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常见公文错误实例解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常见公文错误实例解析
  • 邓启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80219056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73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公文-写作-中国;法律-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常见公文错误实例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文常见法律性错误1

第一节 主旨违背法律精神2

侵害公民言论权2

超越法定任免权2

越权干预行政权3

干预公民合法经营权3

法律责任转嫁4

侵犯公民肖像权、隐私权4

执法检查的目的表述不准确5

违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5

信件处理不及时6

违反《教育法》6

越权规定“免收一切税费”7

越权增设行政许可7

滥制公文向法院出具伪证8

上级权力机关以行政领导机关方式考核下级权力机关8

第二节 对法律职权定位的表述不明确10

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表述欠妥10

上级人大直接通知下级政府欠妥11

人大与政府混组人大执法检查组欠妥11

对人大代表的职位处理不当11

对人大专委会主任委员的职权定位欠妥12

权力机关与执行机构的职权表述应准确12

对人大代表排位失当13

人大组成人员与非组成人员混称13

人大与政府的职权表述错位14

表述不符合“人大集体行使权力”15

对人大工作机构职权表述失当15

人大工作机构的“行政行为痕迹”15

工作机构使用“权属性”用语不当16

对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职权表述不准16

权力机关被工作机构取代17

有贬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权威17

附:错误报道人大工作机构行使司法权18

工作机构自定对人大代表活动的组织权19

第三节 法律关系表述不准确21

人大会议审议与被审议的关系不够明晰21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常委会职权倒置22

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混称22

人大“专委会”与“工委会”关系不清23

政府官员与人大会议的关系不明确24

人大机构与人大代表应各行其职24

政府机关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与普通信访应有别25

“主”、“仆”关系含混26

超越范围发行监督性文件27

“审议意见”表述欠妥28

“实施”与“落实”应有别29

权力机关被自身工作机构取代29

执法主体不能回避30

法律程序与党内审批程序交叉时表述失当30

监督与被监督的“中间角色”行文欠当31

第四节 法定名称、法律术语使用不当32

“议案”与“提案”应有别32

对立法建议答复欠客观32

机关称谓不准确33

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室)不应减省“常委会”一词33

法律“实施”与“操作”应有别34

法规的“界定”与“局限”应有别34

法律法规名称(标题)不够准确35

宗教条例不宜“管理”35

规范性语言与执行表述应有别36

“监督”对应不当36

对权力机关名称与其会议的使用欠妥37

对权力机关的会议称谓不准确37

批审不当37

“视察”、“检查”等权属性专用词配搭位置不当38

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常漏掉“办理”一词38

不能准确使用“审议”39

省级人大专委会越权使用法定术语39

通缉令中“逃犯”表述不准确40

对人代会“审查和批准”、“听取和审查”、“审议和批准”等用词不准确40

“乡以上人大和政协”的称谓不当41

第五节 法律法规文本瑕疵42

定义不清楚42

规定不准确42

文字表述含混42

格式不符合法定规范43

越权扩大乡镇人大主席团职权43

越权扩大任免权范围44

越权规定议案权44

数字标注不规范44

法律与法规对公民婚检规定不一致45

超越法律规定提高“门槛”45

法规名称与内容不相应46

法规名称有语病46

法律法规缺乏规范编序46

第二章 公文常见一般性错误49

第一节 主旨不够明确50

执法检查文件主旨不紧扣执法50

偏离主题50

立意不当51

旨意未“立”起来51

起句离题52

弃“旨”不显52

第二节 标题不够严谨53

规范性语气与总结性语气混淆不清53

主体与客体不明确53

布置性语气与传递性语气不分53

标题中的“对”使用不当54

表述累赘54

大标题不涵盖小标题55

繁琐冗长55

题意不清56

“召开”一词的位置不当56

“一题两意”中的涵盖词不当56

主体不明确57

标题中宾语位置不当57

表述“失格”57

使用权力机关名称不慎58

以文种为题,不标事由(单项式)58

非机关内部事务公文使用“两项式”标题58

批转性文件标题繁杂、臃肿59

表意不准确59

标题中的指代不明确59

动词在标题中的位置不当60

使受文单位不明其意60

大小标题之间不相关60

范围表述不全61

缺乏提炼,浮华不切题61

涵盖内容界定不准确61

表意不完全62

第三节 表述不够简明、准确63

指代不明确63

混杂无序63

含意不明63

对“成绩”、“特点”、“体会”的使用掌握不准64

对“联席”性会议定“性”不准64

浮华不实64

时间表述不准65

有贬会风65

笼统混淆65

俗事无文,用语不雅66

“随带参会人员和…”不准确66

不符合事物的特定性66

滥用“盛大”、“隆重”67

重复使用概略词67

滥用“工作”一词67

对“质量”、“成绩”表述欠妥68

“主”、“客”表述不当造成被动68

对“达标”表述不妥68

将涵盖范围缩小68

缘由表述不清楚69

缺乏对主题思想的提炼69

“时间”、“程度”表述不准确69

指令性语言不明确70

时间、行为方式表述不准确70

起笔引据不当70

复杂长句“句不完整意不清”70

模棱两可71

会议名称表述不准确71

话说半句而止72

“会议印发材料”不明所云72

将“经验”当“特点”72

“研究”、“决定”没有主体或主体不正确73

对行为表述过头、不实73

“开展”、“进行”、“举办”混淆74

对评价性表述慎酌不够74

滥用“情况”74

第四节 承接、转折、递进关系处理不当76

将重要内容作为次要内容76

转折中混乱了逻辑76

承接词将前后内容分割77

没有把递进关系表达出来77

转折事由依据不当78

第五节 公文要素构件不完善79

不当联合行文有悖于法治79

转发性文件构件不全79

标题要素不全80

函文版式不规范80

文件编号不符合规定80

一文多个编号81

版头混淆使用81

发文机关与落款不一致81

主件标为附件81

主题词随意加副词和标点符号82

“主件”与“附件”混淆82

“转发”与“印发”有误82

引用文件表述方式不当83

批转文件态度不明确83

结尾呼应不当83

第六节 文种类别划分不当84

“请示”不当84

“申请”不当84

“纪要”与“记录”混淆85

“批复”不当85

“意见”不当85

“函”首尾呼应不当85

议案文种用函类文种欠妥86

“广告”、“启事”类错为“布告”、“通告”86

“报告”多事一报87

“报告”与“意见”混淆87

只有事由没有文种87

“批复”太泛88

“请示”误为“报告”文种88

第七节 常见句、词、字错误89

“遵照”使用不当89

用词生硬不逊89

“由”、“于”、“经”使用不当90

“副”与“付”错用90

“极”、“亟”、“急”使用不当90

“摞”与“撂”使用不当90

“方法”与“手段”,“风貌”与“风采”使用不当91

“下发”使用不当91

“有关”使用不当91

“严密”、“严谨”、“缜密”使用不当91

“经”、“径”、“胫”使用不当92

“布”、“部”、“步”使用不当92

“防”、“妨”使用不当92

“和”、“及”、“暨”使用不当92

“提出”、“制定”与”办法”、“措施”搭配不当93

“收获”与“成效”、“成果”使用不准确93

“返愦”与“反馈”,“含接”与“衔接”使用不当93

“市侩”与“世侩”混淆94

“暂行”与“试行”有别94

“仿”与“彷”错用94

“拟定”与“拟订”难区分94

“查收”、“查点”、“查询”混用95

“查办”、“查处”、“查抄”易错用95

“实施”与“施行”难识微妙之别95

“以致”与“以至”不是同义96

“审订”与“审定”易混用96

“请予”与“请与”仿用96

“承”与“呈”不分96

“事宜”与“事项”混用97

“审议”与“审查”不分97

“事故”与“世故”模糊97

“议程”与“议题”混用98

“议案”与“议题”仿用98

“会通”与“会同”错用98

“议定”与“议决”混淆99

“贵”与“本”使用欠当99

“酌情”与“酌量”细酌不够99

“莅临”与“光临”应当有别99

“审示”与“审时”错用100

“兹有”与“兹因”使用欠妥100

“函复”与“函告”缺乏斟酌100

“报经”与“报请”当有细微区别100

“作”与“做”未择佳使用101

“耽”与“担”使用不当101

“尝试”与“探索”欠细究101

“请求”与“要求”未酌情转换101

“相”、“像”、“象”混淆102

“切记”与“切忌”混淆102

“追加”与“追补”误用102

“目的”和“理由”含混103

“问题”、“建议”和“解决”配搭不当103

“规定的”、“明确的”、“提出的”使用不够妥当103

第八节 不能正确使用公文体语言105

用文学语言表述事故调查失当105

对贫困状况表述用语不符合文体105

对领导作风的赞扬不平实106

介绍干部或先进人物基本情况用语欠妥106

文学艺术语言运用不得体106

论述性语言缺乏逻辑性107

“口水”语言不雅107

第九节 公文用语简略不当108

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简称不当108

对省级机关简称不当108

对省级机关领导职务简称不当109

对省以上人大专门委员会简称不当109

对各级人大常委会领导职务简称不当109

对省人大专门委员会负责人简称不当110

对“一府两院”简称不当110

对批准事项简述不准确110

没有或不能简称110

一种机关或单位的名称多种简称111

称谓陈旧过时111

上行文时简称有失严肃、庄重111

以数字简称名称不当112

第十节 公文中常见标点符号错误113

引号(“”)和书名号(《》〈〉)使用不当113

冒号(:)和逗号(,)使用不当113

分号(;)和句号(。)使用不当114

问号(?)使用不当114

括号(())与书名号(《》)使用不当115

逗号(,)与句号(。)使用不当115

顿号(、)与括号(())使用不当116

第十一节 公示性公文的文字、排列的错误117

标示不准确117

标示有歧义117

误导标示117

冠称倒置不当117

歧视伤人118

选址不当118

晦涩费解118

谐音广告误导儿童、学生119

法律文件选录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20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24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33

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41

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147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156

姓氏笔画索引166

后记1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