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风泉清听 江南文化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风泉清听 江南文化理论
  • 刘士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9198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文化史-研究-华东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风泉清听 江南文化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江南文化研究的方法与现代视野1

一、从实学向美学的飞跃1

江南美学与文化1

江南轴心期3

二、澄明江南文化的诗性内涵6

三生长忆是江南6

江南诗性文化的现代性8

江南文化与诗性人文9

三、建构江南文化研究的诗性人文学术谱系12

诗性人文学术谱系12

诗性人文学术谱系的现代价值17

第二章 江南文化源流与精神觉醒19

一、江南文化的考古学阐释19

血色黎明——史前长江和黄河文明的对话20

吴姬荡桨入城去——吴越文化的形成22

汉风的另一边——被边缘化的江南25

二、江南轴心期:诗性精神的形成26

郁郁乎文哉——最浓于热情的江南26

永嘉南迁——江南脱胎换骨的新时代27

城市风度——江南精神觉醒的载体30

三、在唐宋时代的成熟35

金陵王气黯然收——隋代江南的没落35

千帆依旧到江南——唐代江南文化的缓慢复兴38

乘醉听箫鼓——异族入侵前夜的江南图景39

第三章 江南文化精神与江南生活方式43

一、北方文化与生活理念反思43

审美与实用44

有精神品位的日常生活45

二、超越节俭和奢华46

奢华的吴下宴饮47

江南游乐亦奢靡48

超越节俭和奢华:想起了李渔49

三、工艺美术原理与实践56

工艺美术大师的启示57

审美态度的分野60

第四章 江南文化的三元结构形态65

一、人口:江南家族文化研究66

江南文化世家67

江南藏书家族70

“江南第一家”73

二、经济:多元商业文化模式75

“陶朱事业”75

江南徽商77

宁波商帮79

三 、文化:江南审美文化传统80

“雌性的丽辉”80

“自由个性”的光泽81

“发乎情”83

第五章 文化史视野中的江南文化85

一、江南之江南:江南文化的回乡之路85

从“三山文化”到河姆渡文化86

“江南文化之源”86

江南玉器的光辉88

二、中国之江南:江南文化的青春影像90

魏晋南渡90

江南文化的青春记忆92

科甲鼎盛的江南十府95

三、世界之江南:江南文化的华丽转身96

江南文化的“民族性转型”96

上海的江南气象98

第六章 江南文化的外部研究103

一、江南与荆楚、巴蜀、岭南103

江南与荆楚:从蛮荒的童年说起103

江南与巴蜀:富庶中的儒雅之别105

江南与岭南:长江与珠江的不同文明106

二、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107

中原与江南:从入乡随俗到移风易俗108

江南文风之“中原现象”109

中原文化之诗性萌芽112

三、江南文化与齐鲁文化114

江南与齐鲁:“诗性—审美”与“政治—伦理”114

“道德个人主义”:诗意的分野116

想起了“孔颜乐处”117

第七章 江南文化小传统121

一、吴文化121

吴文化源头的时与空121

吴文化的本质特性123

二、越文化127

从“饭稻羹鱼”的古越人说起127

越文化的本质特性128

三、海派文化132

“出卖的上海滩”132

创新求变的海派文化134

第八章 江南城市文化模式及其现代价值139

一、中国城市的南北之别与江南城市文化的历史形态139

中国城市的南北之别139

江南城市的三个典范形态141

二、从物质生产方式角度看江南城市文化模式145

“经济型城市”与“政治型城市”145

消费的城市148

江南城市与乡镇151

三、从精神生产方式看江南城市文化模式155

江南城市的“礼”156

江南城市的“乐”158

第九章 江南乡镇文化研究161

一、野翁织屡街头卖,日暮裹盐市酒归——江南的城乡差别与不同生活方式162

自古农工非一家——江南城乡的功能差别162

老去难忘初祖地——江南城乡的生活方式差别164

二、乡乡自风俗,处处皆城市——江南乡镇文化的历史形态分析168

乡土文化形态169

工商文化形态171

士大夫文化形态173

三、江村风景元无异,不是闲人那得知?——江南乡镇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177

郁郁乎文哉——物质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开发178

何年学得苏杭样——社会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开发179

品评还须待风流——审美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开发181

第十章 江南文化资源及其现代阐释185

一、郁郁乎文哉——江南文化资源的灿烂186

物质文化的繁荣186

社会文化的茂郁187

审美文化的氤氲188

二、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江南文化资源的丰富189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古镇文化资源189

把酒话桑麻——江南农桑文化资源19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江南饮食文化资源193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江南都市文化资源195

磅礴的诗情——江南工业文化资源197

至今千里赖通波——江南运河文化资源198

我以我血荐轩辕——江南红色文化资源199

南朝四百八十寺——江南山林文化资源200

芥子纳须弥的壶中天地——江南园林文化资源201

歌尽桃花扇底风——江南戏曲文化资源203

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江南文化资源的现代困境204

生态环境的恶化204

外来文化的冲击205

审美精神的迷失206

结语 江南文化精神的“在”与“说”209

主要参考文献215

后记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