构及变化114

三、群团组织118

四、会议制度123

第七节 教学工作125

一、概述125

二、教学改革128

三、专业设置与学制130

四、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131

第八节 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与师资队伍建设133

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33

二、师资队伍建设134

第九节 科学试验与科学研究工作135

一、科学试验135

二、承包科研课题和结合教学开展科学实验136

第十节 1995—1998年的招生与学生管理137

一、招生137

二、学生管理139

第十一节 后勤工作与校办产业148

一、后勤管理148

二、基本建设与维修149

三、校办产业150

四、植树造林与校园绿化151

第四章 改革振兴时期(1998—2005)153

第一节 校长负责制与教职工全员聘任制154

一、校长负责制154

二、体制改革156

三、分配制度改革158

第二节 改革振兴时期的机构设置(1998—2005)160

一、党委及领导班子成员160

二、机构设置及负责人变化情况161

第三节 财务管理与经费争取168

一、财务管理工作168

二、经费争取171

第四节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172

一、依市场办专业172

二、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172

三、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与完善173

四、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174

五、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174

六、多媒体教学175

七、开展第二职业技能课175

八、职业技能鉴定工作176

九、指导学生积极开展为“三农”服务工作177

十、历届学生、专业分布情况(1998—2005)178

十一、教学管理相关制度182

第五节 招生与就业(1998—2005)184

一、教育体制改革后学校的办学状况184

二、招生体制改革185

三、就业制度改革187

第六节 学生工作(1998—2005)188

一、概述188

二、学生的来源与构成188

三、学生管理体制189

四、学生素质教育190

五、班主任待遇与学生待遇191

六、学生会工作191

七、团委工作192

八、表彰奖励与处罚196

第七节 保卫与综合治理工作196

第八节 体育、卫生工作197

一、体育工作197

二、卫生工作199

第九节 科研项目与科技推广202

一、“春型及过渡型秋冬播性小麦品种春播(种)研究与试验示范”项目202

二、“冬麦北移”项目202

三、“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项目202

四、“百千工程”项目203

五、“早熟,优质面包小麦农早五号推广及麦茬复种蔬菜配套技术应用”项目203

六、“50万亩优质饲用农作物栽培”项目204

第十节 校办产业及后勤管理205

一、校办产业205

二、后勤管理207

第十一节 党、工、妇女及老干部工作209

一、党务工作209

二、工会工作213

三、妇女工作217

四、老干部工作217

第十二节 国家级重点中专评估217

一、组织机构217

二、评估整改措施及要求218

三、评估结果218

第五章 联合办学与友好往来219

第一节 联合办学219

一、概述219

二、联合办学219

三、自学考试233

四、毕业生就业233

第二节 友好往来233

第六章 科研成果与论文、论著及教职工获奖情况(1973—2005)235

第一节 1973—1995年科研成果与论文论著及教职工获奖情况235

一、教职工获奖论文、作品摘录(1973—1995)235

二、教职工发表论文、作品摘录(1973—1995)236

三、教职工著作、编著教材摘录(1973—1995)238

四、教职工获奖历年受表彰奖励情况统计表(1973—1995)240

五、教职工教科研项目、成果及获奖情况统计表(1973—1995)241

第二节 1996—2005年科研成果与论文论著及教职工获奖情况242

一、教职员工历年受表彰奖励情况统计表(1996—2005)242

二、教职工发表论文、作品摘录(1996—2005)244

三、教职工论著、教材统计表(1996—2005)252

四、教职工获奖论文、作品摘录(1996—2005)254

五、教职工参加教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统计表(1996—2005)255

第七章 人物传记259

第一节 教育界知名人士苗英先生259

第二节 农业教育家杜尚礼先生268

第三节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女校长罗为群同志276

第四节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王治兰282

第八章 学校人物简历与部分优秀校友简介290

第一节 学校人物简历290

一、内蒙古农业学校历届校领导及环节干部名单(1973—2005)290

二、学校历届校领导及环节干部简介291

第二节 部分优秀校友简介304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专家名录》选编340

第九章 大事记363

一、建校至新中国成立时期(1924—1949)363

二、建国初期至调整时期(1949—1973)366

三、重建发展时期(1973—1998)370

四、改革振兴时期(1998—2005)378

第十章 附史383

第一节 伪巴彦塔拉盟立实业中学概况383

一、学校的组织与领导383

二、教学概况383

三、师生的抗日救国活动385

第二节 内蒙古五原农牧学校概况387

一、沿革387

二、组织领导与机构设置388

三、学校的教学390

四、学校的贡献391

五、陕坝示威游行始末392

第三节 内蒙古呼和浩特农业机械化学校概况393

一、沿革393

二、组织领导及教职员工人数394

三、校舍及实验实习条件395

四、教学及学生概况396

后记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