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7国情调研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4728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社会调查-调查报告-中国-200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7国情调研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农村留守少年与流动少年问题对比调查分析—基于初中毕业生及其监护人调查的实证分析1
内容提要3
前言5
研究设计和调查方案6
一、研究设计6
二、调查方案和调查过程7
概念界定与家庭迁移分析框架9
一、概念界定9
二、家庭迁移模型12
留守学生与流动学生对比调查22
一、AJ中学留守学生基本情况22
二、BD学校学生基本情况32
三、调查发现:留守或流动对少年学生的影响39
四、调查发现:留守与流动学生面临的问题42
五、进一步问题:留守与流动学生问题与其家庭因素的关联47
留守和流动少年的家庭特征48
一、留守学生的家庭特征48
二、流动学生的家庭特征53
研究发现与初步结论59
一、研究发现59
二、初步结论64
三、提出新的问题65
参考文献65
河南农村私立学校的发展状况调研—以武险县两所私立学校为例67
内容提要69
前言70
农村私立学校兴起的背景72
调查学校的基本情况74
一、农村私立学校:武涉县嘉应观乡金太阳学校(初中、小学)74
二、县城私立学校:武涉中学(初中、高中)75
三、农村公办学校:武涉县宁郭乡张庄中学(初中)76
私立学校教师现状77
学校管理者观点79
学生流向分析82
选择私立学校的原因84
一、认为私立学校比农村公办学校管理严格86
二、认为私立学校教师比农村公办学校教师敬业88
三、认为私立学校有好的学习氛围89
四、家长让学校看孩子的心理89
五、家长存在盲目攀比心理90
六、对私立学校升学率高的不同看法90
七、家庭经济条件优劣不是选择私立学校的重要原因92
八、选择私立学校寄托着家长的期望93
与农村公办教育的比较96
结论和建议102
一、结论102
二、对发展当地农村教育的建议104
后记107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以三个村庄为案例109
内容提要111
前言112
浙江省嘉兴市A村的村庄整治情况113
一、村庄整治的具体做法113
二、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的措施116
三、村庄整治的影响和效果117
四、对A村村庄整治的思考120
江西省赣州市B村的村庄整治情况121
一、村庄整治的典型经验122
二、村庄整治的具体措施123
三、村庄整治的影响和效果125
四、对B村村庄整治的思考127
辽宁省开原市C村的村庄整治情况128
一、C村村庄整治的主要做法129
二、村庄整治的影响和效果131
三、C村村庄整治的典型经验134
四、对C村村庄整治的思考135
村庄整治的相关思路138
一、合理规划、渐进推进村庄整治138
二、广开门路、拓宽建设资金来源139
三、加大市场环境建设,提升地区经济实力139
四、进一步强化农民作为村庄建设的主体地位140
五、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140
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调查与研究—以河北迁安市为例141
内容提要143
区域背景介绍143
一、区位与交通条件143
二、区划与人口144
三、矿产资源144
四、经济与服务业发展情况144
发展条件与机遇145
一、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义145
二、发展现状与特征147
三、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152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57
五、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165
六、面临的机遇169
服务业发展的区际比较171
一、迁安与唐山各县(市)服务业发展比较171
二、从与国内其他资源城市相比较之下看迁安服务业176
三、小结177
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重点领域选择178
一、指导原则178
二、发展战略179
三、重点领域选择182
体制保障和政策措施184
一、体制保障184
二、政策措施186
大众传媒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研究—以北京CBD传媒业为例191
内容提要193
前言193
金融业和大众传媒业的关系194
一、金融风险和大众传媒的概念界定194
二、金融业和大众传媒业高度“共生”关系196
大众传媒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204
一、大众传媒在金融市场中的积极作用205
二、在金融市场运行中大众传媒存在的一些问题206
进一步发挥传媒对防范金融风险作用的对策210
一、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型传媒 维护国家金融主权210
二、加强对资本运作型传媒的监管 规范媒介自律机制212
三、培养专家型记者队伍 增强传媒市场监督水平213
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提高公众媒体应用能力215
中国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研究217
上篇 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与人力资源概况219
一、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220
二、中国民间组织的人力资源现状228
三、中国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31
中篇 经验借鉴:澳门民间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调研233
一、澳门民间组织及其人力资源状况233
二、澳门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240
三、经验借鉴与启示244
下篇 我国民间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247
一、明确民间组织的宗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公信度247
二、加强民间组织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248
三、推进组织创新,注重对员工的激励248
四、培育组织成员的创新思维和素质,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249
五、完善民间组织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活动法制化249
六、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渠道,增强资金支持与保障250
参考文献251
廉价政府推动廉洁改革: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现方式—关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调研报告255
内容提要257
引言257
一、缘起:“廉价政府”的当代语境258
二、意义:“廉洁改革”的多维聚焦260
三、方法:“廉情调研”的散点透视262
实践篇:惩防腐败体系为中国式改革保驾护航263
一、打造廉价政府之一: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创造良好发展环境263
二、打造廉价政府之二:降低行政成本,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270
三、推动廉洁改革之一:确保人民群众成为改革获益主体,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277
四、推动廉洁改革之二:调动多种监督主体作用,提高统筹兼顾多方利益的能力282
理念篇:用廉洁改革和廉洁发展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证286
一、正确处理权力和利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87
二、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关系291
民意篇:看到成绩的同时认真解决影响改革发展廉洁度的问题294
一、调查显示:党员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满意度逐年上升295
二、地方反映:影响廉洁改革的五个突出问题297
三、专家提醒:避免改革发展的“拉美陷阱”和“东亚危机”301
结语篇:调研的启示与建议302
一、要认识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包含了廉洁诉求303
二、要彻底清理铲除非制度性、非合理性的政府行政成本303
三、要明确并规范行政主体的权力边界、利益边界和道德边界305
四、要警惕发展资源配置中的“权力与资本高度关联异动”306
五、要重视廉洁改革和廉洁发展的理论及实践意义307
湖北省红安县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309
内容提要311
前言311
湖北省红安县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的基本情况314
一、红安县概况314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315
三、调查内容316
湖北省红安县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的结果分析317
一、在政治意识方面,大部分青少年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且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对未来充满信心317
二、在人生价值方面,当代青少年对个人人生价值目标的定位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实用化和个性化319
三、在家庭观念方面,当代青少年普遍具有家庭幸福感,普遍认同家庭对自己的关心与呵护321
四、在学生心理方面,青少年普遍具有较为健康的身心状态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323
五、留守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325
湖北省红安县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成因分析327
一、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327
二、社会转型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331
三、家庭教育期望值过高、功利心太强导致学生倍感压力332
四、学校周围社会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332
五、不成熟的生理心理发展和过重的压力引发青少年心理障碍333
政策建议333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34
二、要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科学性335
三、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统筹体系340
四、针对留守青少年和寄宿的学生要有相应对策341
参考文献343
附录344
调查问卷344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奖励状况调研报告353
内容提要355
前言355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与社会科学政策356
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状况356
二、党和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政策中的奖励政策359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奖励状况363
一、中央有关部门设立的哲学社会科学奖项364
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哲学社会科学奖项371
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学术专项奖381
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奖励状况的分析387
一、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奖励的整体特点387
二、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奖励的不足与问题395
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奖励制度的若干思考与建议399
一、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完善奖励体系400
二、裁并政府各部门奖项,改变设奖过多的状况401
三、规范社会评奖,扶持重要学术专项奖402
四、进一步规范评选制度,提高奖励的学术信誉402
五、设立专门机构,宏观管理和协调评奖工作403
附录404
组织社科评奖激励理论创新—我国部分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基本情况404
部分评奖条例417
热门推荐
- 3165827.html
- 3760118.html
- 845673.html
- 1201328.html
- 25890.html
- 3057436.html
- 3910257.html
- 3597714.html
- 3592330.html
- 1515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7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8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2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5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5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9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5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