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名师名校新形态通识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大学计算机 理解和运用计算思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名师名校新形态通识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大学计算机 理解和运用计算思维
  • 战德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48629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名师名校新形态通识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大学计算机 理解和运用计算思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什么是计算思维1

1.1 趣味故事:用小白鼠检验毒水瓶1

1.2 什么是计算思维2

1.2.1 二进制思维2

1.2.2 二分法——人类普遍应用的思维3

1.2.3 过程化与符号变换思维4

1.2.4 计算思维的概念5

1.3 扩展学习:计算思维的价值在哪里5

1.3.1 0和1及其特性6

1.3.2 偶校验:判断数据传输有无错误7

1.3.3 类比小白鼠问题判断哪一位出错8

1.4 基础知识:进位制及其相互转换10

1.4.1 二进制、十进制与r进制10

1.4.2 进位制之间的相互转换12

1.5 计算之树——大学计算思维教育空间14

1.6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计算思维15

1.6.1 为什么:设计、构造和应用典型的计算工具需要计算思维15

1.6.2 怎样学:了解认知学习的不同深度16

1.6.3 怎样学:对比—联想式学习方法16

第2章 计算思维基础:0和1与逻辑17

2.1 用0和1表示万事万物17

2.1.1 用0和1进行编码17

2.1.2 用0和1编码表示英文字母与符号18

2.1.3 用0和1表示中文文字19

2.1.4 用0和1表示图像21

2.1.5 习与练:识别0/1串表示的语义22

2.1.6 扩展学习:用0和1表示万事万物23

2.2 用0和1与逻辑表达计算26

2.2.1 基本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26

2.2.2 基于0和1表达的逻辑运算27

2.2.3 习与练:应用逻辑运算表达复杂计算关系28

2.3 用0和1与逻辑实现自动化31

2.3.1 用开关性元件实现基本逻辑运算31

2.3.2 用另一种符号表达逻辑运算31

2.3.3 习与练:应用逻辑运算认识电子电路32

2.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33

2.4.1 为什么:符号化—计算化—自动化思维是计算机最本质的思维模式33

2.4.2 怎样学:习练式学习方法34

第3章 计算思维基础:0和1与机器程序35

3.1 如何让机器自动计算一个多项式35

3.2 用0和1表达机器中的数据:机器数36

3.2.1 机器存储数据的一些限制36

3.2.2 有符号数及符号的表达37

3.2.3 扩展学习:小数点的表达39

3.2.4 扩展学习:减法是可以用加法实现的40

3.3 用0和1表达机器能够完成的动作(指令):一种形式的编码42

3.4 用0和1表达机器程序43

3.4.1 习与练:读一读机器程序43

3.4.2 习与练:改一改机器程序44

3.5 基础知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45

3.5.1 计算机语言45

3.5.2 机器语言及微程序语言46

3.5.3 汇编语言46

3.5.4 高级语言46

3.6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48

3.6.1 为什么:数据、指令和程序是计算思维最基本的内容48

3.6.2 怎样学:体验式学习方法48

第4章 机器程序的执行49

4.1 机器数据和机器程序的保存与读写:存储器49

4.1.1 存储单元:存储地址与存储内容的区别49

4.1.2 习与练:读一读存储器中的程序与数据51

4.2 从概念层面理解机器程序的执行54

4.3 从内部结构层面理解机器程序的执行55

4.3.1 运算器:实现基本运算的部件55

4.3.2 控制器:机器程序的解读与执行部件55

4.3.3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56

4.3.4 扩展学习:信号传递次序的控制机制——时钟与节拍57

4.4 从动态执行过程层面理解机器程序的执行58

4.4.1 机器指令的执行:取指令与执行指令58

4.4.2 习与练:场景中模拟机器程序的执行60

4.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63

4.5.1 为什么:学习计算机,首先要理解机器程序是如何被执行的63

4.5.2 怎样学:场景理解式学习方法63

第5章 程序构造是一种计算思维65

5.1 表达程序的一种简单方法:数值与运算组合式65

5.1.1 一种简单的语言:运算组合式65

5.1.2 习与练:用运算组合式进行组合构造训练67

5.2 程序构造基本——命名计算对象69

5.2.1 计算对象的命名、再构造与计算执行69

5.2.2 习与练:计算对象的命名、再构造与计算执行70

5.3 程序构造基本:定义新运算/新过程70

5.3.1 定义新运算符,即新的运算(或新的过程)70

5.3.2 习与练:新运算符的定义、使用与计算执行72

5.3.3 运算组合式的两种计算模式75

5.4 扩展学习:复杂程序的构造75

5.4.1 运算组合式中条件的表达方法75

5.4.2 习与练:用条件运算组合式构造复杂的程序77

5.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79

5.5.1 为什么:程序是体现计算系统千变万化功能的表达手段79

5.5.2 怎样学:练中学与学中练80

第6章 程序的基本构造手段:递归与迭代81

6.1 一些需要递归表达的示例81

6.2 计算中的递推式与递归函数83

6.2.1 递推式与递归函数的概念83

6.2.2 习与练:体验递归函数的构造魅力84

6.3 体验两种不同递归函数的魅力86

6.3.1 习与练:体验两种递归函数的计算过程86

6.3.2 两种递归函数的计算过程分析87

6.4 习与练:递归与迭代的运用88

6.4.1 语言语法要素的递归定义及运用88

6.4.2 汉诺塔——一种似乎只能用递归求解的问题91

6.5 扩展学习:递归程序的执行过程92

6.5.1 实现阶乘运算的递归程序和迭代程序执行过程比较92

6.5.2 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程序和迭代程序执行过程比较94

6.6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96

6.6.1 为什么:递归和迭代是表达机器重复执行动作的基本方法96

6.6.2 怎样学:模拟式学习方法96

第7章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编写97

7.1 一个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示例及分析97

7.2 高级语言程序的基本要素100

7.2.1 常量、变量与赋值语句100

7.2.2 算术表达式、比较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101

7.2.3 分支结构控制语句If102

7.2.4 有界循环结构控制语句For103

7.2.5 条件循环结构控制语句Do While104

7.2.6 函数结构语句104

7.2.7 系统函数及其调用106

7.2.8 几种计算机语言的程序基本要素书写规范比较106

7.3 习与练: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108

7.3.1 基本表达式及赋值语句的书写练习108

7.3.2 基本程序控制语句的书写练习109

7.3.3 啤酒瓶问题求解的程序设计110

7.3.4 利用差分法求解多项式的程序设计:迭代法111

7.3.5 阅读并模拟执行高级语言程序113

7.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115

7.4.1 为什么:计算机语言是人与机器交流的工具115

7.4.2 怎样学:写程序与读程序115

第8章 理解复杂计算环境:计算思维与管理116

8.1 基本的计算环境:存储体系116

8.1.1 不同类型的存储器116

8.1.2 不同类型的存储器需组合使用,实现性能—价格的优化117

8.1.3 现代计算机的基本计算环境119

8.2 计算环境的管理者:操作系统120

8.2.1 操作系统的作用120

8.2.2 “分工—合作—协同”思维理解操作系统121

8.3 习与练:存储资源的化整为零与还零为整123

8.3.1 一个化整为零的示例123

8.3.2 磁盘与文件管理124

8.3.3 进一步理解化整为零与还零为整127

8.4 现代计算机的演进与发展130

8.4.1 了解操作系统管理CPU的方式130

8.4.2 现代计算机的演进与发展132

8.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134

8.5.1 为什么:由理解“计算资源的管理”到理解“社会资源的管理”134

8.5.2 怎样学:化复杂为简单135

第9章 问题求解策略与算法表达136

9.1 问题求解与算法:两个问题的提出136

9.2 算法及其基本表达方法139

9.2.1 一种问题求解思维及算法的概念139

9.2.2 算法的3种基本表达方法140

9.2.3 习与练:基本算法的表达142

9.3 习与练:用遍历策略与贪心策略进行问题求解147

9.3.1 用遍历策略求解TSP问题与背包问题147

9.3.2 遍历策略求解存在什么问题149

9.3.3 用贪心策略求解TSP问题与背包问题151

9.4 习与练:算法表达153

9.4.1 TSP问题求解的算法表达153

9.4.2 背包问题求解的算法表达154

9.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156

9.5.1 为什么:所有的计算问题都体现为算法156

9.5.2 怎样学:阅读算法、表达算法与构造算法156

第10章 数据管理思维也是一种计算思维158

10.1 数据与数据管理158

10.2 数据的基本形态:表与关系159

10.2.1 熟悉表及其相关的术语159

10.2.2 习与练:深入理解“表/关系”的特性161

10.3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关系操作164

10.3.1 熟悉表的基本操作:关系操作164

10.3.2 习与练:用关系操作及其组合操纵数据165

10.4 扩展学习:关系及关系代数170

10.4.1 关系:“表”的数学定义170

10.4.2 关系代数:“表”操作的数学定义172

10.5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175

10.5.1 为什么:数据管理需要抽象、理论和设计175

10.5.2 怎样学:理解—区分—命名—表达176

第11章 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语言177

11.1 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177

11.1.1 数据库系统177

11.1.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思维模式179

11.2 关系数据库语言SQL180

11.2.1 由关系模型初步认识SQL180

11.2.2 SQL语言总体概览181

11.2.3 熟悉建立数据库的SQL语句182

11.2.4 习与练:利用SQL语言建立数据库183

11.3 习与练: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184

11.3.1 熟悉SELECT-FROM-WHERE-ORDER BY语句184

11.3.2 习与练:用SELECT-FROM-WHERE-ORDER BY语句进行数据查询185

11.4 习与练: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统计计算189

11.4.1 熟悉SELECT-FROM-WHERE-GROUP BY语句189

11.4.2 习与练:用SELECT-FRCM-WHERE-GRCUP BY语句进行统计计算189

11.5 扩展学习:用SQL语言进行复杂查询192

11.5.1 熟悉子查询192

11.5.2 利用子查询进行复杂查询193

11.6 扩展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194

11.7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196

11.7.1 为什么:数据管理也是计算思维196

11.7.2 怎样学:案例式对比式学习196

第12章 数据与社会:数据也是生产力197

12.1 什么是大数据197

12.2 数据分析示例:多维数据分析198

12.2.1 一个例子:超市数据库198

12.2.2 熟悉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二维交叉表200

12.2.3 由二维数据分析发展为多维数据分析201

12.3 数据挖掘示例:炒股不看股盘看微博204

12.3.1 啤酒与尿布的故事204

12.3.2 理解一些基本概念204

12.3.3 由事务数据库挖掘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示例206

12.3.4 还能挖掘什么样的规则209

12.3.5 还能从哪些形式数据中挖掘210

12.4 大数据与社会211

12.4.1 大数据运用的一个例子211

12.4.2 大数据价值发现:不一样的思维212

12.4.3 大数据的隐私问题213

12.5 扩展学习:大数据的管理213

12.5.1 大数据管理:由结构化到非结构化213

12.5.2 各种资源聚集成库215

12.6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216

12.6.1 为什么:大数据改变了人的观念,不可能的也许就是可能216

12.6.2 怎样学习:思维上要浮想联翩,技术上要不求甚解216

第13章 网络化社会基础:计算机网络218

13.1 计算机网络——社会互联的基础218

13.1.1 通信基础218

13.1.2 协议、分层与不同的编解码器223

13.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26

13.2 对比邮政网络,理解计算机网络228

13.2.1 解剖邮政网络228

13.2.2 对比邮政网络,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有关层次及概念229

13.3 扩展学习:TCP/IP不同层次协议的简要解析233

13.3.1 网络层(IP层)——对应收发邮局层233

13.3.2 应用层协议——对应发件人/收件人层235

13.3.3 传输层协议——对应聚集点/分送点层237

13.3.4 数据链路层——对应发送站点/接收站点层239

13.3.5 物理层——对应运输层239

13.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240

13.4.1 为什么:互联互通是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240

13.4.2 怎样学习:类比分析式学习法240

第14章 信息网络:信息组织与信息传播的基本思维241

14.1 机器成为信息的新载体,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手段241

14.2 标记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基础243

14.2.1 熟悉信息网络中一种广泛应用的语言:标记语言243

14.2.2 万维网的基本思维246

14.3 无限资源库的发掘和利用250

14.3.1 网络自动搜索——搜索引擎251

14.3.2 互联网半/非结构化数据管理:XML253

14.3.3 扩展学习:半/非结构化数据(文档)的查找与搜索256

14.3.4 扩展学习:互联网网页排序的基本思维257

14.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261

14.4.1 为什么:互联网的智能化基础261

14.4.2 怎样学习:内容驱动技术的学习方法261

第15章 网络与社会:互联的世界262

15.1 互联网的创新思维262

15.1.1 大众产生内容,大众创造价值262

15.1.2 大众开发软件,大众消费软件,大众创造价值263

15.1.3 由购买转为租用,由销售转为出租:云计算/云服务265

15.2 “互联网+”的创新思维266

15.2.1 什么是“互联网+”266

15.2.2 基于物联网的产品全生命期服务:不卖产品卖服务266

15.2.3 万般皆服务与共享经济268

15.2.4 智慧地球与国家人工智能规划270

15.3 网络化与社会:问题与挑战272

15.4 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272

15.4.1 为什么: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272

15.4.2 怎样学习: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