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测量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测量学 第2版
  • 张序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4097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测量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测量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 测量学的任务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1

1.2 测绘科学定义及发展概况2

1.2.1 测绘科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2

1.2.2 测绘科学发展概况2

1.3 地面点位的确定3

1.3.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

1.3.2 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4

1.4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8

1.4.1 对距离的影响8

1.4.2 对高程的影响9

1.5 测量工作概述9

1.5.1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9

1.5.2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10

1.6 测量常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12

1.6.1 测量长度单位及其换算12

1.6.2 测量面积单位及其换算12

1.6.3 测量体积单位13

1.6.4 测量角度单位及其换算13

本章小结13

习题与思考题14

2水准测量15

2.1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15

2.2 水准仪和水准尺16

2.2.1 水准仪的基本结构16

2.2.2 水准尺和尺垫18

2.3 水准测量方法19

2.3.1 水准仪的使用19

2.3.2 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20

2.3.3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24

2.4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6

2.4.1 水准仪的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26

2.4.2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26

2.5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29

2.5.1 仪器误差29

2.5.2 观测误差30

2.5.3 外界条件的影响30

2.5.4 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31

2.6 自动安平水准仪32

2.6.1 自动安平原理32

2.6.2 自动安平补偿器32

2.6.3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33

2.7 精密水准仪介绍34

2.8 电子水准仪测量36

2.8.1 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36

2.8.2 电子水准仪的功能和使用方法37

2.8.3 电子水准仪的水准测量方法39

2.8.4 电子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0

本章小结42

习题与思考题42

3角度测量44

3.1 角度测量原理44

3.1.1 水平角观测原理44

3.1.2 竖直角观测原理44

3.2 光学经纬仪45

3.2.1 DJ6级经纬仪基本结构45

3.2.2 DJ 2级光学经纬仪47

3.2.3 经纬仪的使用48

3.3 水平角测量50

3.3.1 测回法50

3.3.2 方向观测法51

3.4 竖直角测量53

3.4.1 竖直度盘的构造53

3.4.2 竖直角计算53

3.4.3 竖盘指标差55

3.4.4 竖直角观测56

3.5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56

3.5.1 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56

3.5.2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57

3.6 角度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60

3.6.1 水平角测量误差60

3.6.2 竖直角测量误差62

3.6.3 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63

3.7 电子经纬仪介绍63

3.7.1 电子经纬仪的结构以及与光学经纬仪的主要区别63

3.7.2 电子经纬仪测角原理64

本章小结66

习题与思考题66

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69

4.1 卷尺量距69

4.1.1 量距工具69

4.1.2 直线定线70

4.1.3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70

4.1.4 钢尺的检定71

4.1.5 钢尺精密量距72

4.1.6 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73

4.2 视距测量74

4.2.1 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75

4.2.2 视距测量的观测和计算76

4.3 电磁波测距77

4.3.1 电磁波测距原理77

4.3.2 红外测距仪及其使用78

4.3.3 测距成果整理79

4.4 直线定向80

4.4.1 基准方向80

4.4.2 方位角81

4.4.3 正、反坐标方位角81

4.4.4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82

4.4.5 象限角82

4.4.6 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83

本章小结84

习题与思考题85

5电子全站仪测量86

5.1 电子全站仪概述86

5.2 电子全站仪的结构与功能87

5.2.1 全站仪的结构87

5.2.2 全站仪的功能88

5.3 全站仪的操作使用88

5.3.1 使用前的注意事项88

5.3.2 全站仪的操作使用88

5.4 电子全站仪的检校98

5.4.1 概述98

5.4.2 全站仪的检校98

本章小结100

习题与思考题100

6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01

6.1 测量误差的概念101

6.1.1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101

6.1.2 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处理方法102

6.1.3 偶然误差的特性103

6.2 评定精度的标准104

6.2.1 中误差105

6.2.2 相对误差105

6.2.3 允许误差106

6.3 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106

6.3.1 观测值的函数106

6.3.2 误差传播定律106

6.3.3 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110

6.4 等精度观测值的平差112

6.4.1 求最或是值112

6.4.2 观测值的中误差113

6.5 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平差115

6.5.1 权的概念115

6.5.2 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116

6.5.3 定权的常用方法118

本章小结119

习题与思考题120

7控制测量122

7.1 控制测量概述122

7.1.1 平面控制测量122

7.1.2 高程控制测量125

7.2 导线测量和导线计算126

7.2.1 导线的布设126

7.2.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27

7.2.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28

7.2.4 导线测量错误查找方法135

7.3 交会定点测量136

7.3.1 前方交会定点136

7.3.2 测边交会定点139

7.3.3 侧方交会定点140

7.3.4 后方交会定点141

7.3.5 边角交会定点142

7.3.6 极坐标法143

7.4 高程控制测量143

7.4.1 三、四等水准测量143

7.4.2 三角高程测量146

本章小结149

习题与思考题149

8大比例尺地形测绘151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51

8.1.1 地形图比例尺151

8.1.2 地形图图式153

8.1.3 等高线156

8.1.4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61

8.2 地形图测绘164

8.2.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64

8.2.2 碎部点的选择166

8.2.3 碎部测量的方法167

8.2.4 等高线的勾绘169

8.2.5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170

8.3 数字化测图方法171

8.3.1 概述171

8.3.2 数字测图系统的基本设备173

8.3.3 数字测图方法173

本章小结182

习题与思考题183

9地形图的应用185

9.1 地形图的识读185

9.1.1 地形图的图外注记和说明185

9.1.2 图廓和坐标格网187

9.1.3 地物和地貌的识读188

9.2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188

9.2.1 在图上确定点的坐标188

9.2.2 在图上求两点间的水平距离189

9.2.3 在图上确定直线的方位角190

9.2.4 在图上确定点的高程190

9.2.5 在图上求两点间的坡度191

9.3 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91

9.3.1 绘制地形断面图191

9.3.2 在图上设计等坡线192

9.3.3 确定汇水范围192

9.3.4 图上面积的量算193

9.3.5 场地平整时填挖边界的确定和土石方量计算196

本章小结199

习题与思考题199

10建筑工程测量200

10.1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200

10.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200

10.2.1 设计长度的测设201

10.2.2 设计水平角度的测设202

10.2.3 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202

10.2.4 设计高程的测设204

10.2.5 设计坡度的测设206

10.2.6 铅垂线的测设206

10.3 建筑施工测量207

10.3.1 概述207

10.3.2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208

10.3.3 建筑施工测量213

10.3.4 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220

10.4 建筑工程竣工测量225

10.4.1 概述225

10.4.2 竣工测量225

10.4.3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225

10.5 建筑工程变形测量227

10.5.1 概述227

10.5.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28

10.5.3 建(构)筑物的倾斜观测231

10.5.4 建(构)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233

本章小结234

习题与思考题234

11道路与桥梁工程测量236

11.1 概述236

11.2 道路中线测量236

11.2.1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237

11.2.2 路线转折角的测定239

11.2.3 里程桩的设置239

11.3 道路曲线测设240

11.3.1 圆曲线的测设240

11.3.2 缓和曲线的测设247

11.3.3 竖曲线的测设252

11.4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253

11.4.1 路线纵断面测量254

11.4.2 路线横断面测量257

11.5 道路施工测量259

11.5.1 道路中线的恢复259

11.5.2 施工控制桩的测设260

11.5.3 路基边桩的测设260

11.6 桥梁工程测量262

11.6.1 桥梁工程测量概述262

11.6.2 小、中及大型桥梁施工测量263

11.6.3 桥梁变形观测267

本章小结268

习题与思考题269

12管道工程测量270

12.1 踏勘选线及中线测量270

12.1.1 踏勘选线271

12.1.2 中线测量272

12.2 管线纵、横断面测量274

12.2.1 纵断面测量274

12.2.2 横断面测量278

12.3 管道施工测量280

12.3.1 准备工作281

12.3.2 管道施工测量282

12.3.3 顶管施工测量284

12.3.4 管道竣工测量286

本章小结287

习题与思考题288

13 GPS全球定位系统289

13.1 概述289

13.1.1 GPS的组成289

13.1.2 GPS卫星信号与坐标系统291

13.2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291

13.2.1 伪距测量292

13.2.2 载波相位测量293

13.2.3 相对定位293

13.3 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294

13.3.1 GPS网的技术设计294

13.3.2 选点与建立标志295

13.3.3 外业观测296

13.3.4 GPS作业模式296

13.3.5 成果检核与数据处理298

本章小结299

习题与思考题299

14摄影测量与遥感300

14.1 概述300

14.2 摄影测量基本知识及应用301

14.2.1 航空摄影测量301

14.2.2 数字摄影测量304

14.3 遥感基本知识及应用306

14.3.1 遥感的基本概念306

14.3.2 遥感技术的分类及应用310

本章小结312

习题与思考题312

15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313

15.1 概述313

15.1.1 地理信息313

15.1.2 地理信息系统313

15.2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314

15.2.1 计算机硬件系统314

15.2.2 计算机软件系统315

15.2.3 地理空间数据316

15.2.4 系统管理和操作人员317

15.3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317

15.3.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317

15.3.2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获取与处理318

15.3.3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322

本章小结324

习题与思考题325

参考文献326

热门推荐